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蜜蜂害螨,是一类比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危害性更大的寄生虫,近几年关于小蜂螨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小蜂螨的分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与传播、诊断与防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小蜂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小蜂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蜜蜂害螨,是一类比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危害性更大的寄生虫,近几年关于小蜂螨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小蜂螨的分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与传播、诊断与防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小蜂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蜂螨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蜜蜂害螨,是一种比大蜂螨更具危害性的寄生螨。研究明确梅氏热厉螨Tropilaelaps mercedesae在我国的时空分布规律,对小蜂螨的快速监测和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有助于减少其对蜂产业造成的损失。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分别基于马氏距离和欧氏距离逐月计算目标区域与小蜂螨暴发区域间的气候相似距,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小蜂螨在中国的适生性。结果表明:马氏距离较欧氏距离更优。小蜂螨在我国的适生性存在季节、地域性差异。在季节上,小蜂螨从春季至冬季的适生性先增强后减弱,秋季的适生性最强。在地域上,小蜂螨在南方地区的适生性高于北方地区,在东部地区的适生性高于西部地区,其中华南地区的适生性最高,东北地区的适生性最低。最后,通过优化最小平方误差的策略获取阈值和临界值,并根据适生性区域划分标准,基于GIS软件逐月绘制了小蜂螨的适生分布图谱。  相似文献   

4.
中国细须螨属新种记述(蜱螨目:细须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须螨属Tenuipalpus Donnadieu隶属于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根据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该科共分14个属,细须螨属为该科的第二大属。Mitrofanov(1973)对细须螨科的分类系统作了较大的改变,共分该科为33属,其中细须螨属被提升为细须螨族Tenuipalpini,下设7个属。本文目前采用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 细须螨属的种类体型微小,足体宽阔而末体狭窄,多数种类末体后端具1对鞭状长毛。植食性。分布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近几年巳经应用于防治蜜蜂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且有良好的杀螨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敌百虫对大蜂螨的有效浓度范围,以便控制和利用最低有效浓度,减轻或避免防治大蜂螨时伤害蜜蜂,我们进行了敌百虫对大蜂螨的毒力测定。 供试敌百虫系上海红旗制药厂制(纯度95%),处理分6000、7000、8000、9000、10000倍5个不同浓度水溶液,并以清水作对照。供拭大蜂螨是直接从蜂子房内捕捉的成熟雌性螨。喷药时放在培养器皿内(直径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真扇毛螨属6个种,其中包括1新种缺毛真扇毛螨Eucheyletia omissa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比氏真扇毛螨Eucheyletia bishoppi Baker,1949;并列出了中国真扇毛螨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范疫病传入,保护国内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根据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境蜜蜂所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物和敌害等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蜂群崩溃失调病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武氏蜂盾螨Ac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蚤蝇Apocephalus borealis和蜂巢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Aethina tumida Murray,SHB)等8种病虫害能给国内蜜蜂带来一定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能为制定相应的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八角茴香精油防治蜂螨的蜂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蜂群中测定了八角茴香精油对西方蜜蜂大蜂螨和小蜂螨的杀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八角茴香精油一个疗程后,大蜂螨的巢房寄生率由用药前的7.17%下降到1.93%,蜂体寄生率由用药前的4.13%下降到了1%,与氟氯苯氰菊酯组差异不显著;小蜂螨巢房寄生率由用药前的7.65%下降到3.4%,与升华硫组差异不显著;且八角茴香精油不会引起蜂群群势下降。可见,八角茴香精油在防治蜜蜂大、小蜂螨的应用上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报道列胞螨科Aceosejidae Baker et Wharton,1952毛绥螨属Lasioseius Berlese,1916一新种,即青海毛缓螨Lasioseius qinghaiensis sp.von.。  相似文献   

10.
小蜂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蜂螨,是亚洲地区蜜蜂重要的经济害螨之一。小蜂螨以吸食蜜蜂封盖子的血淋巴为生,能导致大量封盖幼虫和蛹变形或死亡,勉强出房的工蜂也出现体型畸形,致使蜂群的生产力严重下降,直接影响蜂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小蜂螨的分类分布、繁殖生物学、流行病学及行为学、危害防治及其蜂螨、蜜蜂与病毒直接的关系等展开阐述。旨在有助于将来更深入的探索小蜂螨,对今后小蜂螨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苔螨属记要附四新种及一新纪录(蜱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芙 《昆虫学报》1985,(3):330-340
苔螨属Bryobia是叶螨科中一个古老的属。自从Koch(1836)建属以来,该属共记述种类百余种,但其中很多种类存在混淆,直到本世纪50—70年代,一些学者使用幼螨的形态及足Ⅲ、Ⅳ跗节双毛等形态特征才澄清了一些种类。目前在分类学上已确立的种类达60余种。苔螨属的分类地位目前尚未统一,Reck(1959)和Livshits(1964)确立该属为苔螨科Bryobiidae的模式属;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应属于叶螨科Tetranychidae中的苔螨亚科Bryobiinae(Wainstein,1960;Tuttle et Baker,1968)。中国的苔螨属已记录有12种(曾义雄,1975;马恩沛等,1981;王慧芙等,1981、1984)。本文再记述四个新种及一个新记录种,至此我国苔螨属共达17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Spinola的主要外寄生螨。雌成螨在幼虫巢房封盖前不久侵入幼虫巢房,并开始繁殖为害。从雌成螨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进入蜜蜂幼虫巢房,以及雄蜂幼虫巢房蜂螨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工蜂幼虫巢房的现象,表明蜜蜂幼虫体表一些信息素(semiochemicals)可能起着重要的引诱作用。作者对与大蜂螨相关的19种气味物质进行筛选,并对封盖前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表皮挥发物进行气谱及气-质联谱测定。结果表明:雄蜂6龄幼虫对大蜂螨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丁香水等10种气味物质。工蜂和雄蜂末龄幼虫体表挥发物的共有组份是9-二十三烯(C23H46),但它在雄蜂幼虫中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工蜂幼虫。工蜂幼虫的特有主要组分是十八烷(C18H38)和9-甲基十九烷(C19H40);而雄蜂幼虫的特有主要组分是二十五烷(C25H52)和二十三烷(C23H48)。  相似文献   

13.
厉螨科(Laelaptidae)的厉螨属(Laelaps Koch,1836)是常见的鼠类体外寄生虫,寄生性革螨中最大的一个属。种类甚多,属的定义和范围比较混乱。Hirst(1925)认为雌虫生殖腹板有4对毛者皆属Laelaps。Zumpt(1950)和Keegan(1956)仍依从这个定义。Zumpt和Patterson(1951)及Baker和Wharton(1952)将Laelaps分为若干亚属。Tipton(1960)系统修正Laelaps,并将各亚属独立成属。关于有些属的独立地  相似文献   

14.
邓国藩 《昆虫学报》1981,(4):465-467
我国蝠螨属Spinturnix记录有3种:赛蝠螨Spinturnix psi(Kolenati),尖蝠螨S.acuminatus(Koch),毛蝠螨S.setosus Pan&Teng;其中毛蝠螨S.setosus经查对系盾蝠螨S.scuticornis Dusbabek的同物异名。本文报道采自西藏的一种蝠螨,经鉴定系蝠螨属的一新种。  相似文献   

15.
1960—1961年在青藏高原北部采到寄螨亚科(Parasitinae)9种,除亲缘寄螨(Parasitus consanguineus Oudemans & Voigts,1904)外,其余8种经研究认为是新种。寄螨亚科种类很多,其分类,各国学者意见不太一致。按 Evans & Till(1979)的分类方法,8新种隶属3属,即寄螨属(Parasitus)2种,角革螨属(Cornigamasus)1种,常革螨属(Vulgarogamasus)5种。本文报道寄螨属和角革螨属,另文报道常革螨属。文内各部测量单位均为微米,括号内为测量平均值。模式标本均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植绥螨属四新种记述(蜱螨目:植绥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绥螨属(Phytoseius Ribaga)根据R1毛的有无分为Pennaseius和Phytoseius两亚属(Pritchard and Baker 1962),本文记述我国该属的4个新种,其中属于Pennaseius亚属的1种,属于Phytoseius亚属的3种。 本文采用Rowell,Chant与Hansell(1978)的毛序命名系统。模式标本保存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7.
在贵阳市土马陆Julus terrestris 体上采得一种革螨,系未曾描述过的新种,并为其建立新科、新属,以其背板周围具细毛这一特征而命名为:毛盾螨科Trichoaspididae和毛盾螨属Trichoaspis。模式种:马陆毛盾螨,新种Trichoaspis julus sp.nov.  相似文献   

18.
厉螨科(Laelaptidae)的地厉螨属(Dipolaelaps)系由和于1960年所建立。四年来,见诸文献者,只发表一种,此属的模式种为D.ubsunuris,本文所述,即其第二种。 关于地厉螨属的属征,除原作者的记述外,王敦清(1964)曾作了一些补充厘订,同时对此属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与近缘属的关系亦作了讨论。原作者认为地厉螨属的位置系介于血厉螨属(Haemolaelaps)与厉螨属(Laelaps)之间的一个属,而王氏则提出此属则介于血  相似文献   

19.
新须螨属Cenopalpus Pritchard et Baker雌螨背面观椭圆形;有时体躯两侧平行,使背面多少呈长方形。背毛13—14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亚背侧毛1对,背侧毛5—6对;亚背侧毛的着生位置与肩毛和第一对背中毛相平行。腹面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殖前板和多少呈半圆形的生殖板。雌螨有肛毛2对,雄螨有3对肛殖毛。我国已发表的本属种类只有1种:丽新须螨Cenopalpus pulcher(Canestrini et Fanzago)。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首螨属一新种记述(蚂螨亚纲:小首螨科)高建荣,邹萍上海农学院园林环境科学系,上海市20110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201106关键词蝉螨亚纲,小首螨科,小首螨属,新种小首螨属(A。rOPhenaxNewst。dandDuv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