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萤叶甲新种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萤叶甲亚科新种,计Cneoranidea属1种,Paleosepharia属12种。其中Cn.coryli为害榛树,P.quetcicola为害柞树,其他种类寄主不明。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榛克萤叶甲Cneoranidea coryli,新种 淡黄色;触角黑色,有时黑褐,基部2节光亮,黑褐色,其余各节昏暗;胫节、跗节和腿节端部黑色。  相似文献   

2.
长刺萤叶甲属与短鞘萤叶甲属的外部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长刺萤叶甲属和短鞘萤叶甲属的头部,口器,触角,体毛,刻点,前胸背板,鞘翅缘折,足的外部形态首次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纬度变化引起的形态变异不显著,而海拔的变化引起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比较显著。因此,对两种不同海拔的萤叶甲进行形态比较,研究萤叶甲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其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萤叶甲属的中国种类(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萤叶甲属Japonitata Strand,又称日本萤叶甲属,隶籍于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它分布于东亚地区,以前在我国仅知三种,本文共记述12种,其中9种是前所未知的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凉山州种植荞麦历史悠久 ,其病虫种类多。1 997年进行荞麦病虫调查中 ,在荞麦基地县——昭觉发现一种危害荞麦的柱萤叶甲Gallerucida sp.,因在该县农场虫口数量较大 ,故进行了研究 ,现将初步结果总结于下。1 形态特征1 .1 成虫全身黑色 ,长椭圆形 ,体长 7~ 8mm,宽 4.5~ 5 mm。额唇基横长方形 ,前唇基狭窄 ,下唇须第 3 ,4节粗大 ,第 3节圆柱状 ,第 4节圆锥体状 ,端部褐色 ,上鄂亮深褐色。头顶凹陷 ,后头隆起 ,有细刻点。额瘤明显。雄虫触角较长 ,达鞘翅中部之后 ,6~ 7mm。第 2 ,3节较短 ,第 3节略长于第 2节。第 4节长于 2 3节之和 ,…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触角为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有9节,其中,雄虫的触角比雌虫长;感器类型有毛形感器(1型、2型和3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1型和2型)、腔锥形感器、Bhm氏鬃毛、钟形感器共9种。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无差异,但雄虫触角上的感器分布要比雌虫的稠密。  相似文献   

6.
<正> 黑跗瓢萤叶甲Oides tarsata(Baly)属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是我区栽培葡萄上发生的一种害虫,成虫、幼虫均取食葡萄叶片及嫩枝,在管理粗放的葡萄园,单株受害率可达100%。 一、形态特征(见图) 成虫 雌虫体长14.5毫米,宽9.5毫米;雄虫体长12.5毫米,宽8.5毫米。体椭圆形,似瓢虫,黄色至黄褐色,后胸、腹节两侧及足跗节黑褐或黑色。头部额区稍隆起,复眼大而突出。触角丝状,共11节,其中端末4节(有时5—6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西藏萤叶甲亚科四个新种,釆自墨脱和波密两地,分隶于云萤叶甲属Yunaspes Chen,瘤萤叶甲属Zangastra Chem & Jiang 与阿萤叶甲属Arthrotidea Chen。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相似文献   

8.
杨星科 《昆虫学报》1991,34(3):349-351
额凹萤叶甲属 Sermyloides 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它以头部额唇基区凹陷、其中有一些隆起为属的主要特征,是典型的东洋区分布属。目前本属世界已知21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本文又增  相似文献   

9.
姜胜巧 《昆虫学报》1990,33(4):455-456
宽缘萤叶甲Pseudosepharia Laboissi(?)re是萤叶甲亚科中的单模属,目前全世界仅知产于四川的Pseudosepharia dilatipennis(Fairmaire)一种。本属鞘翅强烈膨阔,侧缘近圆形,翅端平截,缘折甚宽;前足基节窝开放;后足胫节端部有一较长的刺,第1跗节颇长,长于其余三节之和。 作者在整理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种,是借南开大学的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窝额萤叶甲属Fleutiauxia是以东洋区分布为主的属,中名以其额区凹洼而得。本属种类以为害桑树较多,为害大豆、胡枝子等也有记载或报道。目前全世界已知11种,我国已掌握9种。本文是本属中国种类小志,其中有1新组合种和4个新种,新种模式标本除注明外,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发现于福建武夷山的萤叶甲亚科1新种:棒角日萤叶甲Japonitataclava-taYangetWu,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记述采自我国四川贡嘎山的萤叶甲属1新种:匀刻萤叶甲Galeruca regularis sp. nov..模式标本中正模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副模由荷兰Ron Beenen博士个人收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的萤叶甲亚科新属外表颇似跳甲亚科的丝跳甲属Hespera,故名丝萤叶甲属Pseudespera。共有四个新种,其中两个采自湖北神农架林区,两个采自川西、滇北等地。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杨星科 《动物学研究》1992,13(3):257-261
本文对我国异额萤叶甲属Macrima已知种作了总结,共9种,其中双裂异额萤叶甲Macrimabifida sp.nov.为新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柱萤叶甲属研究报告之二,报道了前胸背板黑色的五新种:阿波柱萤叶甲Gallerucida apurvella sp.nov.,黑龙江柱萤叶甲G.heilongjiangana sp.nov.,双刻柱萤叶甲G.nothornata sp.nov.,褐足柱萤叶甲G.postifusca sp.nov.,及凹头柱萤叶甲G.solenocephala sp.nov.。  相似文献   

16.
中国麻萤叶甲属新种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胜巧 《昆虫学报》1991,34(1):83-88
麻萤叶甲属 Pseudadimonia Duvivier 是萤叶甲亚科中的一个小属,国内记录3种,产于云南和四川。主要特征是前足基节窝开放,爪双齿式,鞘翅刻点呈痘状,表面粗皱,缘折较宽,很易辨认。本人在整理标本中,发现6个新种,其中5种采自西藏,1种采自云南。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萤叶甲亚科两个新种,分隶于凹翅萤叶甲属Paleosepharia Laboissière和隶萤叶甲属Lirotis Weise.前者采自云南贡山,后者采自四川峨眉山。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李玲  李娜  庞保平 《昆虫学报》2022,(3):333-342
【目的】明确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为进一步研究沙葱萤叶甲的化学感受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沙葱萤叶甲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采用顶空动态吸附收集法采集寄主植物沙葱Allium mongolium的挥发物,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沙葱主要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 EAG)测定沙葱萤叶甲成虫对这一寄主植物主要挥发物成分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沙葱萤叶甲成虫触角上分布的感器主要有5种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 SCa)和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s, BB)。沙葱挥发物主要由32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含硫化合物占总量的49.3%。雌成虫对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顺-2-己烯-1-醇、2-己烯醛、苯甲酸甲酯和己醛6种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触角电位反...  相似文献   

19.
真蝽属五新种(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白真蝽Pentatoma taibaiensis,新种(图2) 体污黄褐色,密布黑刻点。虫体腹面淡黄褐。头部侧叶与中叶等长;侧缘色较深,微向上卷;侧叶中部刻点斜行排列,表面皱纹状。触角深褐,第4、5节基部淡黄;第2节略长于第3节;各节长度比较:4>5>2>3>1。吻伸达第3腹节前部;各节长度比较:2>3>4>1。头部腹面光滑无刻点。触角窝与复眼之间区域具黑斑。前胸背板前缘在眼后平截;前角短,侧指,黄褐色,其基部刻点密集;前侧缘内凹,前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阿波萤叶甲属Aplosonyx的属征作了补充描记,并记述了采自我国武陵山区的二新种,黑头阿波萤叶甲A.nigricepssp.nov.及天平山阿波萤叶甲A.tianpingshanensis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