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百岁老人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访问来总结老人们的长寿经验,分析其导致长寿的因素,是探求防老途径之一。在先进的苏联,早已注意到调查长寿老人的问题了。1937年,(?)院士曾组织学者远征队到阿布哈茲地方去调查长寿老人,格鲁吉亚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科学院也都组织了长寿调查团,积累了许多资料。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个别长寿老人进行过调查,例如1907华(?)在“长生论”中介绍了106岁的罗宾诺夫人;(?)(1947)调查了英格兰,威尔士自1930—1945年共16年来已死亡的百岁老人数目。其他如(?)(1946),Dorr(1946)等都报告了类似的工作。国内近年来有黄河(1957),张克新(1957),冯进良(1958)等对个别长寿老人的访问报  相似文献   

2.
关于栗苇(升鸟)(Ixobrychus cinnamomeus)繁殖生态的研究,国内只有过零星的报道(寿振黄,1936;郑作新等,1959),资料较缺乏。我们于1972—1974年5—10月,在太原市西里解村汾河畔(海拔760米),对栗苇(升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1981年6—7月在代县西旺村滹沱河滩(海拔880米)又作了补充调查。现将资料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家畜寄生蠕虫,早时有Maxwell(1921)在永春进行人、畜肠道收集和Faust(1921,1929)等零星记载的一些种类。其后有陈心陶(1934),唐仲璋(1935,-1936),林绍文等(1936),严秀宜(1947)调查报告了家猫、猪、牛、羊等的寄生蠕虫。晚近在福州有严如柳(1959)对家鸭吸虫,材宇光(1959)对鹅鸭绦虫,汪溥钦(1959,1962)对牛、羊前后盘吸虫和家禽寄生线虫等各方面的专题报告,但多偏于某一地区和其一种类家畜寄生蠕虫研究,缺乏系统全面调查,不能反映全省的家畜寄生蠕虫的实际情况。我们于1959年  相似文献   

4.
犀类化石是第三纪及更新世地层中最常见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之一。我国关于第三纪及第四纪犀类方面的研究,开始很早(上世纪后期),积累的资料相当丰富;并有过一些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早第三纪的种类,过去发现的种类和材料极少。解放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虽然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但目前这些材料的研究大部分尚在进行中。 1959—1960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在云南宜良(前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认知情况及其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2010年3月-4月温州地区居民888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对甲流及其疫苗的认知程度平均得分为15.69分,处于中低水平,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在认知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走访的113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甲型H1N1信息上欠缺认识。调查对象中50.5%人群对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持质疑观望态度。调查对象中共115人已接种疫苗,13人出现不良反应,占11.3%。结论甲流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温州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了解欠缺,而且群众的信任度不高,因此仍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老年人的预防宣教。JP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了解,1964年吉安地区稻螟发生普遍,数量多而危害严重。从七年来的资料分析,1964年的第三、四代三化螟蛾,是七年来最多的一年。如当年第三代的发蛾量(3403只)比1958年(303只)多11倍,比1959年(556只)多6.12倍,比1960年(599只)多5.7倍,比1962午(177只)多19倍,比1963年(453只)多7.5倍。第四代的发蛾量:超过螟炎严重的1959年(9,582只),1964年吉安地区已有记载的各县,都在一万只以上,新干县多至72,168只。  相似文献   

7.
吴家荣 《昆虫学报》1974,(2):224-224
我国蠓的种类,据胡经甫(1956)以及瞿逢伊(1959)的统计已有106种,再加上陈亢川、蔡连来(1962),姚文炳(1964),俞宗9即(1965)的报告,大约已有112种;但就其已知的分布地区看,仅有东北、华北、内蒙古、台湾,以及四川、福建、广东(包括海南岛)、广西等地。作者十余年来在贵州采集蚊虫和进行药用动、植物的区系调查时,曾采集了一些蠓类标本,兹先就国内分布广泛、嗜吸人血的台湾蠛蠓的一些资料报道如下: (一)分布:在贵阳(太慈桥、湘雅村、八角岩、尤洞堡),印江(梵净山),石矸(花桥),铜仁(地区招待所),思南(城关乌江边),玉屏(城关,在其邻近的湖南省晃县河边亦发现),锦屏(茅坪),天柱(高壤)等县、市查见。均为贵州省第一次纪录。  相似文献   

8.
我国野象过去分布较广(北曾到过河南省),而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较多。目前仅残留于云南省南缘。1959年调查,西双版纳还有较少的数量存在,但近期(1976年)云南动物所报道,除西双版纳以外,在  相似文献   

9.
金丝猴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其分布仅限于岷山山系(四川的南坪、青川、平武、北川,甘南的武都、汶县、康县);邛崃山脉的汶川、宝兴、天全;秦岭南坡的佛坪、宁陕、周至、太白、洋县及武当山脉的房县和林区县。它的生态,曾有零星报导(郑永烈,1959、赵肯堂,1959、宋志明、罗志腾,1959、郑荣樑、冯永秀,1960)。 本文材料主要是我们1978、1979年在四川白河保护区收集的,有关陕西秦岭地区的资料,是1974年野外调查所得。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鸦科(Corvidae)鸟类的记载,先后有清栖辛保(1943,1958~1959),郑作新(1951,1976)、唐蟾珠(1962,1965)、王福麟(1965)、刘作模(1982)、刘焕金等(1982,1984)、冯敬义等(1983,1984)作过报道,1980~1984年,我们在山西省的主要山脉(中条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及五台山)和较大的河流(汾河、沁河、滹沱河和桑干河)地区开展鸟类调查研究,并在太原耕作区和关帝山森林区,进行了定位生态观察,现将鸦科鸟类的生态和生物学资料报道如下:一、鸦科鸟类名录计有7属(国内分布11个属)、11种(国内分布27种)(郑作新,1976)。据观察均为本地留鸟,其名…  相似文献   

11.
小蜜蜂(Apis floren Fab.)在国内尚无调查研究记载。解放后才发现此蜂在我国云南亦有分布。国外的研究报告较多,如Ramachandran(1937)、Singth(1947)、Rahman & Siwgh(1950)、Mutto。(1956)、Lindauer & Kerr(1960)、Thakar & Tonapi (1962)等。 1959—1962年间笔者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紫胶工作站),先后对云南的小蜜蜂进行了初步调  相似文献   

12.
图们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点鸟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在居民点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其生态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杜恒勤(1958、1959)、周昌乔等(1959)、钱国桢(1964)、郑光美(1965、1982),赵正阶(1981)等,对麻雀、家燕、金腰燕等居民点鸟类进行过大量种群生态学研究。居民点鸟类群落研究和数量统计,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南郊区雀科鸟类冬季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鸟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鸟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雀科(Fringillidae)鸟类与农、林业有较密切的关系,苏造文(1959)、刘焕金等(1984)曾有过报道,但通过定量分析反映群落特征的工作,仅有杨兴家(1983)在长自山北坡对鹀类夏季群落结构所进行的研究,而冬季群落方面的资料较为匮缺。鉴于此,我们于1982—1984年3个冬季,在太原市南郊区对雀科鸟类的群落生态作了初步研究。工作区的自然概况已有说明(刘焕金等,1982),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4.
1957(8-9月)、1959(6月)、1960(7—8月)和1961(1—2月)年,我们先后在二郎山地区进行鸟类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资料,现将工作所得,作一初步报告,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12周对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44例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脂情况分为两组,均加用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10 mg/d),观察用药的12周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降低(P0.01),且在血脂较高组降低的更明显(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10(IL-10)均升高(P0.01),血压、脉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在两组患者中均有下降(P0.05),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论基础血脂水平如何,都有应用调脂药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夏季(6月5—20日)笔者与合肥师范学院生物科包尚才等10位同学一起,对于合肥市肥西县的鼠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主要是访问、用板铗捕捉及在田间挖掘洞穴等。今把收集到的部分资料整理出来,提供大家参考,文中不妥之处希予指正。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北方狭口蛙的个体发育的研究,李汝祺曾在1934年发表过有关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Li Ju-Chi,1934)。1958年江先群与李汝祺(1958)又发表了有关鳃和肺的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随后在1959年林志春与李汝祺(1959)又做了食物对其消化系统发育影响的分析。在所有这些研究中,作者们一再指出,如果从形态、生理和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发育,任何器官的发生与变化都是有其适应的意义的。而作为把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材料,北方狭口蛙是相当适合的,因为它发育速度不仅快,而且它在发育上所需要的条件也很特殊(Li Ju-chi,1934)。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1954—1959年在宜宾、屏山、雷波、长宁、珙县、筠连、江安、古宋、(余友)永、泸州、乐山等县(市)进行了人畜害虫调查,兹将采集到的标本和累积的资料,整理记录于后,供作参考。 种类和重要性 一蛃(Simulium sp.)滋生于流动水中,1955年7月在雷波马湖地区发现很多吸吮牛血,也常叮人,而以溪旁流水附近最烈。当叮咬时并不感到疼痛,但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向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DN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等临床资料,了解年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50岁以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年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高达25%,明显低于50岁以上的患者(75%)。血糖、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等指标控制良好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明显好于控制不佳者(P<0.05)。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和不吸烟或戒烟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肾存活期和生存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关联性。方法:以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病史、检测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分析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结果:(1)本研究422人,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正常血压组,各组间UACR水平为:32.57(28.55-69.23),22.45(20.34-30.69),12.33(7.16-18.37)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UACR水平处于1、2、3、4分位者,控制混杂因素后,收缩压分别为:116.2mm Hg,127.5 mm Hg,134.7mm Hg,141.1mm Hg。舒张压分别为:70.3mm Hg,79.3mm Hg,85.3mm Hg,90.4mm Hg。结论:UACR水平升高与血压水平升高或高血压相关联,进一步关联性分析也表明随着UACR水平的增加,发生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的危险性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