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出台相应政策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但是由于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密度加大,养殖动物病害发病的风险提高,急需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饲用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发的深入,现代生物技术在提升微生态制剂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CR、核酸分子杂交、基因工程以及组学等技术已应用于微生物菌种鉴定、基因改良、作用机理等研究中。本文对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饲用微生态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调节水产动物营养保健和微生态平衡,减少抗生素使用,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对保障高效种养殖、食品安全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饲用微生态制剂应用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仍面临着难点和挑战。本文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及饲用益生菌在鱼、虾及海参养殖中的应用,基于优良益生菌选育、培养条件优化及混合菌株发酵与制剂应用等生物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近年来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微生态制剂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健康养殖发展的需求,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有益菌在提高人和动物营养和防病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关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防治理论也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别在营养特性、免疫特性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虽然,微生态制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还阐明了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施用原则,最后就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考察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方法:将实验室研制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以不同的投放量加入各实验养殖池塘中,根据各池中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池比较。结果:施放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各实验池均比未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对照池溶氧含量明显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明显降低;复合微生态制剂MCB的投放周期为10d左右,最佳投放量为9mg/L。结论:每10d左右,施放9mg/L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可对水产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和刺参幼参的生长代谢进行分析。方法在水温(16±1)℃的循环养殖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结果30d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养殖系统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延长循环养殖系统的自净周期。其中“EM菌剂”在控制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复合微生态制剂“海微净水剂”和“hEM菌剂”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化学耗氧量等方面效果较单一微生态制剂“EM菌剂”效果好,并且刺参的生理活动也较强。此外“NEM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海水养殖池塘中投放以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为主的一种自主研发的微生态制剂对池塘养殖生物、微生物菌相、浮游生物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实验期间,每隔15d于试验池塘中泼洒微生态制剂一次,每月末取样测量水体和底泥中异养菌和弧菌密度、浮游生物种类和密度,实验结束时测量养殖生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结果]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试验组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和体重增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3%和1 400%,试验组三疣梭子蟹的存活率和体重增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和37.5%;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海水池塘的异养菌总数,从而抑制致病性弧菌的数量,试验组池水和底泥的异养菌平均密度在整个养殖期较对照组提高了58.5%和51.3%,而试验组水体中致病菌——弧菌的数量在整个养殖期较对照组降低了39.7%;微生态制剂使绿藻门和硅藻门的藻类密度明显增加,对蓝藻和甲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池塘中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某些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是指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益生菌与中药联合发酵,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畜禽免疫功能、保护畜禽健康的一种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文中通过调研近几年关于益生菌及中药微生态制剂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了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产生背景及菌种特点,并重点阐述了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与建议,以期为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有 :净化水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抑制病原微生物 ,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为饲料添加剂 ,促进养殖生物生长 ;常用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常用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优质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性高、无致病性、毒副作用小和生物功能齐全的特点,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类物质,其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及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可改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利于动物生产优质产品。详细论述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和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的作用机制以及国内外关于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对喀斯特地区健康养殖的应用潜力,从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林麝肠道分离的3株乳酸菌研制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选择、昆明小鼠安全性试验、活菌数的监测和林麝的应用。结果显示:作为最优配比的复合微生态制剂C(S2∶S3∶MRS2-2=1∶1∶2),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引起小白鼠机体的不良反应;在14 d时,储存温度为-20℃下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降至1.43E+08 CFU/m L;用复合微生态制剂C治疗林麝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昆明小鼠,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组肠道乳酸菌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感染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林麝,治愈率为50%。本试验首次研制了一种林麝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提高林麝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细菌是维持养殖水体稳定的重要类群,可以反映出水质情况,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可以去除有害物质的生物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了解微生态制剂在投入养殖海水后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探讨不同季节的水质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RNA V3、V4区进行扩增,分析冬、春、夏3个季节下使用完商品型菌剂后,养殖海水中细菌群落分布规律及其多样性,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不同季节的水质指标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养殖海水中细菌多样性丰富,3个季节主要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Tenacibaculum(38.28%),卓贝尔氏菌属(Zobellella,30.78%)、盐单胞菌属(Halomonas,13.55%)为冬季优势属;Glycocaulis(34.00%)、盐单胞菌属(11.36%)、Planktosalinus(9.67%)为春季优势属;Pseudofulvimonas(28.94%)、Zobellella(17.51%)、Planktosalinus(15.86%)、海杆菌属(Marinobacter,12.30%)为夏季优势属,不同时期细菌属水平发生显著变化。RDA分析表明,不同时期水质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影响不同,温度、盐度、pH、溶解氧与3个季节中10个优势属的丰度有显著相关性,冬季和春季优势属主要与盐度和溶解氧呈正相关,夏季优势属主要与温度和p H呈显著正相关。微生态制剂在净化养殖水体方面有很大优势,其在不同季节中应用虽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一定变化,但整体都发挥出各自的调控能力,该研究为以后养殖海水治理和微生态制剂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球磨法制备枸杞多糖纳米粒,并将其与双歧杆菌、结肠粘附材料按一定比例装填入结肠靶向胶囊中,制备成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苯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多糖含量,平板活菌计数法检测制剂中活菌数量。结果球磨法制备的枸杞多糖纳米粒成类球形,表面圆整,无粘连,80%粒径集中在464nm;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符合2010版药典对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结论按本法制备的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安全可靠,其质量符合2010版药典对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背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环境日趋恶化,养殖动物病害频发,而水产益生菌因其环境友好、安全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目的】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底泥分离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体外生物学特性及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以期扩充微生态制剂的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微生物鉴定系统表型测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鉴定分类;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体外生物学特性;采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NO2--N)含量,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NH3-N)含量,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结果】通过表型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底泥中筛选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H1。体外生物特性研究表明,菌株WH1比模式菌具有更强的耐高温、耐人工胃液、耐胆盐、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能力,而且对欧洲食品安全局规定的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芽孢杆菌必检的8种抗生素敏感,符合水产益生菌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体外评价标准。此外,水质净化研究表明菌株WH1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NO2--N、NH3-N含量及COD值(P<0.05)。【结论】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WH1可用作水质调控剂,同时具有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体外生物学特性优势,有效扩充了微生态制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及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应用新型添加剂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4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实验期为40 d。对照组Ⅰ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Ⅱ、Ⅲ、Ⅳ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0.5%的微生态制剂。测定日增重、饲料报酬、发病率、死亡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T淋巴细胞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Ⅱ、Ⅲ、Ⅳ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I提高了10.6%(P〈0.05)、23.967%、27.0%(P〈0.01),饲料报酬分别提高了6.8%、14.3%、15.1%,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2.5%、18.7%、18.7%,死亡率分别降低了12.5%、12.5%、18.7%,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1.5%(P〈0.05)、29.5%、34.4%(P〈0.01),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2.3%、15.9%、17.9%,T淋巴细胞阳性率分别提高了17.7%(P〈0.05)、26.9%、28.4%(P〈0.01)。结论在断奶应激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仔兔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光合微生态菌剂对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光合微生态菌剂可提高种子萌芽率,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和生长,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稀释50倍的菌剂可有效控制蔬菜苗期立枯病和恶苗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筛选并鉴定出可以抗真菌且益生特性优良的乳杆菌菌株,为研制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经典的微生物方法,将健康人体阴道内乳杆菌分离出来;利用发酵工程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理学方法,将分离出的乳杆菌中益生特性优良且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菌株筛选出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筛选出的优良乳杆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1株产酸性能优良,产过氧化氢,具有较强黏附能力,且能够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乳杆菌菌株,此菌株经鉴定为Lactobacillus crispatus。结论 本实验从健康人体阴道内分离、筛选并鉴定出的1株可抗真菌性能优良乳杆菌菌株SQ004,具有制备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微生态制剂主要菌株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