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金针菇FV908菌株液体培养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秀荣 《生物技术》2001,11(6):23-25
通过单因子试验统计分析,优化筛选了适于金针菇(Flammulina velatipes)FV908的适宜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5.0%玉米粉,2.0%麸皮,0.1%KHOP4,0.05%MgSO4*7H2O,10μgVB1/100ml,50μgVB2/100ml;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的起始pH6.0~7.0,500ml摇瓶装量为150ml,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为120r/min,菌丝干收率4.1g/100ml.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液体发酵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探讨了白灵菇最适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玉米粉3.0%,酵母粉0.1%,黄豆粉2.0%,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摇瓶装液量80mL,接种量10%,起始pH为6.5,摇瓶转速160r/min。  相似文献   

3.
假交替单胞菌JIV-49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假交替单胞菌JIV-49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JIV-49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及主要的影响因子如初始pH值、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转速、摇瓶装液量等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培养基为:牛肉膏为2.5%、KBr为0.01%、盐浓度为6%;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96h、接种量为7%,摇床转速为180r/min,摇瓶装液量为75ml/500ml。结论:初步确定了JIV-49发酵的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抗真菌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FV908菌株液体培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单因子试验统计分析 ,优化筛选了适于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FV90 8的适宜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 ,结果表明 ,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 5 .0 % ,麸皮 2 .0 % ,KH2 PO4 0 .1% ,MgSO4 ·7H2 O 0 .0 5 % ,10 μgVB1/ 10 0mL ,5 0 μgVB2 / 10 0mL ;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为 :培养基的起始pH 6 .0~ 7.0 ,5 0 0mL摇瓶装量为15 0mL ,接种量为 10 % ,培养温度 2 5℃ ,摇床转速为 12 0r/min ,菌丝干收率 39g/L。  相似文献   

5.
刘晓艳  刘毅 《生物技术》2006,16(2):71-73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肯定,但还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价格昂贵,因此研制新型溶栓药物的需求迫切。方法:研究了根霉Rhizopus chinensisYY-15液体摇瓶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范围内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浓度3%(w/v),豆粕浓度5%(w/v),初始培养基pH5.0。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时间72h。优化条件下的摇瓶液体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98.31 U/ml。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等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结论: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有利于鸡腿菇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值6、接种量10%、温度26℃、250ml摇瓶装液量l00ml的条件下,鸡腿菇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鸡腿菇适宜发酵周期为144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1.98g/L。  相似文献   

7.
对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液体摇瓶培养的碳氮源、接种量、装液量以及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茶树菇液体培养的适宜条件。尝试将外源植物激素应用于茶树菇液体培养中,探讨其加快菌丝体繁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茶树菇液体发酵适宜的培养基为:马铃薯20%+小麦粉2%+酵母粉0.1%+MgSO_4 0.3%+KH_2PO_40.2%+VB_1 10 mg/L。培养条件以250 mL摇瓶装液量120 mL,接种量10 mL/100 mL,培养9 d终止发酵为宜。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的外源激素NAA,能显著提高菌丝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灵芝(GanodermaLucidum)液体发酵的适用温度、摇瓶装量、摇瓶转速、培养基初始pH、碳、氮源及其最适浓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的适用温度为25℃,摇瓶装量为100~120ml/500ml三角瓶,摇瓶转速为120~150rpm,培养基初始pH为45~50,适用碳,氮源分别是玉米粉,黄豆饼粉,其最适浓度分别为3%、2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碳源、氮源等对青霉(Penicillium)P-1液体发酵产植酸酶的影响。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发酵培养基最适pH 5,摇瓶装液量10%,接种量4%,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时间96 h,最高酶活性可达78 U/L。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温度等对深层发酵黑术耳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豆饼粉有利于黑木耳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5.3、接种量10%、种龄6d,温度28℃、250ml摇瓶装液量80ml的条件下,黑木耳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黑木耳适宜发酵周期为96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5.01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