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3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和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结果: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VEGF水平显著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肝细胞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员骨髓标本,制备总RNA、反转录反应、聚合酶链反应及PCR产物电泳检测等过程的测定两组患者IL-1β、IL-6、SCF、TP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IL-1β、IL-6、SCF、T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发患者、复发患者及移植患者的IL-1β、IL-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组SCF水平显著低于初发组和复发组(t初移=4.967,t难移=5.169,P<0.05);初发组TPO显著高于复发组和移植组(t初难=4.736,t初移=3.568,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肝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表达升高,在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变应性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血清中的IL-27、IL-17以及IL-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中IL-27、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27和IL-17呈负相关关系(r=-0.372,P=0.035),IL-27和IL-10呈正相关关系(r=0.524,P=0.026),而IL-17和IL-10无相关关系(r=0.519,P=0.318)。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IL-27和IL-10呈低表达,而IL-17呈高表达,IL-27可能对IL-17和IL-10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22的表达特点,探索IL-22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Bioscience IL-22和IFN-γ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52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5例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上清、PF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培养后上清中IL-22和IFN-γ的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与IFN-γ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0.3485,P=0.032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可作为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形成的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和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50例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IL-2、IL-16与CD4细胞计数,并分析观察组血清IL-2、IL-16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及CD4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与CD4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514,r=0.499,P0.05)。结论:HIV感染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显著下调,并与CD4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IV感染的严重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5例(急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5例,并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慢性轻度组65例、慢性中度组61例、慢性重度组59例。将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阳性组(n=158),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阴性组(n=82)。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CD3+、CD4+、CD8+、CD4+/CD8+、IL-6、IL-8水平,比较HBV-DNA阳性组、HBV-DNA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以及白蛋白(AL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慢性轻度组、慢性中度组、慢性重度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IL-6、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CD3+、CD4+、CD8+、CD4+/CD8+、IL-6、IL-8、ALT、TB以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8均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IL-6和IL-8显著升高,且血清中IL-6、IL-8水平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8例、甲状腺癌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和比较其血清IL-17、IL-35、SIL-2R水平,并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血清IL-17、IL-35、SIL-2R水平与其年龄、病程、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腺瘤组血清IL-17、IL-35、SIL-2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血清IL-35水平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IL-17、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状腺瘤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IL-17、SIL-2R水平随甲状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血清IL-35水平随甲状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血清IL-17、SIL-2R水平随甲状腺癌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血清IL-35水平随甲状腺癌病理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1)。血清IL-17、SIL-2R水平与甲状腺癌病理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0.432、0.439,P均0.05)。血清IL-35水平与甲状腺癌病理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0.602,P0.05)。血清IL-17与IL-35呈显著负相关(r=-0.323,P0.05),IL-17与SIL-2R呈显著正相关(r=0.429,P0.05),IL-35与SIL-2R呈显著负相关(r=-0.415,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IL-17、SIL-2R水平均显著上调,IL-35水平显著下调,其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微小RNA-17-5p(miR-17-5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化疗的6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50例良性卵巢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疾病组,对病例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d的血清IL-6、miR-17-5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miR-17-5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良性疾病组患者的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术后14d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miR-17-5p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中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miR-17-5p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明显短于血清IL-6、miR-17-5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miR-17-5p同时呈现低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水平最高,血清IL-6或miR-17-5p其中之一呈现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水平居中,而血清IL-6和miR-17-5p同时呈现高表达的OS和PFS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可表现为血清IL-6、miR-17-5p水平的显著升高,在手术治疗后,其水平会出现下降,术前较高的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与较短的生存期和不良预后具有关联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中CA125在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结核性胸水病人85例(结核组)和癌性胸水病人71例(癌症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并以胸水/血清中CA125比值10(p-CA125/s-CA12510)为临界值,观察其对癌性胸水的鉴别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癌症组胸水中CA125表达及p-CA125/s-CA125比值均显著高于结核组(P0.05);但血清中两组CA125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水中,以35U/ml为临界值,两组患者阳性率92.9%(79/85)、100%(71/7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7.0718,P=0.0078)。癌症组中p-CA125/sCA125比值10的比率(84.5%VS 17.6%)明显高于结核组(X2=66.6244,P=0.0000);并以其为诊断癌性胸水的临界值,鉴别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2.3%、84.5%、83.3%。结论: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对于鉴别结核性或者是癌性胸水的临床意义不大,但是p-CA125/s-CA125比值对于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i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changes in pleural fluid interleukin (IL)-1beta, IL-2, IL-6, and IL-8 levels were significan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ildhood pleural effusions. IL-1beta, IL-2, IL-6, and IL-8 levels in pleural fluids of all 36 patients were measured. The levels of IL-1beta, IL-2, IL-6, and IL-8 in pleural fluid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ansudate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udate group. The levels of IL-1 beta, IL-6, and IL-8 were also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mpyema group compared with both the parapneumonic and the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groups. The levels of IL-2 and IL-6 were detect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group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parapneumonic effusion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eural fluids IL-1beta, IL-2, IL-6, and IL-8 could be used in pleural fluids exudate and transudate distin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4 年7 月 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 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 愿者8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 的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血清TNF-琢、IL-6 及IL-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NF-alpha、IL-6 及IL-8 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的水平变化有利于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 年3 月至2014 年8月我院收 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 例,给抗炎、退热、镇咳、平喘等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30 例,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的 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TNF- alpha、 IL-6、IL-8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均<0.05),且实验组患儿的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 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降低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TNF-alpha、IL-6、IL-8 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儿童大叶 性肺炎的药理学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糖蛋白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7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5例纳入良性病变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的阳性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9-9、SCC-Ag和CYFRA21-1在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高于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血清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呈现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腔积液性质分为两组,良性组47例,恶性组42例,对两组的NSE、CEA和CYFRA21-1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独NSE、CEA和CYFRA21-1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CEA和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胸水葡糖糖(Glu)水平的相关性,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并发胸腔积液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6例,术后无并发症,观察组患者40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Pearson分析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胸水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一般资料进行Pearson分析显示,肺部感染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正相关,胸水Glu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负相关(P0.05)。17例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菌为11例,构成比64.71%,革兰氏阳性菌为6例,构成比35.29%,无真菌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胸水Glu水平呈现负相关,与肺部感染呈现正相关,且肺部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较多,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3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9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L-6与CCL-1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L-6和CCL-18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良性肿瘤组血清IL-6和CC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S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肿瘤增殖抗原(Ki67)、肿瘤TNM分期及淋巴转移存在关联(P0.05),血清CCL-18水平与Ki67与肿瘤TNM分期存在关联(P0.05)。结论:IL-6和CCL-18在乳腺癌患者内出现高表达,且均可预示患者肿瘤的发展恶化,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9.
任兆强  邢维聪  孙勇  刘菲  林存智 《生物磁学》2014,(23):4471-447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及青岛胸科医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8.126、8.066、7.221;P=0.000、0.000、0.000、0.00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诊断临界值为201.45 pg/mL、41.91 pg/mL、21.55 pg/mL、33.78 U/L;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3%、93.5%、91.2%、89.1%;特异度分别为91.0%、92.1%、89.9%、90.1%。结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