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绣球菌为新近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因其味道鲜美,富含β-葡聚糖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对绣球菌属的种类、我国人工栽培绣球菌的名称、人工栽培和液体发酵、营养和化学成分、药理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生物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翁梦婷  张迪  罗贝贝  王宏雨  林衍铨 《菌物学报》2021,40(12):3360-3368
以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定向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OPP)膜气调包装,贮藏在4℃环境中,测定其在0、4、8、12、16、20、24d各时间点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失重率、色差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营养成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减少,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呈现出不断分解合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活性成分总酚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葡聚糖含量减少,β-葡聚糖、麦角甾醇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贮藏过程中形态和活性成分的变化情况能间接表明采后品质所处阶段。相关气调包装低温贮藏下广叶绣球菌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可为后续改进保鲜方法、提高贮藏期营养价值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永齐  杨莹  王芬  黄贤华  黄洁  董彩虹 《菌物学报》2019,38(9):1491-1500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是新近开发的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本文对其子实体不同提取温度、不同干燥方式提取物酪氨酸酶的抑制、抗氧化和保湿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了子实体采摘后残留的柄部废弃物、子实体包装整形处理后的下脚料与商品子实体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抗氧化和保湿功能。结果发现,新鲜子实体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抑制率均远高于冻干和烘干样品,达到(86.43±3.33)%和(79.03±4.49)%,仅微低于阳性对照曲酸。不同干燥方式的子实体及不同温度提取物在浓度2 000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阳性对照BHT相当,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潜力;新鲜子实体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最低,为(308.08±6.77)μg/mL。不同温度下的提取物及不同干燥方式的子实体提取物保湿率均稍高于常用保湿剂甘油和透明质酸钠,证实广叶绣球菌具有较好的保湿能力。废弃柄部和下脚料水提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低于新鲜商品子实体水提物,但是在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保湿功能方面,均与新鲜商品菇提取物相当。本研究为广叶绣球菌子实体在美白护肤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工厂化栽培采收后的废弃物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古尼虫草Cordyceps gunnii、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等四种子囊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对它们的子实体(F)和菌丝体(M)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金属离子鳌合能力和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四种子囊菌子实体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其菌丝体(P0.05),但四种子囊菌子实体的DPPH清除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古尼虫草和蛹虫草子实体的还原力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和黑柄炭角菌子实体(P0.05),但前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栽培基质的利用是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栽培中重要的生理过程,但栽培过程中基质代谢物的变化尚不清楚。【目的】通过不同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差异代谢物分析挖掘关键代谢物,为广叶绣球菌基质利用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UHPLC-MS/MS技术分析广叶绣球菌菌丝(Myc)、原基(Pri)和子实体(FB)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不同数据库进行代谢物注释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LC-MS/MS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绣球菌中植物类激素含量。【结果】三个不同栽培阶段基质中共鉴定出代谢产物1 360个。不同比较组(Pri vs. Myc、FB vs. Myc和FB vs. Pri)间共有的差异代谢产物179个,含量最高的50个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脂质、吡喃酸、吡喃酮和植物类激素等物质。其中氨基酸含量在Myc、Pri和FB阶段基质中逐渐降低,而吡喃酸和吡喃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升高。植物类激素中的赤霉素在Pri和FB阶段基质中含量较高,茉莉酸在Myc阶段基质中含量较高。对不同发育阶段绣球菌植物类激素进行检测,发现赤霉素GA7仅在原基中检测到,1...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评价方法,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Wulf.)Fr.]子实体进行了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为绣球菌子实体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2.9%,氨基酸总量为9.3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3.9%。绣球菌的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苏氨酸相对过剩。绣球菌子实体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价(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80.9,87.3,78.3,73.6,10.1和87.9。绣球菌的营养价值高于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因此,绣球菌子实体是良好的菌类蛋白源。  相似文献   

7.
《菌物学报》2017,(12):1651-1658
广叶绣球菌(荷仙菇-H)是近年来新培养的一种食药用真菌,属担子菌门、多孔菌目、绣球菌科、绣球菌属。本文对其超微粉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H22荷瘤小鼠肿瘤移植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组、广叶绣球菌超微粉高、中、低3个剂量组(1 000,500和100mg/kg),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0d,计算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肝脏指数,对各组小鼠的瘤块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并对血清中的SOD和IFN-γ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广叶绣球菌超微粉3个给药组的抑瘤率均大于40%,高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为54%;可增加小鼠体质量;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给药组SOD值均高于模型组,说明广叶绣球菌超微粉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给药组IFN-γ值均高于模型组,给药组VEGF值均低于模型组,说明广叶绣球菌超微粉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因此,广叶绣球菌超微粉的抗肿瘤作用明显,可能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抑制了肿瘤细胞,达到抗肿瘤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质碳氮比显著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广叶绣球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前期研究发现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需求较多。本研究采用松木屑、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研究基质碳氮比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碳氮比(C/N)的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C/N比值的增加,子实体形成期逐渐延长,子实体形成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基质C/N在48.8-55.9之间时,采收率较高,在80-90d内,达到采收标准的菌袋比例分别为83.7%和81.4%。当基质C/N为43.4时,鲜菇产量最高,但外观品质受影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效率,采用松木屑和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适宜的基质C/N为48.8时,绣球菌子实体形成期为64d,子实体形成率为95%且较为集中,鲜菇平均产量为231g/袋(76%集中于200-260g/袋),整个生产周期为84d。本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菌具有“高碳低氮”的营养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9.
柄杆菌对固氮蓝藻生物量及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柄杆菌对固氮蓝藻生物量和色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态柄杆菌(Caulobacter polymorphus)017-41或新月柄杆菌(Caulobacter creseentus)CB_2的活菌、死菌及破碎细胞悬液分别与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不同藻珠混合培养时,试验组生长量均优于对照组;对衰老黄化的藻培养物的生长刺激作用尤为显著;试验组藻培养物的藻蓝或藻红素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0.
绣球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本文对其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造模建立了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绣球菌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300、200和100mg/kg),连续给予相应药物3周,对各组小鼠的体重、血糖、血脂和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绣球菌提取物组小鼠的体重增长减慢,绣球菌各剂量组小鼠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下降。根据病理学观察,经绣球菌提取物各剂量组处理后,小鼠胰岛细胞形态、数量和分布均显著改善,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果。利用UPLC-Triple-TOF/MS对绣球菌醇提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从中鉴定出10种化合物,其中几种可能参与了机体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研究结果为绣球菌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背景】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其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了解广叶绣球菌在不同碳源条件下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动态。【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分别以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及松木屑为碳源的广叶绣球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样本为对照,分别对不同碳源下广叶绣球菌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Geneontology(Go)富集分析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样本为对照,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利用的过程,如多糖催化过程、碳水化合物催化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及多糖代谢过程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enzymes,CAZymes)功能注释表明,碳源种类主要影响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相关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的表达,其中涉及半纤维素降解的相关酶基因上调幅度最大。同时,在纤维素+木质素、松木屑为碳源的处理组中一些转录因子基因上调表达显著。【结论】不同碳源显著影响了广叶绣球菌基因表达谱,这种对碳源的适应也可能反映了广叶绣球菌攻击植物细胞壁的机制,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广叶绣球菌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理和相关功能基因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袁海艳  刘朴  李玉 《菌物研究》2012,10(2):66-71
从采自中国西南部分省区(云南、贵州)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网柄菌属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粗茎网柄菌(Dictyostelium crassicaule)和交织网柄菌(Dictyostelium implicatum);2个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即大头网柄菌(Dictyostelium macrocephalum)和大网柄菌(Dictyostelium magnum)。文中对该4个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附其部分生活史的图片。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不同栽培基质的酸碱度对甘草生长及菌根效应的影响,使用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菌剂,以盆栽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以灭菌的水洗河沙为栽培基质,设置接菌组和空白组,浇灌以不同pH的水,处理60d后测定各处理组的侵染率、侵染密度、生物量指标、光合指标以及有效成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未接菌条件下,甘草更适合在pH 6-7范围内生长;接种菌剂后,甘草在pH 7-8范围内长势更佳。在pH 7-8范围内,菌根对甘草生长的贡献率较大,光合速率较快。接菌情况下,pH 7时,甘草有效成分积累高于其他接菌组和未接菌组。因此在甘草的种植应用上,摩西管柄囊霉F. mosseae适合在中性和偏碱性栽培基质上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乳酸菌及盘基网柄菌为代表研究芸豆PHA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芸豆PHA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和贴壁培养观察芸豆PHA对盘基网柄菌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1)乳酸菌培养12 h,1 mg/ml组滤纸片周围出现大的菌落,继续培养各浓度含芸豆PHA滤纸片周围均出现生长圈,对照组无生长圈;2)振荡培养24h时,低剂量各芸豆PHA组细胞密度比值最大,1mg/ml组达2.25,高于2.5mg/ml组细胞密度不随时间而增加,5.0和10 mg/ml组贴壁培养12h,盘基网柄菌不运动为死亡状态。结论:芸豆PHA对不同种类生物的生长增殖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花生为自花受粉植物,蝶形花冠,由一片旗瓣、两片翼瓣和两片龙骨瓣组成.花冠为黄色,在旗瓣的基部,有作放射状排列的紫红色线条(下图).开花时,旗瓣和翼瓣张开,龙骨瓣紧紧地包住雄蕊和雌蕊,因此,异花受粉的可能性很小. 萼片有五,花萼基部延长而成萼管.雌蕊一枚,有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子房柄很短,受精后5-7天,开始生长并向地弯曲,子房柄达到地面后深入土层2-8厘米处结实.雄蕊10枚,8个发育、两个退化无花药.  相似文献   

16.
李超  刘朴  李玉 《菌物研究》2014,(3):148-153
从在河南省采集的75份基物中共分离得到14株网柄细胞状黏菌,其中网柄菌属Dictyostelium的圆头网柄菌D.sphaerocephalum、棒形网柄菌D.clavatum和紫网柄菌D.purpureum和轮柄菌属Polysphondylium的亮白轮柄菌P.candidum、紫轮柄菌P.violaceum和纤细轮柄菌P.tenuissium,均为河南省新记录种。文中对该6种网柄菌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并附有生长发育部分阶段形态和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7.
多年生草本,高2—5厘米,密被开展的中着叉状毛。根木质化,直伸,灰褐色。茎极短缩,不明显。奇数羽状复叶,长3—4厘米,具短叶柄,有小叶10—13对;小叶椭圆形,灰绿色,长4—5毫米,两面被开展的毛,下面毛较密;托叶下半部合生,上部披针形,被开展的毛。总状花序具与叶近等长的总梗,密被开展的长毛。有花3—4朵;苞片披针形,有毛;萼筒状,不膨大,长约1厘米,被开展的白色长毛和混生少量的黑毛,萼齿钻状。长为萼筒的1/2;花冠黄色,旗瓣片近提琴形,长约2厘米,近顶部稍狭,顶端微凹,中部缢缩,下部渐狭成瓣柄,翼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长圆形,下部有耳,较瓣柄短;龙骨瓣短于翼瓣,瓣柄显著长于瓣片;二体雄蕊,子房线形,近于无柄,有毛;荚果未见。花期5——6月。本种与七叶黄耆A.heptapotamtuus  相似文献   

18.
以连续种植2茬的连作基质为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置连作基质太阳能消毒、热水消毒、多菌灵消毒、大蒜伴生栽培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以及新基质对照,在种植黄瓜后观测基质理化性质、养分含量、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黄瓜结果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的变化,探究不同处理对连作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机制,以期在生产上为废旧基质重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在连作基质栽培黄瓜后,太阳能消毒和热水消毒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连作基质的pH,同时降低电导率;施入微生物菌处理的基质EC值、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连作基质,而其基质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基质。热水消毒还显著降低连作基质的总酚含量和复合态酚含量。黄瓜生长至结果期,太阳能消毒、热水消毒、多菌灵消毒、大蒜伴生栽培和施入微生物菌均显著增强黄瓜的根系活力和株高;其中热水消毒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的产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比连作基质栽培提高了16.56%和18.40%。可见,连作基质进行热水消毒处理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均能降低基质盐分积累,减少总酚含量,进而显著提高黄瓜的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广叶绣球菌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细胞因子表达量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探究广叶绣球菌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广叶绣球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连续饲养30d后处死取样,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肠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多糖高剂量组可显著改善绒毛肿胀和变短现象,提高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和小肠IL-6、IL-10、TNF-α、IFN-γ细胞因子含量(P<0.05或P<0.01),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Intestinimona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P<0.05或P<0.01);各剂量组均可提高盲肠内6种主要短链脂肪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趋势一致。广叶绣球菌多糖可通过改善免疫低下小鼠的肠道粘膜形态,提高小肠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SCFAs产生菌的相对丰度,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调节免疫低下小鼠的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蜜环菌生物种和天麻的共生关系是二者侵染-消化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温度等环境因子的调节。为揭示海拔对天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温度升高影响蜜环菌生物种-天麻共生关系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海拔栽培天麻的产量、主要药用成分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在室内对天麻共生体进行升温处理,测定天麻组织液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及天麻组织提取液对蜜环菌菌丝体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1)海拔对乌红杂交天麻的产量和有效药用成分存在显著影响,在1 600 m产量最高,且杂交天麻在海拔1 600 m有效成分含量最高。(2)温度显著影响天麻组织的抑菌系统,且天麻的消化酶及防御酶系统对其的响应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低温状况下天麻的消化酶系统活性增强,高温时防御酶系统活性提升。(3)温度升高导致天麻组织液对蜜环菌菌丝体的抑制效果显著下降,天麻活体中可能存在促进蜜环菌生长的热失活因子。研究表明,天麻种植区海拔下降引起的温度升高可能削弱天麻消化和抑制蜜环菌的能力,从而破坏天麻-蜜环菌的共生平衡。该研究对于揭示蜜环菌-天麻的共生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对天麻栽培的区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