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芪蛭三七汤治疗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4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芪蛭三七汤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和临床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凝血功能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有效率、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后壁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以及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T、LVEF、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蛭三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6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41.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西药联合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实验组19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8%)低于对照组(27.8%)(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相当,但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红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浆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用美托络尔治疗,研究组在美托络尔基础上联合芪红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浆ET、hs-CRP、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积分、ET、hs-CRP、NT-proBNP、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6-WMT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红汤联合美托络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浆ET、hs-CRP、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疗效及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U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从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肾汤辅助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9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肾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9%和66.7%(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肾汤辅助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效果及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UAP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口服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对M-CSF、sICAM-1水平采用TMI危险积分进行判定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M-CSF、sICAM-1、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周血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MI危险积分随外周血M-CSF、sICAM-1水平升高,且对比对照组水平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UAP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且能有效改善外周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M-CSF、CK-MB、sICAM-1三种指标是评估UAP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月隐 《蛇志》2017,(3):363-36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校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改善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护理服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接受化疗灌注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4~+含量、CD4~+/CD8~+及NK细胞活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含量及N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D4~+数量、NK细胞活性、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不适、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辅助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中晚期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降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18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91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7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洞闭合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PTB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和肺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o-BNP,LVEDD及E/A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ro-BNP,LVEDD及E/A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及CR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及CRP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4例重症肺炎患者,52例行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氢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LDH、HBDH、CK-C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2.6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好,且可有效降低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杨思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HD心绞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均减少,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在治疗CHD心绞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芪蛭三七汤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气虚痰瘀阻络型UA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内科监护及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芪蛭三七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的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及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者中途退出,实际入组102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的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蛭三七汤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UA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