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郧阳区安阳镇钟家河村,埋藏于丹江口库区汉江左岸第二级堆积阶地,遗址所在地三面环水,北靠低山。2010年10月-12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 m~2,出土石制品41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断片和碎块碎片等。古人类利用河流砾石,就地取材加工石制品;硬锤锤击是主要剥片方法;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边刮器为主要类型。石制品特点显示石片工业特点。石制品类型以石片类和断块类为主体,石制品拼合率近10%,是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遗址。通过与丹江口库区相关旧石器遗址的比较,结合地貌地层特点,推测该遗址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2.
丁村遗址是我国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也是我国少数几个几未间断、持续探索的旧石器考古遗址之一。60年来,历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丁村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1年以来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周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考古调查,在柴庄附近和汾河东岸至塔儿山之间的黄土塬区的沟谷梁峁地带发现近百处旧石器地点,并对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进行了连续多年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老虎坡人类活动营地、过水洞人类生活营地、九龙洞石器打制营地等多个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在与大崮堆山南坡角页岩基岩出露相通的北涧沟→沙女沟→上庄沟一线的沟谷中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原地埋藏的人类遗址;而在其他不含角页岩石料的北寨沟和柴村沟中基本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迹象;显示了丁村人对角页岩原料的亲近性和依赖性。使我们对丁村遗址一带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行为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说明丁村遗址群的考古工作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汉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南方砾石石器工业和北方小石片石器工业类型的遗存并存,对研究中国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和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2018年夏天,我们在汉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新发现十个含更新世晚期旧石器遗存的地点,利用热转移光释光(TT-OSL)方法对各遗址的地层进行了测年。测年结果表明,这几处旧石器地点的古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距今20-5万年之间,涵盖了L2、S1和L1三个阶段,与之前汉江流域第二级阶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年代基本一致。新发现的十个旧石器地点丰富了汉水流域旧石器遗存,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年代学和石器技术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涉县新桥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了 1994-1995年在河北省涉县新桥旧石器遗址发掘的石制品及部分采集品。石制品风格古朴厚重 ,石器加工不甚精致 ,以大中型砾石工具居多 ,石片石器占一定比例 ,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地带旧石器文化特征。它的发现 ,填补了太行山东南麓地区旧石器文化分布上的空白。根据地层及沉积物推断 ,遗址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晚期 ,属原地埋藏类型。  相似文献   

5.
方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方家沟村,2014~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原地埋藏的遗迹现象。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砧、工具等,整体面貌属于华北常见的石片石器工业。古人类在自然沟内短期活动形成的遗迹(G1)蕴含了空间利用方式的信息,对于进一步研究嵩山东麓MIS3阶段人类活动与行为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埋藏实验是伴随曙石器之争而形成的一种辨别石制品真伪的重要途径。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近年来新发现的以石灰岩石器著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灰岩石器因其原料劣质、埋藏环境复杂、加工程度浅而在人工性质的认定上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根据玉米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成因而设计了踩踏实验和滚动实验两种形式,对石灰岩石器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标本在人与动物踩踏和滚动作用下发生改变的情况和规律,进而对比出土石制品面貌,为石制品人工属性的认定提供依据和参考,重新审视石灰岩石器。  相似文献   

7.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贺存定 《人类学学报》2017,36(4):499-511
埋藏实验是伴随曙石器之争而形成的一种辨别石制品真伪的重要途径。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近年来新发现的以石灰岩石器著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灰岩石器因其原料劣质、埋藏环境复杂、加工程度浅而在人工性质的认定上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根据玉米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成因而设计了踩踏实验和滚动实验两种形式,对石灰岩石器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标本在人与动物踩踏和滚动作用下发生改变的情况和规律,进而对比出土石制品面貌,为石制品人工属性的认定提供依据和参考,重新审视石灰岩石器。  相似文献   

9.
李锋  陈福友  李罡  王山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5,34(2):180-191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使用时古人类对石制品位置改变的行为;4A层石制品零散分布可能反映了此时遗址处于古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遗址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核剥片序列主要以转向为主,古人类对石料进行单层或多层开发;同时部分石器破碎后古人类可能对其进行再利用。平面分布显示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剥片区域,并且古人类在同一区域剥片和加工石器。然因遗址石制品原料性质、发掘面积等局限性,拼合分析的优势并未在此项研究中尽现。今后此类研究应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综合多方面信息解释遗址形成过程、石器技术及遗址空间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1998年出土的石制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家镇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埋藏于长江右岸第Ⅲ级基座阶地内。1995年和1998年经过两次发掘,揭露面积456m2,出土石制品2500余件,其中1998年在B区发掘出土石制品719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和断块等。古人类选取河卵石为原料运用锤击法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毛坯多为石核和完整石片,砍砸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加工较简单,多数单向加工。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鲜明特点。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可能与冉家路口遗址同时,处于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1.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S9)位于山西省吉县柏山寺乡高楼河村黄河支流的清水河畔,西距黄河约7 km。从2000年发现至今,该遗址前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细石叶制品、动物化石、数件蚌制品、骨针及磨制石器等。本文重点对S9地点第4 层(12,575-11,600 cal. BP)及第5层(13,000 cal. BP)出土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其中测量尺寸在2cm以下的大量烧骨进行了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9地点的烧骨是古人类烧烤猎物、维护遗址(甚至可能还包括以骨骼作燃料)等生存行为活动的文化残留。此外,S9地点出土烧骨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古人类在上述行为活动之后,可能又将烧灼后的残存骨骼(与灰烬等)清理出火塘并堆放在其核心生活区的周边位置。  相似文献   

12.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3261件)实属罕见。出土石器种类比较丰富,旧石器加工技术大部分在此都能见到。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了解和解决岭南以及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问题将有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七角井是新疆地区最早发现的细石器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西北部、天山南麓东段的一处山间小盆地内。2019年调查首次在该遗址发现原生地层和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活动面遗迹,遗址出土石制品847件,年代为1.1万年。分析显示,该遗址石制品以优质燧石为原料生产小石叶和细石叶,多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工具加工简单,体现出明显的权宜性特征;这些迹象表明遗址为一处打制石器的临时性活动场所。这一发现为探讨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中亚干旱区古人类适应方式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The reaction of ammonia with the oxygen-evolving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PR. Two sites with distinct binding properties were found. One site, previously know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odification by ammonia of the multiline EPR signal from the S2 state and believed to be accessible in this state only, was found to bind ammonia also in the S1 state although weaker. The second binding site, identified by the effect of bound ammonia on the shape and position of the g = 4.1 EPR signal, was also found to be accessible in both the S1 and S2 states. The apparent dissociation constants for ammonia at the two sites in the S1 and S2 states were determined. In neither state did the binding the ammonia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inhibition of oxygen evolution, suggesting that binding to other S stat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ibition. Chloride, which is known to interfere with ammonia-induced inhibition of oxygen evolution, was found to compete with ammonia at the site associated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g = 4.1 EPR signal. The broadening of the hyperfine lines of the multiline EPR signal, seen in the presence of 17O-labeled water, was still observed afte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ignal by ammonia. This indicates that ammonia has not completely displaced water bound to the catalytic site in the S2 state. The results of the binding studie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a two state — two site model, where the two states are identified by their EPR signals, the multiline and the g = 4.1 signal,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sites identified by the effects of ammonia on these signals and where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two states is regulated by the binding of ligands to the sites.  相似文献   

15.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进行试掘,并于次年展开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遗址2014年度发掘总面积36m~2,揭露出3个史前文化层,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石制品1943件,陶片12件,装饰品备料2件,植物果壳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鸡冠状石叶、削片、刮削器、锯齿刃器、端刮器、凹缺器、斧形器、锛形器和石镞等。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从数量和类型两个方面均突破了2013年试掘工作对遗址认识的局限,更全面地展现出桃山遗址的文化面貌。遗址各阶段石制品原料及技术类型虽存在一定相似性,但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光释光和AMS~(14)C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从旧石器晚期后段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只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勒瓦娄哇技术产品的石核,或偶尔为之的、与手斧和薄刃斧形似的石制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手斧与薄刃斧。尼阿木底遗址不存在从选料、剥片、加工出成品,到使用、损坏和废弃等各个阶段的、明确的阿舍利类型石器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工艺链条,换言之,在尼阿木底生活的古人脑海中,并不存在一个加工阿舍利类型手斧和薄刃斧等工具的"概念模板"(Mental template)。联系到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以前所报道的同类材料,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腹地目前所见的旧石器遗址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类型的遗存。晚更新世末期时,来自于印巴次大陆方向的早期占领者,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三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之间的通道,自高原西南方向开始向高原腹地扩张,其间阿舍利石器工业技术在非洲和欧亚大陆早已消弭,当时的青藏高原腹地并不具备重新产生该类石器工业技术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在19.8—22.2℃条件下,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 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蛸[Octopus minor, 初始体重(94.29±9.35) g, 初始胴背长(53.25±5.25) mm]的存活、生长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实验分为4个组包括对照组(持续投喂)、S1F5组(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S2F4组(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和S3F3组(周期性饥饿3d再投喂3d), 持续24d。实验结果如下: 随饥饿时间的延长, 增重率、肝体比、体重变化量以及终末体重四个指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中S1F5组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S3F3组的值除肝体比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长蛸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 但各实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摄食量随饥饿时间的延长, 表现出上升趋势, 且三个实验组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长蛸肌肉脂肪酸中, 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但S1F5组的值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 在氨基酸含量上, 各实验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氨基酸总量(TAA)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TEAA/TAA)的值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 S1F5组和S2F4组长蛸出现了补偿生长现象, 且S1F5组长蛸具备超补偿生长能力。因此, 在长蛸的人工养殖过程中, 为保证其养殖效果, 建议采用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的投喂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殊生境及其光合生理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利用3种间种乔木模式(S1:桂花树-茶树, S2:乐昌含笑-茶树, S3:桂花树-乐昌含笑-茶树)与纯茶园(CK)建成了4种典型生境,比较研究了这些特殊生境下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 生境S1、S2、S3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通量(PAR),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显著降低了茶叶茶多酚总含量.生境S1、S2、S3显著提高了叶室相对湿度(RHS)、茶叶氨基酸总含量,显著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并且S3>S1>S2>CK,其中生境S1和S3的茶叶适宜加工成高档绿茶和名优绿茶.综合各指标,生境S3是茶园优质高产的理想间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