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刘阳  徐缨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285-1288, 1296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不同发病时期肠道菌群的差异,同时研究菌群变化及对患者血清TLRs/NFκB、SOCS3、Cingulin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和缓解性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按病情不同分为AUC组(48例)和RUC组(42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发现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对3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Cingulin蛋白表达量、肠黏膜中TLRs/NFκB的表达量和外周血中SOCS3及TNFα水平进行对比。结果UC患者(AUC组及RUC组)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同时RUC组患者肠道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C、RUC组患者结肠组织中Cingulin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45.06±18.06和122.09±9.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7±8.17;同时AUC、RUC组患者结肠组织中Cingulin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组和RUC组患者病変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NFκB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AUC组患者病変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NFκB的mRNA表达量高于R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UC组患者外周血SOCS3水平高于对照组,AUC组和RUC组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NFα、SOCS3可能参与UC的病程,其在UC患者中存在高表达现象,可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出现紊乱,最终引发人体多部位的炎症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治疗7、14、21 d组及阳性对照(SASP)组,用药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q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黏膜形态学评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TLR4、NF-κB p65在模型组大鼠中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均减弱(P0.05);RT-q 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减弱(P0.05)。结论久泻灵颗粒可减轻结肠黏膜炎症反应,起到修复黏膜的作用,其原因与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美沙拉秦+安慰剂与美沙拉秦+益生菌诱导轻至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的疗效。方法:32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美沙拉秦联用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秦及安慰剂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UC-DAI评分及肠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UC-DAI指数评分比较,均有效,P<0.05,两组间UC-DAI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但两组间缓解率无明显差异,表明美沙拉秦加用益生菌对诱导轻中度活动溃结促进缓解作用。结论:对于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加用益生菌有改善病情作用,但可能无益于诱导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NC组)、干热对照组(DH组)、低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LDC组)、中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MDC组)、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HDC组)。NC组和DH组生理盐水灌胃,其他三组按(50、100、200)mg/kg姜黄素灌胃,连续7天。将DH组和姜黄素各组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中,设置温度:(41±0.5)~℃,湿度:(10±1)%RH,干热暴露150 min建立热射病(重度中暑)模型。麻醉处死后采集回肠组织样本,HE染色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的表达。结果:DH组肠粘膜病理损伤评分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各姜黄素预处理组病理损伤评分较DH组显著降低(P0.05)。DH组较NC组TLR4、NF-κB表达显著升高,IκB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姜黄素预处理组较DH组TLR4、NF-κB表达降低,而IκB表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减轻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肠黏膜病理学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BCW和DN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上皮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嗜酸乳杆菌BCW组、嗜酸乳杆菌D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1.5%DSS7天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随即给予嗜酸乳杆菌BCW(20ug/10g)、嗜酸乳杆菌DNA(0.2ug/10g)和生理盐水灌肠7天,每天观察小鼠情况,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去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测结肠炎症情况,并行结肠上皮NF-κB免疫组化。结果:饮用DSS小鼠DAI积分显著增高,结肠组织粘膜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结肠上皮NF-κB表达增加(9.15±0.43),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降低小鼠DAI积分,减轻粘膜损伤,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4.67±0.56/6.03±0.60)。结论: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缓解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 A)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TLR4、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对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LR4m Ab干预组。模型组及TLR4m Ab干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TLR4m Ab干预组给予TLR4m Ab10μ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TLR4m Ab腹腔注射,剂量及频次相同,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LR4的原位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模型组DAI及HP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LR4m Ab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缓解(P0.05)。TLR4、TNF-α、IL-1β在模型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LR4m Ab干预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TLR4m Ab可影响肠黏膜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8月期间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UC活动期湿热夹瘀型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和溃结汤灌肠治疗,n=48)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n=48)。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on内镜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身热、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肢体倦怠、胸胁胀痛、腹痛腹胀、肛门灼热、面色晦暗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on内镜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IB-DQ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LA、DAO、LPS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TLR4mRNA、NF-κBmRNA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UC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BCW和DN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上皮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嗜酸乳杆菌BCW组、嗜酸乳杆菌D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1.5%DSS7天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随即给予嗜酸乳杆菌BCW(20ug/10g)、嗜酸乳杆菌DNA(0.2ug/10g)和生理盐水灌肠7天,每天观察小鼠情况,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去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测结肠炎症情况,并行结肠上皮NF-κB免疫组化。结果:饮用DSS小鼠DAI积分显著增高,结肠组织粘膜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结肠上皮NF-κB表达增加(9.15±0.43),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降低小鼠DAI积分,减轻粘膜损伤,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4.67±0.56/6.03±0.60)。结论: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缓解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丽珠肠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0人,分成二组.治疗组:口服丽珠肠乐胶囊;对照组:口服氟哌酸胶囊,柳氮磺胺吡啶栓直肠给药.疗程一个月.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内细菌数量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下降(P<0.01),肠球菌显著增加(P<0.01).经丽珠肠乐治疗后,肠道内主要细菌的数量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肠道黏膜病理及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改善上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每次1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0天。比较两组患者经30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菌群正常和I度失调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机体炎症状态和Toll样受体(TLRs)表达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102例UC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50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TLR2、TLR4、TLR5、TLR9以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指标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拟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活动期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拟杆菌数量低于缓解期患者,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均P<0.05)。研究组患者TLR2、TLR4、TLR5、TLR9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活动期患者TLRs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均P<0.05)。研究组患者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活动期患者CRP、IL-6水平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疾病严重程度UC患者机体炎症状态和T...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对照组采取美沙拉秦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炎症因子水平、T细胞亚群以及Fas/FasL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T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对照组,CD8+、Fas/FasL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Fas/Fasl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活动期UC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0g/次,4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用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清D-乳酸和PCT水平及肠镜下肠黏膜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D-乳酸和PCT水平及及肠镜下肠黏膜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9%vs78.38%;χ~2=4.16,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UC的治疗效果较肯定,可明显减轻患者肠黏膜病变程度,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其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oll 样受体4 单克隆抗体(TLR4mA)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TLR4、TNF-alpha、IL-1bet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 UC 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LR4mAb 干预组。模型组及TLR4mAb 干预组采用三硝 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TLR4mAb 干预组给予TLR4mAb10 ug 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TLR4mAb 腹 腔注射,剂量及频次相同,第8 天处死全部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 测结肠组织TLR4 的原位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的浓 度。结果:模型组DAI及HPS 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LR4mAb 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缓解(P<0.05)。TLR4、TNF- alpha、IL-1beta在模型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LR4mAb 干预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TLR4mAb 可影响肠黏膜TLR4 及下游炎症因子 TNF-alpha、IL-1beta的表达,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RP、ESR、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CRP、ESR、内镜评分及DA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且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期UC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益生菌和美沙拉秦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单药治疗,两组其余治疗相同。观察、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结果、血清炎症相关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和医师总体评价。共观察6个月,通过改良May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下降显著(均P0.05),同时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下降更显著(均P0.05);治疗组6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美沙拉嗪单药治疗,可能与其增加调节性T细胞以及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缓解期UC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及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临床疗效、病情复发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P0.05);观察组的血清IL-6、IL-8、IL-17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DA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6%)显著低于对照组(2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秦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 DAI评分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17、IL-23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黏膜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调控及其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金双歧治疗组(C组)、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 Ab)干预组(D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C组给予金双歧灌服,D组给予TLR4m Ab腹腔注射,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对每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TLR4、TLR2 m RNA的表达。结果 B组DAI及HP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较模型组均有所缓解(P0.05)。TLR4、TLR2 m RNA在B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组和D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TLR2表达异常,益生菌能抑制TLR4、TLR2的表达,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UC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