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其中,两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相当(P0.05),但观察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尤为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金纳多注射液对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1例患者采用金纳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无变化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71.42%。结论:相对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而言,金纳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其中对照组39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费用、住院时间和冠脉再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费用、住院时间和冠脉再通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向明权  梁军  吴健鹤 《蛇志》2014,(1):55-56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62例,单纯采用纳洛酮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恢复清醒时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时间,烦躁控制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52%)显著高于参照组(71.91%),观察组并发症(12.36%)明显低于参照组(24.72%),P0.05,组间有统计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叶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及Hcy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叶酸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提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叶酸水平,降低CRP、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丹参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及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常妊娠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8.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 beta,IL-1β)、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加入葡萄糖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的变化及血淀粉酶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个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水平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vs.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肠道恢复、腹痛腹胀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咬合蛋白(Occludin)、C反应蛋白(快速)(CRPI)、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occludin、CRPI、IL-6水平,治疗后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8.1%、6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occludin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及CR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腹痛、恶性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不仅能改善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而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I、IL-6水平和提高occludin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感觉传导速度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口的愈合,尽快地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CD64(CD64)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TREM-1、IL-6、CD64、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TREM-1、IL-6、CD64、TNF-α、CRP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6.12%、13.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莫西沙星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TREM-1、IL-6、CD64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醋酸奥曲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ET、MCP-1、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乌司他丁相比,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更好,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肠鸣音活跃,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加以及头晕等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6%)(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中转手术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3.2±0.5)d,(7.3±2.2)d,4.2%,(15.8±1.5)d,6.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0.6)d,(11.5±3.1)d,10.4%,(24.7±2.1)d,12.5%](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140.2±49.1)U/L,(5.2±1.0)×109/L,(6.3±3.4)mg/L,(24.3±4.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6±60.2)U/L,(10.2±2.2)×109/L,(16.3±5.2)mg/L,(40.3±5.9)ng/L](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发生率(14.6%,12.5%,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5.4%,22.9%,39.6%)(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 年10 月至2012 年10 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98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vs.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肠道恢复、腹痛腹胀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单药组48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常规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2周末,联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乏力气短、半身不遂、脉细弱、口眼斜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 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85.33%, 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可快速缓解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其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祛痰、限盐限水、吸氧、控制诱发因素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实验组19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8%)低于对照组(27.8%)(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相当,但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