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肾小管标志性蛋白/酶的影响。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0 mg 1粒/次,1次/天,持续服药6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E)、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Hb A1c、FBG、2 h PB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24 h UAE、NAG、β2-MG和Cys-C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早期DN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减轻肾小管损伤,有利于延缓DN的病程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排泄率(UPE)、尿素(BUN)、肌酐(SCr)]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β2-MG、Cys-C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根据观察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为转归组和未转归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β2-MG、Cys-C及肾功能相关指标与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未转归的关系,通过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β2-MG、Cys-C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对治疗未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β2-MG、Cys-C、UPE、BUN、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未转归组血清β2-MG、Cys-C、UPE、BUN、SCr水平均高于转归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β2-MG、Cys-C、UPE、BUN、SCr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未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β2-MG、Cys-C、UPE、BUN联合SCr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未转归的AUC为0.910。结论:血清β2-MG、Cys-C及肾功能相关指标与肾病综合征密切相关,联合预测患者治疗未转归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诊疗的150例DN患者,依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M组(n=60例)、早期DN组(n=46例)和临床DN组(n=44例),同期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ys-C、RBP、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比较各指标的阳性检测率和早期DN组各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结果: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浓度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临床DN组血清Cys-C、RBP浓度明显高于早期DN组(P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浓度与DM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DN组血清BUN、Cr浓度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BUN及Cr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BUN、Cr(P0.05)。早期DN组血清Cys-C+RBP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Cys-C、RBP、BUN、Cr的单一检测灵敏度和血清BUN+Cr联合检测灵敏度(P0.05)。结论:血清Cys-C和RBP水平联合检测较BUN、Cr检测早期DN,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早期DN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Scr、BUN、β2-M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UAER、Scr、BUN、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1、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DN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TGF-β1、CTGF水平,同时观察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BUN、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U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尿TGF-β1和CTGF水平下降(P<0.05),UALB降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Scr、BUN指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TGF-β1升高(P<0.05),CTGF变化不大;后上述指标改善不如观察组。结论:氯沙坦可通过降低DN患者TGF-β1、CTGF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使用百令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血糖和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和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压和血糖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D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1个月后,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20d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血肌酐(Cr)、平均动脉压(MPA),全血低切边率、全血高切变率、血浆粘滞度、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2-MG、U-malb、hs-CRP、血浆粘滞度、全血粘滞度、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BUN、MPA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DN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降低其尿蛋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疾病进展,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0、β2微球蛋白(β2-MG)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特点,分析其诊断DCM以及预测DCM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DCM患者(DCM组),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将DCM患者分为生存组(76例)与死亡组(29例)。检测血清miR-210、β2-MG、TGF-β1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它实验室指标水平,Pearson分析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与超声心动图和其它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0、β2-MG及TGF-β1诊断DCM以及预测DCM预后的价值。结果:DCM组血清miR-210、β2-MG、TGF-β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E峰至室间隔距离(EPSS)、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水平与CK-MB、cTnI、BNP、LVEDD、LVEDV、EPSS、LVESV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TGF-β1与hs-CRP呈正相关(P<0.05)。miR-210、β2-MG及TGF-β1诊断DCM、预测DC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0.639、0.615;0.628、0.632、0.634,联合三项指标诊断DCM、预测DCM预后的AUC为0.885、0.863。结论: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TGF-β1水平均增高,且与左心重构、心肌损伤以及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DCM诊断以及预后预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胡宏俊  祝伟宏  樊桂春 《生物磁学》2010,(2):295-297,26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TGF-β1、CTGF水平,同时观察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BUN、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U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尿TGF-β1和CTGF水平下降(P〈0.05),UALB降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Scr、BUN指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TGF-β1升高(P〈0.05),CTGF变化不大;后上述指标改善不如观察组。结论:氯沙坦可通过降低DN患者TGF-β1、CTGF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Ig A肾病患者血清无机盐离子、肾小管间质损伤尿液生物学标志物及肾小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Ig A肾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和骨化三醇胶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钾(K)、血钙(Ca)、血磷(P)、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U-m Al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K、Ca、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不显著(P0.05);观察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尿液生物学标志物(血清α1-MG、N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小球功能相关因子(血清β2-MG、U-m Alb)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Ig A肾病能有效减少肾小管损伤,并改善肾小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DN合并高血压组(39例)和单纯DN组(37例),另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间醛固酮(ALD)、肾素、血管紧张素(ATII)、血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估计值(e GFR)、尿素氮(BUN)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DN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DN组患者肾素、ATII、Scr、BUN、TGF-β1及N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N合并高血压组肾素、ATII、Scr、BUN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D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 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纯DN组,且单纯DN组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DN合并高血压组肾素、ATII、Scr、BUN、TGF-β1及NAG水平随DN分级增加而增加,e GFR水平随DN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肾素、ATII及TGF-β1水平与e GFR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r=-0.523,-0.601,-0.401;P0.05),与Scr(r=0.338,0.414,0.141,P0.05)及NAG(r=0.341,0.413,0.411;P0.05)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DN伴高血压患者机体RAAS及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患者DN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T淋巴细胞(CD68)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UAER、24h尿蛋白定量、β2-MG、SCr、BUN、CD6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和百令胶囊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肾脏损伤,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_2-微球蛋白水平(β_2-MG)的关系,探讨其对CRF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RF早期患者2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肌酐(Scr)、血清CysC、RBP、β_2-MG水平,并分析CysC、RBP、β_2-MG的相关性以及其对CRF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Cr、CysC、RBP、β_2-MG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F患者血清CysC与RBP、β_2-MG水平呈正相关(r=0.532,0.784,P=0.012,0.000),RBP与β_2-MG水平呈正相关(r=0.518,P=0.015)。CysC、RBP、β_2-MG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75%、88.33%和93.54%。结论:CRF早期患者血清CysC、RBP、β_2-MG水平升高,三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ysC、RBP、β_2-MG联合检测对CRF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羟基端糖肽(copept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致力前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选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PaCO_2、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EV1、FVC均叫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FPG)、餐后2 h血糖低(2h P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ys-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nephrin,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 Alc、FPG、2h PG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TG、TC、LDL-C、BUN、Cr、β2-MG、Cys-c、PCX、尿nephrin/尿Cr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利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改善,降低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舒洛地特(SDX)联合缬沙坦(VAL)治疗Ⅲ期、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46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VAL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SDX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γ-GT、ALT、BUN、Scr水平及APTT、PT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24h UAlb、尿α1-MG和血浆FI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 UAlb、尿α1-MG和血浆FIB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6%,较对照组(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DX联合VAL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更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提高肾功能,且对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美罗华对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HOP(对照组,n=48)与RCHOP(治疗组,n=48)2种不同的方案进行化疗,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LDH和β2-MG水平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组的ORR和DCR分别为77.1%和8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6.3%和72.9%(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LDH、β2-MG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组化疗后血清LDH、β2-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2年生存率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化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NHL患者疗效明显,且耐受性好,可有效调节血清LDH、β2-MG水平,提高缓解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炎症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腺旁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CR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HD组和HP联合HD组(HP+HD组),每组49例,两组采用相应疗法治疗。由专业的医师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血清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IL-8、CRP、TNF-α及PCT)及Hcy、PTH、β2-MG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及Hcy、PTH、β2-MG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而HP+HD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及Hcy、PTH、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HD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HD较单独使用HD治疗CRF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及Hcy、PTH、β2-MG水平,对于临床上治疗CRF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及血清中α1-MG、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轻度组,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重度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补体C4、肝纤维化指标及α1-微球蛋白(α1-M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α1-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α1-MG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水平下降,肝脏纤维化及细胞因子水平紊乱,且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需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