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有效加速铁皮石斛试管苗的人工繁殖.方法: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在移植时期进行不同基质(有无伴生植被)、根长和营养液浓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最适宜的基质是1/3泥炭 1/3锯末 1/3珍珠岩,覆以苔藓类伴生植被可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组培苗根长在0.5~1.0 cm时是移植的最佳时期,移植半个月后施放1/2倍营养液为最好.结论:对铁皮石斛中药的GAP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葡萄胚挽救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与中国野生葡萄杂交的胚挽救苗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移栽时期、胚挽救苗质量、移栽方法及移栽基质对葡萄胚挽救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选择壮苗,先无菌条件下移栽到珍珠岩中进行培养室炼苗,再经温室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8%。初步探索出一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葡萄胚挽救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质种类、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花、重瓣型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稳定的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糠壳灰︰珍珠岩=1︰2︰1;适宜的光照强度为移栽后选用2层遮阴网,移栽成活率最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组培苗生长旺盛;将组培苗在室外炼苗处理7d再进行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4.
二色补血草试管苗生根及移栽基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二色补血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试管苗生根量及根长的影响,以及生根苗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试管苗在MS+NAA 1.0mg/L培养基中的平均根量最多,在MS+IBA 1.0mg/L培养基中平均根长最长;生根苗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生长最好。同时进行降低成本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品红试管苗移栽驯化期叶片的解剖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品红试管苗移栽驯化,同时研究了驯化过程中叶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品红在珍珠岩基质中成活率达98%,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表皮细胞增大,排列紧密;叶肉细胞间隙减小,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增加,主脉增厚,导管数目增加,保水,输水和抗逆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对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2组培生根苗的培养时间及炼苗时间、移栽驯化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前生根培养15 d、炼苗4 d成活率最高,达90.67%;移栽驯化最佳时间为10月份;移栽驯化基质以水藓泥炭+珍珠岩(4∶1)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棉花试管苗“出管”移栽经验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棉花再生植株移栽比较困难。有人~([1])用“水培法”作为试管苗“出管”到盆栽之间的过渡,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我们根据多年在移栽方面的经验,采用两次移栽方法移栽棉花试管苗,成活率在90%以上。在此作一交流与探讨,以供同行参考。1出管前的准备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或转基因细胞团经胚胎发生的再生小试管苗,长至5~6片叶子时,移入较大的培养瓶,放入人工气候箱中继续培养2~4周,培养温度由原来的28℃降为(24±1)℃。待根部有数条白色的新根长出,即可移入蛭石花盆中。2移入蛙石花盆(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叶天一  周鑫  黄艳  王晓红 《植物研究》2019,39(3):358-364
通过不同生根培养基、炼苗预处理、移栽基质以及叶面施肥等对金桂品种微繁苗炼苗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为目标品种的壮苗快繁提供炼苗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金桂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金桂微繁苗生根率和生根数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_3B_2C_3,即B_5基本培养基+2 mg·L-1NAA+0. 10 mg·L-16-BA,其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分别为:91. 11%、3. 83条/株。炼苗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_3B_2C_3,即以苗圃土∶珍珠岩∶腐殖土=2∶3∶7为炼苗基质,金桂微繁苗炼苗的成活率和苗木增长率分别达到82. 2%、42. 2%。  相似文献   

9.
观音莲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音莲的茎尖培养获得无菌试管苗,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和椰乳(CM)组合对芽增殖的影响,探讨了生长调节剂和多效唑(MET)组合对生根的影响,并对移栽基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观音莲增殖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CM 15%~20%;适合观音莲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MET 0.5 mg/L;最佳的移栽基质为珍珠岩,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普通塑判温室内进行试管苗移栽的试验结果,提出了用离体培养法结合常规栽培技术,及季节特点大规模无性繁殖草莓苗的生产程序。试管苗出现复叶(成年叶)是适合移栽的形态指标;硅石是试管苗良好的移栽基质。简要报道了试管苗的田间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测了接种后不同时期啤酒花(Humulus lupulus)试管苗和其移栽成活后以及实地二年生啤酒花生长过程中的叶绿素、还原糖、总糖、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活性变化.实验材料有经过继代后培养15 d的啤酒花无菌苗叶片(ZY1)和根系(ZG1)、继代后培养30 d的无菌苗叶片(ZY2)和根系(ZG2)、外部移栽15 d初步成活苗的叶片(WY1)和根系(WG1)、外部移栽50 d完全成活苗的叶片(WY2)和根系(WG2)、外部移栽100 d完全成活苗的叶片(WY3)和根系(WG3)、实地二年生的叶片(CKY)和根部(CKG).  相似文献   

12.
香椿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基内诱导生根、基外诱导生根及生根苗移栽等试验,研究了香椿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结果表明,基内诱导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生长素IBA,其次是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适宜的生根配方是在不含无机盐的培养基中附加1.0mg/L IAB。用NAA、IAB短时间处理无根苗基部,可使部分苗生根,但生根率偏低。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期为3月至7月初,以蛭石、河沙为基质效果较好。移载成活的关键是充分炼苗及良好的基质和适宜的时期,注意防虫并保温遮荫。  相似文献   

13.
1 植物名称 火炬姜 (Nicolaiaelatior)。2 材料类别 顶芽、侧芽。3 培养条件  ( 1 )诱导芽分化培养基 :MS + 6 BA 4mg·L- 1 (单位下同 ) ;( 2 )增殖培养基 :MS + 6 BA 2~ 3+NAA 0 .1 ;( 3)生根培养基 :MS。以上培养基均含 3%蔗糖、0 .5 8%卡拉胶 ,pH 5 .8。培养温度( 2 5± 2 )℃ ,光照度 2 0 0 0lx ,光照时间 1 0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诱导芽分化 将火炬姜嫩茎用小毛刷蘸洗衣粉液刷洗 ,在流水下冲洗干净 ,剥去外层叶鞘 ,切成3~ 4cm长的茎段。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 70 %酒精浸 30s,然后用 0 .1 %升汞溶液消毒 1 5…  相似文献   

14.
轻型屋顶绿化中景天属植物栽培基质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陶粒等为原料,进行不同配比的轻型屋顶绿化栽培基质配方研究,依据其理化性质,筛选出2种较适配方。以金叶佛甲草Sedum lineare ‘Aurea’等5种景天属植物为试材,对2种配比基质中扦插植株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以筛选适于景天属植物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除松塔景天S. nicaeense在2种栽培基质上生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4种景天属植物均在配比为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 2∶3∶1的基质(F3)中生长旺盛,覆盖迅速,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较大。因此,初步确定基质F3为适宜景天属植物生长的轻型屋顶绿化基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靛果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L1-8和L3-2在细沙混合土中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100%,90%,L2-5和L4-2在苔藓混合土中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98%;不同蓝靛果品种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状况也不同,其中,L1-8的最适基质是细沙混合土,L2-5和L4-2的最适基质是苔藓混合土,在最适基质上,组培苗的株高、叶面积、根数、鲜重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而L3-2在珍珠岩混合土、苔藓混合土和细沙混合土中的各项生长相差不大。综合表明,细沙混合土和苔藓混合土较适宜蓝靛果组培苗移栽。  相似文献   

16.
郑云凤  张晓曼  刘晓 《植物学报》2018,53(5):686-692
以红宝石球花报春(Primula denticulata)无菌苗腋芽为外植体, 通过对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技术进行研究, 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建立了红宝石球花报春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适宜红宝石球花报春腋芽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1 mg·L-1 NAA+0.1 mg·L-1 6-BA, 诱导率达73.33%; 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1 mg·L-1 NAA+0.5 mg·L-1 6-BA, 增殖率达85.19%;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1 NAA, 生根率达95.59%; 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 (v/v)的混合基质, 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  相似文献   

17.
按体积比5∶5、6∶4、7∶3和8∶2分别将泥炭与珍珠岩、谷壳、树皮粉和香菇废料混合制成1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组成和配比对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C.B.Shang)和闽楠[P.bournei (Hemsl.) Yang]容器苗生长状况(包括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冠比4个指标)以及根系发育状况(包括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基质组成看,使用泥炭-珍珠岩、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3类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泥炭-香菇废料基质,表明前3种基质组成更有利于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从基质配比看,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70%时,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最大;而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50%时,其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大;但基质中泥炭比例对容器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除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外,基质组成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泥炭-谷壳或泥炭-树皮粉基质,按体积比7∶3配制,适用于浙江楠容器苗的培育;按体积比8∶2配制,适用于闽楠容器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桔梗容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桔梗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设置T1(100%营养土)、T2(营养土∶泥炭=1∶1)、T3(营养土∶珍珠岩∶泥炭=1∶1∶1)、T4(泥炭∶蛭石∶珍珠岩=2∶1∶1)4种不同配比的组合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处理下桔梗容器苗生长指标及生理参数的变化,并借助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下桔梗幼苗的培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栽培基质不同对桔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T3和T4处理下桔梗幼苗的生长量显著高于T1、T2处理,表现为幼苗生长健壮、根系生物量较大;不同处理之间叶长的差异不显著,但叶片宽及叶面积差异显著;基质不同对桔梗的花朵数、花直径、裂片长、裂片宽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T2处理下花朵数、花直径显著高于T1、T3(P<0.05);T4处理下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苦参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用MS、White和改良MS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玉米素(ZT)、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进行苦参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苦参种子萌发的幼苗为外植体效果较好。3种基本培养基对诱导芽增殖效果差异不显著;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加入6-BA、2-ip和ZT诱导芽增殖,但3种细胞分裂素之间差异不显著。培养基中含2 mg/L 6-BA(或ZT或2ip)增殖效果最好,其次是3mg/L的细胞分裂素;以改良MS 2 mg/L 6-BA是苦参较好的增殖培养基;组培苗在1/2 MS 1.5 mg/L IBA培养基上根诱导效果最好(98%),移栽到珍珠岩 蛭石基质(1∶1)中成活率最高(96%)。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组培苗生根质量不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该研究以樟叶越桔继代苗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从激素类型及浓度、培养基类型和蔗糖质量浓度对其生根的适宜条件进行筛选,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樟叶越桔移栽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类型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对樟叶越桔生根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蔗糖质量浓度;最适合樟叶越桔生根的激素及浓度为IBA2.0 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为1/4MS、蔗糖质量浓度为15 g·L~(-1),樟叶越桔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2.0 mg·L~(-1)+活性炭0.1 g·L~(-1)+蔗糖15 g·L~(-1),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每株7.67条;根系呈辐射状、基部无愈伤组织,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樟叶越桔组培苗移栽时以全腐殖土基质为佳,成活率为83.7%,植株叶片舒展,生长状况良好。该研究建立的优化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樟叶越桔组培生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解决了后期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为优良的樟叶越桔植株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