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低蛋白饮食被证实可以改善血液肌酐等肾病综合征,显著延缓肾衰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低蛋白饮食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并对低蛋白主食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峰  朱旭峥  张新胜 《生物磁学》2011,(14):2752-2755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α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d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等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独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血糖、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100例,按照用药情况分为糖适平实验组和胰岛素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人胰岛素及阿卡波糖片,实验组患者给予糖适平及阿卡波糖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无药物积蓄问题,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充益生菌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益生菌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补充益生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血脂、肾功能指标、相关炎症及应激反应因子的水平,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血脂、肾功能指标和相关氧化应激反应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的炎症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益生菌组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益生菌组的进展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8%(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补充益生菌、24 h尿蛋白1.5 g、HbA1c、Cys C是老年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补充益生菌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状况和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糖尿病肾病专用全营养复合粉主料配方——碳水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优化。经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配方为:脱皮高粱粉添加60%、玉米淀粉添加10%、麦芽糊精添加30%,感官评分为91.46。按此配方制得的糖尿病肾病专用全营养复合粉血糖生成指数为53.89、蛋白质含量为10.53%,符合糖尿病肾病患者“低升糖指数、低蛋白”的饮食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卓  王光权  朱飞跃  张永立  王菊芳 《生物磁学》2011,(16):3131-3134,3165
目的:探讨研究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向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旱期DN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等,临床资料,了解年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对旱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50岁以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年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高达25%,明显低于50岁以上的患者(75%)。血糖、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等指标控制良好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明显好于控制不佳者(P〈0.05)。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和不吸烟或戒烟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肾存活期和生存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向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DN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等临床资料,了解年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50岁以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年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高达25%,明显低于50岁以上的患者(75%)。血糖、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等指标控制良好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明显好于控制不佳者(P<0.05)。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和不吸烟或戒烟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肾存活期和生存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的Ⅳ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548例,均采取强化控制血糖、血压,低蛋白饮食等基础治疗,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216例、前列地尔联合尿激酶治疗组332例,给予14天短期输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组成、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各自比较,单独应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均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蛋白排泄,但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改善尿蛋白排泄的效果较单独应用注前列地尔更显著(p<0.05),有效率更高(88.2%vs.75.4%,p<0.05);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未见眼底、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无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结论:短期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可更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不增加眼底出血、皮肤出血、黏膜出血的风险,是一种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水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普通饮食和个性化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个性化营养干预组通过结合营养评估结果与膳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食谱,普通饮食组日常饮食不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孕期血糖和血脂控制情况、孕妇产后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孕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胆固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高血压、先兆子痫、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组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营养干预有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控制,对预防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9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尿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1天后,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及胆固醇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水平、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s ICAM-1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且不影响治疗。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影响血糖水平,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s ICAM-1及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T淋巴细胞(CD68)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UAER、24h尿蛋白定量、β2-MG、SCr、BUN、CD6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和百令胶囊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肾脏损伤,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低蛋白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一种科学、安全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其效果又有不少争议。文章通过对低蛋白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及缺点的分析,系统综述了低蛋白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及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6 例,肾脏穿刺进行肾脏活体组织检查,通过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尿、视网膜病变。结果: 经肾脏组织活检,56例患者中NDRD 患者24 例(42.9%),DN患者32 例(57.1%);对24 例NDRD患者进行病理类型分类,其中IgA 肾病33.0%,膜性肾病25.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2%、高血压肾损害8.3%、微小病变4.2%、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4.2%、新 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2%。与DN组比较,NDRD 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均有差异(P<0.05);而血肌酐、血 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为糖 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且以IgA 型肾病比较多见,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对鉴别二者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肾小管标志性蛋白/酶的影响。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0 mg 1粒/次,1次/天,持续服药6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E)、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Hb A1c、FBG、2 h PB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24 h UAE、NAG、β2-MG和Cys-C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早期DN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减轻肾小管损伤,有利于延缓DN的病程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医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低蛋白饮食,口服他汀类药物调脂,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加服缬沙坦8 0 mg/d治疗,观察组服缬沙坦联合静脉滴注0.3 g的阿魏酸钠,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以及肾脏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35/5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的纤维化相关指标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和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rine microalbumin excretion,24 h UAER)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P0.05),且观察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对DK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延缓机体肾脏纤维化的进展速度,进而有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血压控制,血糖,白蛋白、血总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甘油三酯以及出血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有其各自的优劣性,但是均可使患者获益,提高生存率,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恰当的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甚或更换方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