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祖國实行五年計劃的開始,中央教育部能及時地提出具有指導性的“中學生物教學大綱(草案)”來。對於中學生物教學改革來說是有重大意義的,它規定了具體的任務和目的,同時指出了正確的內容和方向,並予以方法上的指導,這個教學上的基本指導文件,對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应該深入學習的,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教学质量的改進,以符合祖國對我们的要求,同時在實践中所提出的體會和意見也可以做為教育部確定中學生物教学大綱時的主要參考。  相似文献   

2.
學術委員會召開的生長素座談會,現在開會,首先我代表所、學委會向各位遠道而來的同志們表示歡迎。生長素的研究是三十多年來植物生理研究的主流之一,沒有一天不在進步,無論在理論上、應用上都有重大意義。三十年的研究發展非常快,類似生長素種類之多已達到不可勝數的地步,關於它的生理活性的學說也很多,而學說淘汰得也很害厲。如Went与Thimann的學說已被新的學說所代替,而新的學說又被更新的学說代替。在應用方面,初用為發根劑及防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長素的研究,最近二十年來頗有發展,我雖然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實驗工作,但是在觀點和思想方法上很不正確。1952年我在中國植物學報第1卷第2期發表“化學物質對植物器官形成的影響”一文,隨後經過同志們提出意見和自己的檢查,發見了許多錯誤,為了得到正確的解答,曾於1952年8月在上海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舉行了一個“植物生長素”座談會,許多问志都說出了過去和现在對生長素的看法,我根據同志們的發言和自己經過學習後的認識,對那篇文章做一個初步的檢討。  相似文献   

4.
初中植物学第五章講授植物的葉,標题為“葉—製造有机物的器官”,這就明確的指出了葉的功能——光合作用是這一章重點教材.和其它各章一样,這一章教材的编寫,是以生理學方面为中心的。 結合植物教學所作的光合作用實驗,要說明這樣的兩个問題:第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須有阳光,必须有二氧化碳氣體。第二,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也產生氧氣。為了證明這些問題的真實性,就需要作下列的實驗: 1.不見阳光的绿色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這實驗用見阳光的和不見陽光的綠色葉子對比着观察:  相似文献   

5.
生理學方面:在乙醯胆鹼的研究方面,正以之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時的化學指標,來觀察中樞抑制、间生態及外傷性休克等情况下,乙醯胆鹼含量的改變。實驗內分泌學方面仍在進行機體內激素不平衡与腫瘤生長的關係,以及激素對神經過程活動的影響等研究工作。另外也進行了組織胺對胃液分泌及血壓的反射性作用,神經體液對腎臟活動的調節,實驗性神經  相似文献   

6.
從1951年我們開始學習蘇聯教學法,最初只在形式上執行了新的教學過程,初步地改革了課堂的教學步驟,然後又進一步地依據教學原則來組織教學過程,在改進教學法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52年的下學期在生物課的教學中也採用了課時計劃,在幾個月的採用過程中,使我深深感到:課時計劃是實行新教法的保證,它對提高教學質量是很有幫助的;它是學習蘇聯改進我們教學工作當中必要的一環,現在我願把我們所做的課時計劃,介紹一下,供作參考,更希望改進推廣。 課時計劃是有一定格式的,(具體例子列後)  相似文献   

7.
在條件反射研究工作中,巴甫洛夫学派及其繼承者非常重視條件性和非條件性唾液分泌的記錄。從唾液的分泌情况,可以窥察高級神經活動的過程,因此記錄方法是否能很好地反映動物的真實生理過程,乃是高級神經活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以往各實驗室都是採用的“空氣——水系統”記錄法,目前個別實驗室也會採用、的“空氣系統”記錄法。但是,它們都存在着某些缺點。近來  相似文献   

8.
馬鈴薯退化現象是生產上的关键性問題。要保證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必須消滅退化現象、應用品質優良的播種材料。近幾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闡明了有关退化的诸般原因,其中有長期營養繁殖而導致退化的學說、病毒學說、以及生態學說等等。這些學說對於指導生產實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李尼克在1955年第4期蘇聯植物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我國科學界的注意。译文刊載在植物生理学通訊和植物病理學譯報上。李尼克批判和否定了其他学說,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衰老的学說。從過去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生產實踐的經驗兩方面來檢證李尼克的學說,覺得值得商槯之處很多,以下將提出一些主要的問題和意見,  相似文献   

9.
北京师范大学於1953年5月11日到6月13日,開始了千人以上的第三届教育實習。生物学系三年級的一部分同學被分配到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實習,课堂試教的內容是“初中植物学”課本下册,关於栽培植物的一章。在實習的熱潮中举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公開教學,參加的有北京第十三中學的校長、教導主任和生物教師,北京市很多中學的校長、教导主任和生物教師,師大教育實習會議辦公室的負責人,以及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自從1950年蘇聯科學院與醫學科學院聯席會議的决議發表之後,在報紙雜誌上相繼的出現了以决議的精神對生理學上某些具體問題進行批判的文章。在我國也很快的出版了很多篇這類論文的譯文。目前在我國担任生理學教學工作的同志  相似文献   

11.
今年(1957)2月6日至8日,我們在上海舉行了植物生長素工作座談會,這個會議由中國科学院植物生理所學術委員會根據國家科學技術规劃中的第2717、2719、4510等項任務,邀請了化學家、農學家、植物生理學家十餘人座談和討論植物生長素及各種植物生長刺激物質的應用、理論和今後研究方向等問題。 會議第一天,首先由植物生理所羅宗洛所長作簡短的講話,說明這次會議的意義;接着由楊石先、婁成后、李曙轩、湯玉璋等四位教授在會上分别作“植物刺激劑的化學研究”、“化學除  相似文献   

12.
我們教導同學不僅懂得科學理論,而且更重要的使同學能運用這些理論,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要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這是同志們都知道的。關於生物學的課程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呢?我認為一方面要加强課堂實驗,另一方面就要加强植物園的實習,通過實驗與實習使同學將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加以鞏固和深入,通過實習  相似文献   

13.
我們從1949年便開闢了教學用的植物園,根據四年來的經營管理過程與在教學上的應用,我們覺得在建立植物園、經營管理植物園與運用植物園上,往往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形式主義與教條主義。正由於這樣,往往使植物園不能充分發揮它在教學上應有的作用。现在願意根據我們四年來的工作體驗,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同志們參考。  相似文献   

14.
“中學生物教學大綱”是中等學校教師們迫切需要的指導性的文件。在今天每一個中學教師要求進步是一致的,要求提高教學完成教學任務也是一致的,過去在教學上是各搞各的,各有一套;今天在北京的中學教師們已經普遍展開了集體備課,互相討論研究,根據教學計劃來解决教材中的一些問題,彼此介紹參考資料;更重要的是決定教材內容的重點,以及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政治思想性。正因爲今天我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在學習中和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因此在編寫教學計劃,集體備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學教科書上有一講是“植物基本羣”,它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事實證明,生動的談話是植物教學最有效的方法。談話時教員先查明學生關於將要探討的題目中既有的概念,然後再系統的按邏辑顺序講授新的知識,教員吸引學生去实驗和觀察活的植物,指導實驗室的作業。學生在積極研究學習的對象的基礎上能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及總結,這樣學生能發展思考力,觀察力及認識活植物的興趣。本文的目的是給教員在講植物基本羣時如何組织教學過程的一個精簡指示,以使學生能自覺的理解該章中的學習內容。  相似文献   

16.
導言病理生理学是醫學的基礎理論科學之一,它的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病因學)、疾病發展過程和歸轉的規律(發病機制),即恢復健康(痊愈機制)和死亡的規律。簡言之,病理生理學就是患病機體的生理學。和其他醫學科學一樣,病理生理學是在生物学、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形態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正常生理學來說,病理生理學以生理和生化的方法研究患病時生理機能的變化;對主要以形態學方法來探討疾病發生機制的病理解剖學來說,它們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系,共同的為臨床實踐而服務。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自然科的教學中正確的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用些什么方式、方法,以進行得非常生動自然,給學生以高度的信服力,產生很大的教育效果的問題。這一直是我校自然組全體同志年來苦心探亲的問題。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老總結不出一套比較有系統的經驗出來。  相似文献   

18.
關於外傷性休克發生的機制,過去曾有許多學說,如神經源說、毒血症說及血漿喪失說等;但是單純用任何一種學說都不足以解釋機體內所發生的全部複雜過程。認為外傷性休克的發生和發展,是受着各種因素綜合制約的,其中神經因素居於首要地位。有一系列的實驗證明從傷區傳入的有害性神經衝動,有引起休克的作用,但所做的  相似文献   

19.
Galli-Mainini發表早期姙娠测驗可用雄蟾蜍排精的生物学方法進行後,由於該法的準確,簡便、很快就為各國医學界所普遍採用。我國全鈺珠、易鴻匹和張昌紹;李銘新;王菊華和易鴻匹;邱治民;燕淑昭、孫國珍,路文博和王曼;王榮光和徐慧中等亦先后在各地用蟾蜍或青蛙進行了實驗,效果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硬骨魚類的卵子因卵黄多,細胞質的黏性低,所以進行各種實驗比較困難,尤其是發育的初期,工作更不容易進行。因此我們對於魚類卵子的構造,比兩棲類和鳥類等卵子知道的少得多。當卵子初產生出來的時候,細胞質主要是分佈在卵黄的外面。卵子一接觸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