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并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争夺的新领域,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安全管理,离不开法律法规等制度的规范。《生物安全法》的出台完善了中国的法律、法规等管理制度,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首先阐述了《生物安全法》的立法意义,介绍了《生物安全法》的层级地位及立法进程;然后,在《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简要分析了生物遗传资源的定义及其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国内外生物遗传资源安全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生物安全法》的出台对完善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从法律框架、法律法规内容和科学技术层面提出如何更好地推进与落实《生物安全法》出台后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不同医院的手术安全核查管理情况,以期建立手术安全核查标准作业流程。方法 以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协作网北京组成员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工作流程。结果 填写问卷的10家医院手术安全核查的工作流程不同,70%的医院核查督导结果未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对于日常监管困难等管理不足表示认同。结论 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的标准操作流程, 日常监管困难等,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在2013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手术室手术间的利用情况、首台手术开始时间的调研,对医院目前实施围手术期流程化进阶管理需求因素的论述以及对手术室管理、科室间协调等需要解决的关健性问题的分析,以期对医院围手术期流程的运行情况不断给予改进和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4.
??????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参与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全院24个科室321名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的态度、知晓及执行情况。结果 85.9%的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持积极态度,但10.3%的人员不知道医院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近一半的人员不知道报告程序,不良事件发现率仅为31.5%,报告率为13.4%。医务人员的个人认知、医院安全文化氛围、报告系统设计是影响医务人员参与报告的重要因素。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认知程度,强化不良事件报告责任,发挥管理者的重要作用,构建医院公正的安全文化,进而提高医务人员参与不良事件报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患者参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研究现状,即综述了患者参与在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的认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临床患者身份核对、术后护理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评价患者参与的方式、内容及效果评价指标,进而提出促进患者参与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麻醉安全性在增加,但围术期仍存有诸多挑战。“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医疗模式 新策略的提出,期望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麻醉医师应该主动迎接时代挑战,承担起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通过调整专业定位、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建设,来构建起围术期手术麻醉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个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文化和患者安全的模型---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及该模型的设计理念、具体实施方法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对我国的患者安全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节点控制理念,对围手术期患者高危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从患者手术申请至术后回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等8个影响手术质量与安全的关键节点,运用信息化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节点控制和流程管控,实现手术全程流程化、可控化安全监管和无缝对接,从而确保医疗核心制度的规范执行,降低围手术期差错发生率、提高手术运行效率,实现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和探讨三级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认知情况,为保障患者安全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58名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维度最高分为科室内团队合作(4.12±0.36),积极反应率86.28%,维度沟通的公开性积极反应率最低,仅为36.28%。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在安全文化认知方面仍有待加强,人员配置及事故报告是构建安全文化的主要障碍,医疗机构应从系统角度出发,建立非惩罚性的事故报告制度,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华  蔡永立 《生态学报》2010,30(13):3654-3664
结合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由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5个子系统71个参数构成的上海崇明岛区域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变量"净GDP"为参考依据,通过情景仿真进行生态安全趋势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生态安全的指标阈值;通过系统模拟对阈值进行验证,认为阈值在反映系统动态发展趋势上,是一定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安全的特征参照系。这一尝试克服了目前生态安全指标阈值的研究中以参照法为主的静态性缺憾。将确定的阈值应用于崇明岛生态安全的评价和因子分析中,发现由于崇明岛生态岛的定位和生态保障措施的实施,近几年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呈现逐步提高的特点,但目前(2007年)得分为0.523,仍处于中等水平;并以阈值为标准的因子检验发现各主要安全因子差异较大,主要的制约因子主要体现为环境治污水平和能源利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茅志娟 《蛇志》2010,22(3):303-304
随着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广泛开展,对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等疾病实施手术治疗的技术已成熟和安全。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30例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生物组织直接进行切割、止血或烧灼的一种高频大功率电气设备,故其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由于高频电刀用于医疗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出血、减轻病员痛苦等等,因此几乎可应用到各种大、中、小外科手术中。目前在内窥镜、腹腔镜、微创等特殊手术也普遍应用。但是,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除了一般的高频灼伤,还可能造成电击,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不仅患者痛苦,也会引发医疗纠纷。这就要求高频电刀的设计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和BG9706.4,医用电气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同时要求使用者必须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方法去操作,一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每年有850万以上的人参加献血,从1986年11月1日起,对全体献血者献血时的血液进行ATL(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AIDS(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艾滋病)筛选检查,1986年度国库支付了3.3亿日元。目前正在实施的情况表明,1987年国库将需支出约8亿日元。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水资源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全明  王浩  赵先进 《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47-13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水地区水资源的安全问题亦将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出发.在深入研究区域水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贵州省的工程性缺水、水资源浪费、制度障碍等水资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并发症、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和改进围术期安全质量管理对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可能引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元性分析和多元性回归分析,并对实施新的管理制度和改进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作对照分析。结果 单元性与多元性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吸烟史、麻醉风险评估≥2级、切口类型≥Ⅱ和手术时间>3 h与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有显著相关性(P在0.000~0.019以内),而且均为诱发的高危因素(OR在2.860~9.710以内)。改进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下降1.40% ( P=0.002)、1.30%( P=0.000)、1.62%(P=0.000),实施手术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手术死亡率降低了0.16%(P=0.002)。结论 加强和改进围术期安全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对持续改进手术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浦东新区实施深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前后,公立医院病人安全文化的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版医疗机构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量表,分别于2013和2015年对浦东新区7所公立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2013年相比,2015年浦东新区公立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总体负向应答率下降6.04个百分点,各医院分别有2.36~7.50个百分点的降低;值得关注的是,在控制医院员工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和医院随机效应后,“害怕受羞辱”、“害怕受责备与惩罚”和“提供安全医疗保健”维度的负向应答率分别降低11.09、9.43和8.77个百分点。结论 浦东新区实施深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后,病人安全文化状况显著改善,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病人安全及病人安全文化的概念,系统地比较和分析病人安全文化测量工具的特点,为研究者正确选择测量工具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测量工具的测量维度和性能特点。结果 8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维度变异较大,但多涉及领导者对于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科室对病人安全的政策、团队的沟通交流和不良事件报告等方面,研究工具性能指标也各有不同。结论 目前关于病人安全文化的测量工具在测量维度和测量对象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者应根据自身的研究情况并结合相应的工具特点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过加强卫生监督推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方法 抽取上海市长宁区内二甲以上综合医院运转病历,从住院病历基本书写项目,有创操作记录、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病危(重)等告知,手术病历相关内容,医疗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督查评估。结果 抽查病历124份,手术病历涉及普外科等4个专业;涵盖“有创操作、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病危(重)告知”等项目的病历涉及心内科等5个专业,均存在问题。结论 对易发生问题的专业进行广覆盖、常态化的医疗安全监管是促使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绩效质量考核在专科性传染病医院的效果。方法:自2011年来,我院积极开展绩效考核制度:组建质量绩效考核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制度。结果:自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来,我院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医护人员个人服务水平、业务实施能力均得到了稳步提升。结论: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医院整体水平提高,专科性传染病医院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转运安全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5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转运风险管理经验。结果 25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经实施转运安全管理策略后,缩短了转运时间,减少了转运途中严重不良事件,最终实现安全转运。结论通过对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以及转运后规范的交接制度,控制了医疗风险,防范和减少了医疗纠纷,使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服务,达到持续维持患者手术安全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