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银环蛇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别名白节蛇,寸白蛇,白节花,银宝印,手巾蛇,过基甲,团箕夹,雨伞蛇。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云南、浙江、贵州、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是一种常见的毒蛇(见图1)。  相似文献   

2.
中国蛇伤防治学术标准化的里程碑《中国毒蛇学》暨毒蛇咬伤诊断及标准述评中国蛇协蛇伤防治学组钟吉富,喻文球,罗学宏,李日初,周群中华民族是人类研究蛇、防治蛇害和开发利用蛇资源的先驱。蛇与人类自古以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人们对蛇的寄望,已从神话转向科...  相似文献   

3.
舒普荣 《蛇志》1989,1(3):20-21
蛇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是邪恶的代表。因为毒蛇伤人,受伤者十有八九丧生、致残。在民间流传“蛇精”的神话故事中,被涂上迷信的色彩添枝加叶地将蛇描绘成是能呼风唤雨、残害百姓的妖魔鬼怪,其形象十分可憎、可恶,令人谈蛇色变,望而生畏。夏秋季节,南方农村毒蛇伤人的事故常有发生,实为农民一害。近几年来蛇伤防治知识的普及,蛇伤死亡率,致残率有所下降,而蛇的经济价值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蛇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蛇类资源在自然资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展示了它的光明前景。一、蛇的药用众所周知,蛇全身都是药。我国以蛇入药,历史悠久,近50年来,国内外以蛇为原料加工制药非常时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0,(3):F0004-F0004
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巨型毒蛇,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蛇种,该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价值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该蛇极其罕见珍贵,黑市价格从每条数百元暴涨至百万元,因此,有蛇中“大熊猫”之称的莽山烙铁头蛇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莽山烙铁头蛇采取抢救性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毒蛇的人工养殖与蛇毒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雨 《蛇志》2004,16(1):77-78
蛇类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人们对蛇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谓之"谈蛇色变".过去一旦被毒蛇咬伤不但痛苦难忍,甚至无法治疗而终身致残或死亡.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毒蛇咬伤,而且还养殖毒蛇和利用毒蛇,认识到蛇全身都是宝,可广为利用.特别是从蛇毒中分离提纯的蛋白酶,是医药和生化研究的原料,现对毒蛇的养殖以及取毒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蛇与生态平衡莫克三百万年前,人类祖先诞生那天起,便遭到毒蛇的威胁袭击,丧生的人不知凡几。直到今天,全世界每年仍被蛇伤的多达40万,身亡的则有3.4万之众。人们谈蛇变色,把毒蛇与洪水猛兽并称,“见蛇不打三分罪,则成了人类世代一脉相承的传统观念。但凡事要...  相似文献   

7.
毒蛇咬人造成蛇伤,轻则中毒,重者死亡。毒蛇有害,人人皆知,故已形成见蛇就打的习惯。实际上,毒蛇只占蛇类的一小部分,全世界约有2,500种蛇,毒蛇仅占1/5左右。许多种蛇吃各种害虫、害兽;其肉可食;肉、胆、蛇蜕、蛇酒能入药治病;皮可制琴膜等。所以,只应消灭那些对人畜造成危害的毒蛇。正确区别毒蛇与无毒蛇,可以帮助我们认准毒蛇,加以消灭或防避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8.
舒普荣  朱珍菊 《蛇志》1991,3(3):14-15
蛇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之一。远古原始时代人类在蛇类栖息的环境中,过着“草居”生活,与蛇类接触频繁,深受蛇害。《说文解字》中所记“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曰:无它乎?”。那时,古人草居露宿,苦于蛇患,互相问候时,问及“无蛇么?”人类出于生存自卫的本能,被毒蛇咬伤后,偶而拔某种草擦之,而获及免予死难的结果。在长期与毒蛇作斗争的实践中,发现多种草木的根皮、叶有抵御蛇毒的功能,这就是草药治蛇  相似文献   

9.
据柏林出版的大型画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设”1952年11—12月号载,德国(Dessan)血清厂拥有一个养蛇场,其中有80条沙毒蛇,10条普通毒蛇,一条响尾蛇和一条眼镜蛇。它们都是欧洲、北美和非洲最毒的蛇,人被咬了就会死的。这个机关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改变了毒蛇可怖的毒液,成为医学上治疗许多疾病的必需用品。例如沙毒蛇的毒液可以治风湿症和坐骨神经痛,响尾蛇的毒液可以治癫癇症,眼镜蛇的毒液可以治关节炎和神经炎。(Derssan)养蛇场每月约产五克毒蛇的毒液。将乾的毒液冲淡了1000倍以后才能应用于医药上。“挤液”的过程也是危险的。每月可挤三次,要赤手进行,需要很高的技巧,因为蛇的头非常脆弱,容易受伤,进行时使蛇躺在一块玻璃板上,头小心的靠着玻璃,并且握住蛇的颈部。当蛇的嘴张开时,即置容器于两颚之间,因此毒液就由齿内流到玻璃上来。这种工作是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对爬行动物很感兴趣。(苏秋鹏节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蛇类目前已知有173种,其中48种是毒蛇。毒蛇常伤害人畜,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被毒蛇咬死者有数万人。因此,往往把蛇类归于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但亦应看到蛇对人类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大气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而且炎热的气候持续时问延长,促使蛇的活动增加,原来罕见的郊区地带也有蛇类频繁地出现;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着装少,这些因素导致近年北京蛇咬伤患者增加。另外,由于人们膳食结构中对毒蛇肉的青睐,在捕蛇、贩蛇、养蛇、杀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蛇类目前已知有173种,其中毒蛇48种。有10种毒蛇为后沟牙毒蛇,其毒性弱,且毒牙不易咬到人体,实际上无危害。海蛇在我国已知有15种,生活于海水中,毒性虽强,但人们接触机会少。其它23种陆生毒蛇,有很大一部分种类其分布范围狭窄或数量少而罕见。所以,对于人们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只有10种左右,如:蝮蛇、眼镜蛇、竹叶青、尖吻蝮、银环蛇等。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蝮蛇除了青藏高及北纬25度左右以南地区尚无报道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余几种主要毒蛇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我国民间对于蛇伤防治工作已有很多经验。解放以后,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蛇伤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所收治住院的1898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口服祁门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并结合抗蛇毒血清等西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1898例均治愈或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口服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结合西医支持疗法,可提高蛇伤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毒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在蛇多地区被迫跳伞飞行员的安全,我们与中国蛇协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医学院蛇伤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研制“蛇伤自救盒”,供人们被毒蛇咬伤后及时自救使用。要确定自救的简单和有效性,我们对青龙蛇药、南通蛇药、云南蛇药、梧州蛇药、湛江蛇药、青龙浸膏及高锰酸钾等分别对眼镜蛇毒、五步蛇毒、银环蛇毒进行小白鼠抗中毒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口服青龙蛇药具有用量少、疗效高、广谱抗蛇毒较好而优于其它蛇药,结合临床治疗总结认为青龙蛇药作为“蛇伤自救盒”的备选药合适。 1%高锰酸钾于蛇毒中毒后5分钟在中毒注射处皮下注入,剂量与蛇毒液等体积,结果对三种蛇毒中毒的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高锰酸钾性能稳定,耐贮存,易溶于水;是一  相似文献   

15.
荀建宁  卢惠萍 《蛇志》1996,8(1):21-21
蛇伤治疗与急救专题讲座荀建宁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卢惠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第二讲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第三节:从蛇的外观形态及毒牙毒腺来鉴别怎样才能鉴别毒蛇和无毒蛇呢?首先我们可从蛇的外观形态来鉴别,如蛇的头部、尾巴、斑纹、色泽、...  相似文献   

16.
尽管“蛇中巨人”的称号毫无争议地为蟒蛇所夺,但毒蛇中“天字第一号”的大模子仍为眼镜王蛇。此蛇破壳而出的“婴儿”,身长就半米有余。及至成年,身长可达3—4米;最长者竟可达到5.5米,重20公斤。对眼镜王蛇,一般捕蛇的行家也难免“谈蛇色变”。曾有过这么一回事:1972年,有一人在浙江南部龙泉隆宫的山路上行进,  相似文献   

17.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情变化迅速,致残致死率高,因此做好蛇伤病人早期救治显得十分必要。而院前急救是蛇伤治疗前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对毒蛇咬伤的预后影响较大。有资料表明,毒蛇咬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是由  相似文献   

18.
陈远辉 《蛇志》2002,14(4):64-65
我们从 1 983年至 2 0 0 1年在对莽山蛇类资源调查时发现 ,莽山现有毒蛇资源 3科 1 7属 2 0种(含无毒牙类毒蛇 6种 ) ,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主要致伤蛇种有 8种。符合赵尔宓院士关于中国毒蛇咬伤有关医学地理区划中的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之间的毒蛇种 [2 ] ,蛇伤发病率也符合赵尔宓院士有关毒蛇咬伤危害区划中的严重蛇害区。现报告如下。1 莽山的毒蛇种类  莽山地区有蛇类资源 4科 2 7属 5 0种 [1] ,其中毒蛇分隶 3科 1 7属 2 0种 (含无毒牙类毒蛇 5属 6种 ) ,分别是蝰科中的白头蝰、尖吻蝮、蝮蛇、原矛头蝮、竹叶青、山…  相似文献   

19.
蛇,作为“电影演员”则是银幕上的常客。国内、国外的影片中,屡见不鲜。我国影片中,以蛇为“第一主角”、左右全片情节的,当首推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白蛇传》。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就拍摄过彩色戏曲故事片《白蛇传》。此片由田汉编剧、傅超武导演。剧中人白蛇由李炳淑饰演,青蛇由方小亚饰演。于当年11月25日完成,向国内外发行。故事说,在峨嵋山修炼了千余年的白蛇、青蛇,由于羡慕人间的美好生活,双双化成美女白素贞与小青,来到了西子湖畔。她俩巧遇扫墓归来的潇洒青年许仙(陆柏平饰)。之后以  相似文献   

20.
康树桂  舒普荣 《蛇志》1990,2(4):30-31
蛇伤自救盒是飞行员亚热带、热带丛林跳伞生存携带的救生装备物品,也可供其他野外工作者用于毒蛇咬伤后自救,我们同江西鹰潭蛇伤防治研究所等单位,经过二年多的实验研究,设计—种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能长期保存、高效的“蛇伤自救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