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的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研究正常对照组(20人),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33人),慢性心力衰竭组(61人)BNP、CRP浓度变化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将CHF患者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28人),两组在同等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毫克,1个疗程(15天)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衰组BNP、CRP浓度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炎症反应,血浆BNP、CR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供血,抑制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肝肾功能、血脂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Scr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ALT、AST、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以及内皮功能,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较低,而IL-10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能够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降低CRP、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 性耳聋患者78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复合维生素、双密达莫片 及高压氧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治复合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恢复 等级分布以及治疗前后的电测听情况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力恢复Ⅰ级患 者的比例更高,电听力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 磺酸 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这可能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辅助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苓白术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较低,IL-10水平更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期UC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益生菌和美沙拉秦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单药治疗,两组其余治疗相同。观察、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结果、血清炎症相关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和医师总体评价。共观察6个月,通过改良May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下降显著(均P0.05),同时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下降更显著(均P0.05);治疗组6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联合辛伐他汀(SV)治疗冠心病心绞痛(CHD-A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0例CHD-AP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SV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状态、血清TNF-α、CRP、ET-1、NO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8.1%,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血小板黏附率(PAd T)值及血清TNF-α、CRP、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NO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高(P0.01)。与对照组(2.9%)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能与其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和血清中TNF-α、CRP、ET-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性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分析PCT,CRP及IL-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为(1.24±0.23)ng/m L,对照组PCT水平为(0.12±0.10)n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P水平为(105.27±19.93)mg/m L,对照组CRP水平为(7.62±2.97)m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6水平为(248.15±35.60)ng/m L,对照组IL-6水平为(144.05±20.26)n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IL-6及CRP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301,0.468,0.413,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和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血沉、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血沉及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用于治疗UC,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增大疗效,改善其血小板功能状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烧伤患者植皮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植皮患者62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试验组(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组)与对照组(未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植皮成活率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1经治疗,两组创面均愈合,试验组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7.12±1.89)%,高于对照组(89.96±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1±1.9天,对照组为14.3±2.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瘢痕形成评价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肿面积(1.50±0.03 vs.3.04±0.08,P0.01)、畸形率[2(6.45)vs.8(25.81),P0.05]、感染率[2(6.45)vs.9(29.03),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于烧伤植皮创面的患者,能够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和消化内科收治的2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黏膜病变、疾病活动指数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病变与疾病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黏膜病变,降低肠道炎性反应,控制病情进展,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粪便乳铁蛋白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对照组炎症性肠病患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同时测定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PR)的水平。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组活动期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且活动期组轻、中、重度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随着内镜的分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r=0.4199(P=0.0517)。2)粪便乳铁蛋白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论:粪便乳铁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判定价值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但是否可以作为理想的替代肠镜的炎症性标志物还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易蕊  王娟  常娟  郝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250-325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组(n=60),另选取病理和肠镜均正常者为对照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FSTL1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肠粘膜组织中的FSTL1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和FSTI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FSTL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63,P=0.025);研究组肠粘膜组织中FSTL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87,P=0.019);研究组DAI评分和FSTI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2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FSTL1表达水平升高,并且和疾病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的水平以及颈内动脉粥样狭窄程度的变化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水平均显著降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均好转(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水平较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较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积的临床疗效,并能够降低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狭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CY,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