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统研究了角圆尾蚜属CeruraphisBorner, 1926, 并描述了1新种: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sp. nov.,给出了该属所有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新种与C. eastopi近似,但尾片有毛9~12根(后者5根),触角末节端部约等于基部(后者4倍)。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新种(图1)有翅孤雌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170、体宽0.420m m 。玻片标本头、胸黑色,触角、足和尾片灰色。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触角5节,长0.760m m ,为体长的0.65;节Ⅰ~Ⅴ比例:13,13,100,42,35+ 35。触角次生感觉圈小圆形,节Ⅲ~Ⅵ分别有16~20,1~3个。腹管端部直径大于基部直径。雌性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590、体宽0.740m m 。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头顶缘毛相当长,约为触角节Ⅲ直径的4.00~5.00倍。复眼无眼瘤。触角5节,长0.580m m ,为体长的0.37;触角节Ⅰ~Ⅴ长度比例:26,18,100,58,58+  相似文献   

2.
长鬃果蝇Drosophila(Drosophila)Iongisetae sp.nov.新种(图A—F) 体长:4.5mm,翅长4.0mm. 头部:复眼红色,具稀疏的微毛。触角第2节黄色,具2小刚毛,第3节棕黄色,触角芒上侧具3个分枝毛,下侧具1个分枝毛,末端分叉大、下颚须黄色,具2根鬃。额黄  相似文献   

3.
斑虻属二新种的记述(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虫体长8—10毫米,土黄色。额(frons)黄色,高略大于基宽;基额瘤(basal callus)棕黄色,远离眼;亚额(subcallus)、脸(face)、颊(cheek)与额同色;脸中央具达脸中部的黄条;脸瘤、口瘤与基额瘤同色,颊瘤棕色至棕黑色,小而不明显;触角第1、2节黄色,具黑毛,第3节桔黄色,端环节略暗;下颚须桔黄色,具少量黑毛。胸部黄绿色,具3条灰黑色纵纹,中央一条最窄;足全部棕黄色,具黄毛,跗节有少量黑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中国长管蚜亚科Macrosiphinae的一新属:朱囊管蚜属ChusiphunculaZhanggen.nov.和新种——珍珠梅朱囊管蚜ChusiphunculasorbarisuctaZhang,sp.nov.本属与囊管蚜属(RhopalosiphoninusBaker1920)近似,但可由以下特征区别:1)额瘤发达,内缘外倾,不粗糙(后者额瘤粗糙),2)腹管约为体长的0.36倍(后者0.2-0.33);3)尾片五边形(后者三角形);4)有翅蚜触角第三节仅有少量约7个次生感觉圈(后者感觉圈10个以上)。模式标本存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中国日萤叶甲属四新种(鞘翅目:叶甲科, 萤叶甲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胜巧 《昆虫学报》1989,32(2):221-225
本文记述萤叶甲亚科日萤叶甲属Japonitata Strand四新种,分别采自西藏墨脱地区、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昂虫研究所。 红日萤叶甲Japonitata ruficollis新种 棕红色;腹面棕黄;触角黄色,端末1节或2节黑色。 头部光亮,上唇较小,宽约为长的1.5倍,前缘完整,表面中部有一排具刚毛的刻点;额唇基呈三角形隆凸,无刻点;额瘤较平,不甚显突,横形,前内角向触角间延伸;头顶微凸,无刻点。触角微短于体长,第2节短小,第3节略短于第2节的两倍,第4节明显长于  相似文献   

6.
记述异蚤蝇属1新种:双鬃异蚤蝇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双鬃异蚤蝇,新种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图1~3)雄性额红褐至黑褐;额宽稍大于侧高;密布细毛;纵沟明显.触角上鬃4根,不等.前额间鬃几与触角上鬃同高.后额间鬃略低于后额框鬃,4根鬃等距排列.颊鬃2根,侧颜鬃5根.触角第3节黄褐色,端部褐;球形;芒具微毛.下颚须浅黄,具较长鬃.胸黄褐色,侧板略浅;小盾片 鬃1对,短毛1对;中侧片光裸.腹部腹面黄色;背板大部分黄褐色,尾器黑褐,生殖背板两侧各具长鬃1根.肛管黄色,端毛粗大.翅长1.04~1.10mm,前缘脉指数0.41 mm,各段比3.75∶1.75∶1.00.平衡棒黄褐.足黄色,前足胫节具前背刺1列;基跗节细长.中足胫节栅毛列达端部1/4,后背纤毛6根.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10根,缺前背纤毛.体长1.2mm.雌性体长1.2~1.6 mm.翅长1.3~1.4mm.前缘脉指数0.43,平衡棒褐色.腹背板褐色,腹面黄色.正模♂,广东顶湖,1992-04-24,刘广纯、王敏采;副模3♂♂,5♀♀,采集记录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尾器特点而拟.  相似文献   

7.
张峰  张钟宁 《昆虫学报》2000,43(-1):131-136
该文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各型触角感器进行了比较研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桃蚜具有钟形感器、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和次生感觉圈4种类型的触角感器。桃蚜各型触角感器的最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次生感觉圈上,雄蚜、雌性母和有翅孤雌蚜具有次生感觉圈,雌性蚜、干母和无翅孤雌蚜无;但雄蚜具有的次生感觉圈数目多于雌性母和有翅孤雌蚜,且不仅仅分布在触角第3节,第4、5节也有分布。本文探讨了桃蚜触角感器在化学生态学上的功能作用,各型触角感器的差异与桃蚜寄主选择、迁移及交配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桃蚜触角感器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8.
花蝇科四新种(双翅目:花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采自辽宁省东部山区的花蝇科标本中,发现了四个新种,它们分别隶于隰蝇属(Hydrophoria R.-D.),亮叶花蝇属(Paraprosalpia Vill.)和泉蝇属(Pegomya R.-D.)。模式标本均存于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1.鬃腹隰蝇Hydrophoria ventribarbata Hsue新种 体长8毫米。 雄间额较宽,稍狭于触角第三节宽;触角芒基半部具短毳毛,最长的毛略大于或等于芒基宽;下侧板前上缘和后气门前肋均裸;足黑色,跗节无特殊形状的变化,前足胫节中部具一根后腹鬃,中足胫节具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角倍蚜各蚜型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角倍蚜的触角上着生4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感觉突及次生感觉圈,它们在各蚜型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毛形感器有TypeⅠ和TypeⅡ两种类型,各蚜型触角上均有分布;原生感觉圈主要分布于干母、无翅干雌、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以及性蚜的触角上,有两种类型:PrⅠ和PrⅡ,分别位于触角的末节和倒数第二节,其中,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的触角上仅存在PrⅠ,无PrⅡ;感觉突仅出现于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触角的第3~5节;次生感觉圈仅存在于有翅型春迁蚜和秋迁蚜触角的第3~5节,其面积约占触角鞭节面积的2/3。我们认为,各蚜型触角感器的差异可能与蚜虫的生境(瘿内或瘿外)、行为(如取食、交配)以及翅的有无(如寄主选择、迁飞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厚绥螨属Pachyseius是Berlese于1910年建立的。该属的主要特征为:背板一块,上有简单刚毛30对。胸板具3对刚毛,第四对刚毛位于胸后板上。腹肛板紧邻后缘平直的生殖板,其后缘和后侧缘不与背板愈合。腹肛板具肛前毛2—4对,肛侧毛位于肛门之前。气门板狭窄。足后板细长。须肢跗节具三叉刚毛。足Ⅱ跗节具刺和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从青海省贵南县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巢中采得的新种宽板阳厉螨Androlaelaps euryplatamus sp.nov.。其特征是:生殖腹板上具2~3对刚毛;气门板较宽,前端呈火炬状膨大;足Ⅱ跗节具7根、胫节具2根棘状刚毛;生殖腹板与肛板之距离大于肛孔之长。  相似文献   

12.
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 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 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 体宽、 头壳宽、 触角长、 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翅型个体的体长、 体宽、 头壳宽、 触角长、 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体长、 体宽、 头壳宽和触角长在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程度大, 后足胫节长的重叠百分比极小或无重叠; 除有翅型个体4龄若蚜和成蚜之间存在13.93%的重叠外, 腹管长在不同翅型的其他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百分比均极小或无重叠, 说明后足胫节长和腹管长可作为虫龄鉴定的主要特征。翅、 触角和尾片的其他外部形态特征在虫龄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3-4龄有翅型若蚜和成蚜虫个体前胸的膨大程度及其翅的长度明显大于同一龄期的无翅型个体, 可用于蚜虫翅型的分辨以及3-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鉴别; 麦长管蚜1和2龄若蚜触角均为5节, 3-4龄若蚜和成蚜的触角均为6节; 同时, 除了成蚜具有完整的尾片外, 1-4龄若蚜尾片均不发达, 说明触角的节数和尾片的发达程度可作为麦长管蚜不同龄期形态鉴别的辅助特征。【结论】以腹管和后足胫节作为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的主要特征, 配合其他辅助特征, 如翅的大小、 触角的节数以及尾片的发达程度等, 可达到快速鉴别不同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自1963年到1973年从上海佘山和苏州等地采到的2个新属、3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其中一新属隶于夕蚖科,另一属属于古蚖科,现分别讨论如下。 1.夕蚖科一新属和对该科的简评 沪蚖属 Huhentomon Yin 新属 模式种:褶爪沪蚖 Huhentomon plicatunguis 新种。 第Ⅰ腹足2节,第Ⅱ—Ⅲ腹足均为1节;假眼长卵形,具有长而宽的中裂;下颚腺细长如管;腹部Ⅳ-Ⅶ节腹板后排刚毛均有中央毛,第Ⅷ节腹板生2排刚毛共6根;口器、前胸足跗节感觉刚毛以及背、腹部刚毛式均与夕蚖属同型;外生殖器与蚖属者同型。  相似文献   

14.
齿股蝇属一新种及三新纪录(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76,(1):109-111
整理1970—1972年采集的标本,发现一个新种和三个国内新纪录。模式标本保存于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林齿股蝇 Hydrotaea silva Hsue新种 体长5.5毫米。 头:眼裸;额极窄,最狭处约为前单眼横径的2/3宽,间额仅为一线,侧额下部具额鬃6对;新月片暗棕色;触角暗灰色,第三触角节约为第二触角节2.2倍长,其宽约等于第二触角节长,触角芒具短纤毛,上侧略长;颜暗黑,具淡灰色粉被;颜堤仅基部具1—2根鬃,  相似文献   

15.
王子清 《昆虫学报》1976,(3):342-344
锯背粉蚧 Amonostherium prionodes 新种(图1) 雌成虫 长椭圆形。体长约2.5毫米。眼具发达的圆锥形眼座。触角7节,第2、4、7三节较长,其各节长度约为:Ⅰ-36微米,Ⅱ-84微米,Ⅲ-48微米,Ⅳ-54微米,Ⅴ-32微米,Ⅵ-30微米,Ⅶ-96微米。足较短,胫节长于跗节,跗冠毛顶端尖锐。爪具小齿,爪冠毛顶端膨大。体背面大刺长约21微米,基部宽,顶端尖,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a虫龄鉴别特征,为准确、快速识别茶蚜龄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分别对两翅型茶蚜各龄期若蚜和成蚜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7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无翅型和有翅型茶蚜的7个指标在各虫龄中均存在差异。不同龄期无翅型茶蚜体长、后足胫节长度和有翅型茶蚜后足胫节长度在不同龄期若蚜和成蚜间存在部分重叠或无,可用于鉴定茶蚜虫龄。此外,翅基发育程度可用于区分3和4龄若蚜,触角节数可用于区分1和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尾片的外部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若蚜和成蚜。【结论】无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体长和后足胫节长度,而有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后足胫节长度,同时结合胸部翅基发育、不同龄期触角节数及尾片形态等,可准确识别两翅型不同龄期的茶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载云南省林木斑蚜科(Callaphididae)1新种、2新亚种和1新纪录。新种的模式标本和新纪录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樟绵斑蚜 Shivaphis cinnamomophila Zhang新种 本种与朴绵斑蚜Shivaphis celti Das近缘,但腹部背面各有缘毛4—6根(celti,2)根,Ⅷ有毛4(celti,2)根;跗节Ⅰ毛5(celti,8)根;尾片毛4或5(celti,8—11)根;触角为体长0.77(celti,0.49),节Ⅲ—Ⅵ长度比例100,84,72,61 11(celti,100,46,46,36 8),Ⅳ有毛9—13(celti,2—4);喙不达后足基节(celti,超过前足基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在园林害虫天敌普查中从蚧虫内饲养出的我国黄蚜小蜂属Aphytis Howard两新种。模式标本存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樟雪蚧黄蚜小蜂Aphytis chionaspis Ren,新种(图1—8) 雌:长0.75—1.05毫米。体黄色。头部复眼紫红色。触角柄节淡黄色,鞭节微暗色。头、胸、腹部刚毛淡褐色。小盾片后端缘中部黑褐色。胸部腹板暗色、叉状纵干黑褐色。翅透明,前翅翅基片下方一短的横条骨片褐色。缘脉与亚缘脉连接处之下方暗色,后缘褶淡褐色。前足跗节暗色;中、后足胫节、跗节暗色;后足腿节腹缘淡色。产卵管淡褐色。  相似文献   

19.
记述中国蝇科点池蝇属三新种 ,即 :①分布于新疆省东昆仑阿其克的煤漠点池蝇S .carbiarenosasp .nov .,新种近似于沙点池蝇S .arenosa (Ringdahl,1918) ,但新种间额略狭于侧额宽 ,侧额、侧颜粉被暗灰色 ,触角第三节长为宽的 1 5倍 ,髭角位于额角之后 ,前中鬃呈 2列长刚毛状 ;胸部炭黑色 ,具棕灰色粉被 ;翅基部褐色 ,平衡棒黑褐色 ;后足股节基半部具后腹鬃 ;雄侧尾叶侧面观前后缘平行 ,前缘基部具长毛等既可区别。②分布于云南省高黎贡山的毛眼点池蝇S .dasyoommasp .nov .新种近似于小沉点池蝇S .depressiuscula (Zetterstedt,1838) ,但新种复眼毛密而长 ;额宽狭于前单眼宽 ,侧颜狭于第三节触角宽 ;触角芒具短纤毛 ,最长芒毛短于芒基径 ;前足胫节中位后鬃 1~ 2 ,中足胫节后鬃 4~ 5 ,后足股节端部 1 3具 3~ 5根粗壮的前腹鬃 ,后足胫节前腹鬃 2 ,前背鬃 4~ 6 ;肛尾叶游离部较宽 ,侧尾叶侧面观末端无钩 ;雌性上眶鬃 1对 ,额绒黑色 ,中足胫节后鬃 3~ 4 ,腹部近圆形等与后者相区别。③分布于新疆省红其拉甫塔什库尔干的红其拉甫点池蝇S .kunjirapensissp .nov .,新种近似于岸点池蝇S .litorea (Fall啨n ,182 3) ,但新种额宽约等于后单眼外缘间距 ,间额狭于一侧额 ;第三触角节长约为宽的 1 5倍 ,触角芒  相似文献   

20.
五指异蚤蝇Megaselia wuzhiensis,新种(图1~3) 雄性:额宽0.42mm,黑色,稀布细毛,纵沟细。触角上鬃4根,下对稍短;上对和下对间距分别是额宽的1/4和1/6。前额间鬃低于前额眶鬃及上触角上鬃,距眼缘和纵沟的距离比为1:3~1:2。后额间鬃低于后额眶鬃,四根鬃等距排列。触角第三节黑褐:芒亚端生,具微毛。下颚须黄色,具鬃5~7根。胸黑色。背中鬃2根;小盾片鬃2根,小毛2根:中侧片具毛,缺单鬃。翅长2.6mm。前缘脉指数0.53,各段比2.6:2.9:1,纤毛(最长)0.:24mm。腋区鬃3~6根。平衡棒黄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节0.68mm,跗节细长,各节长大于宽。中足胫节栅毛列伸达胫节端部1/5;后背纤毛7~9根。前背纤毛弱。后足股节1.2mm,腹缘细毛8~12根。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9~11根,强大:缺前背纤毛。腹部暗黑。背板Ⅱ和Ⅵ较长,其余背板近等长。背板稀被毛,两侧和后缘较多。尾器黑褐色,生殖背板两侧中部具鬃状毛;端部具小毛。肛管黄褐色。体长2.13~2.38mm。 正模:♂,海南五指山,1992—Ⅳ-16,刘广纯、王敏采:副模:5♂♂,同正模。 本种与缅甸产的M.atricornis Beyer相似,但后者前缘脉第二段短于第一段,额前侧鬃低于上触角上鬃。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