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MTT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7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及5.0%。MR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食管鳞癌组织对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顺铂、卡铂、阿霉素、长春瑞滨、羟喜树碱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其相应癌组织中MRP2表达明显相关(P<0.01)。结论:MRP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有较好的相关性,推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RP2的高表达可能对化疗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结果: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42例MTA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4%.而癌旁组织中10例MTA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0%,差异有显著性(P<0.05);MTA1高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MTA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咽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4(CK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咽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标本中CK4的表达.结果:CK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强阳性,在喉咽鳞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94,P<0.05).与高分化鳞癌相比,CK4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表达均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82,P<0.05).结论:CK4在喉咽鳞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对喉咽鳞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有望成为喉咽鳞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100例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和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48.0%和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及E-cad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P<0.05);VM与E-ca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65,P=0.000).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M和E-cad的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VM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和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cad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具有VM结构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低,恶性度高,预后差,VM和E-cad表达的程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磷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73例食管磷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_2-Calpo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磷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70/7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5.8%,2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_2-calponin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与AJCC分期显著相关(P0.05)。H_2-calponin的表达水平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及生存期。结论: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可预示食管磷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 ,探讨PTEN与食管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食管癌及癌旁食管粘膜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在食管鳞癌 (4 8 2 2 % )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 (90 6 3%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且从食管鳞癌Ⅰ至Ⅲ级PTEN表达率逐渐降低 ,鳞癌Ⅰ至Ⅲ级PTEN的表达率分别是 :78 5 7%、 6 0 0 %、 2 7 2 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从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 ,到Ⅰ~Ⅲ级食管鳞癌组织的PTEN表达依次降低 ,表明PTEN在食管癌的发生以及进展过程中有表达缺失。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hMLH1、hMSH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正常粘膜组织中hMSH2、hMLH1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MSH2、hMLH1基因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食道粘膜相比相差显著(P<0.01),hMSH2、hMLH1表达缺失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提示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所致的蛋白表达异常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和比较68例食管鳞癌、20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DGF、VEGF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DGF和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食管癌组织MVD值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DGF(63.2%)和VEGF(72.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切缘正常粘膜组织(15.0%、20.0%)(P0.05),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粘膜组织中的MVD值分别为35.48±5.75和13.50±2.1(P0.05)。食管鳞癌组织HDGF的阳性表达率仅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二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HDGF、VEGF阳性表达组MVD值均明显高于HDGF、VEGF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HDGF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产生,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D147在还没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术中收集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79%)和前列腺增生组织(1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2.79%)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的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Gleason病理分级≥5、临床分期T3~4、淋巴结转移N1及远处转移M1均为前列腺癌组织中CD147m RN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Notch1~4蛋白和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Notch1~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Notch1~4受体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 PCR)检测冰冻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中Notch1~4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tch1、Notch2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明显比胰腺癌旁组织低(P0.05);Notch3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比胰腺癌旁组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4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比胰腺癌旁组织高(P0.05)。Notch1~4受体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Real-time RT PCR结果显示:与胰腺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Notch1,Notch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胰腺癌癌组织中Notch3,Notch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Notch家族的Notch1~4受体在胰腺癌组织及其旁组织的蛋白和mRNA表达不同,Notch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胰腺癌的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cro RNA-21(mi R-21)对人舌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8例舌鳞癌组织和4例癌旁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法对舌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mi R-21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利用人工合成的mi R-21mimic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进行瞬时转染,采用q RT-PCR法对Tca8113细胞中mi R-21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对Tca8113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Tca8113细胞周期与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舌鳞癌组织中mi R-21的相对表达量(3.502±0.674),高于癌旁组织(0.998±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 R-21mimic导致了Tca8113细胞中的mi R-21相对表达量上调(6.864±1.324),明显高于对照scramble组[(0.997±0.187),P0.05],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发挥了促进作用(P0.05)。经mi R-21mimic转染之后,Tca8113细胞进入S期的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增加[(27.4±5.1)%vs(48.6±8.7)%,P0.05],处于G1期的细胞出现了显著的减少[(56.3±9.6)%vs(36.2±7.2)%,P0.05],细胞凋亡数量出现了显著减少[(9.4±2.3)%vs(18.6±3.9)%,P0.05]。结论:mi R-21在舌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过表达mi R-21有效促进了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mi R-21在舌鳞癌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新型靶点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食管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机制。方法:收集57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过碘酸雪夫氏(PAS)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合HE染色,观察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比较和Cox风险模型分析。通过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三维培养建立,观察RNAi沉默VE-cadherin对食管鳞癌Eca109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癌中VM表达的阳性率为54.3%,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VM在病理分型为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8.9%,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III-Ⅳ期食管鳞癌患者VM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者VM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VM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VM组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无VM组(P0.05);Cox分析显示VM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F=0.67)。三维培养结果显示Eca-109细胞在基质胶上形成典型的血管网状样结构,VE-cadherin-siRNA可有效抑制VE-cadherin在Eca109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VM的形成。结论:血管生成拟态是食管鳞癌一种独特的血液供应模式,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溴样结构域蛋白4 (Bromoid Domain Protein 4,BRD4)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肿瘤组织(Tumor Tissue)、癌旁组织(Adjacent Tissue)和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中BRD4表达;BRD4拮抗剂GSK525762A(500nmo L/L)处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24、48和72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BRD4、E-Cadherin、N-Cadherin和Twist蛋白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中BRD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GSK525762A给药处理后Hep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BRD4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和Twist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BRD4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和Twist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Decoy receptor 3,Dc R3)蛋白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各112例中检测Dc R3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Dc R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标本中检测发现,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72.3%,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25.9%。卡方检验分析表明,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级(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组织学分级(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P=0.673)、性别(P=0.378)、抽烟史(P=0.392)、饮酒史(P=0.093)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发现,Dc R3蛋白高表达与高临床分级(r=-0.213,P=0.024)、高组织学分级(r=-0.285,P=0.002)、淋巴结转移(r=-0.568,0.001)呈正相关,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更高,且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疾病的进展、转移呈正相关。Dc R3蛋白表达可用来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集的75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同期选取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audin-1、MMP-9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claudin-1与MMP-9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claudin-1、MMP-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claudin-1、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阳性表达与MMP-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0.463,P<0.05)。术后随访5年,2例失访,73例患者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laudin-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1%,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6.67%(P<0.05),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4.8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57.14%(P<0.05)。结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MMP-9阳性表达升高,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gr-1和PTE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100例在我院经病理学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的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在皮肤鳞癌中Egr-1和PTE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r-1和PTEN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织(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r-1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PTEN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Egr-1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癌组织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作为皮肤鳞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其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6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或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并分析MMP-2、MMP-9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明显高于腺癌和腺鳞癌(P0.05),而鳞癌与腺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逐渐上升,各分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以鳞癌最高,且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提示其对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和腺癌PD-L1蛋白及相关miRNA表达的差异。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腺癌组和鳞癌组;H&E染色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检测PD-L1、ki-67、PD-1、CTLA-4和LAG-3的表达;miRNA测序筛选鳞癌和腺癌间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鳞癌组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数量为86.86±8.96个/高倍视野(HPF),腺癌组的数量为26.29±3.99个/HPF(t=6.173,P<0.001);肺鳞癌组微环境免疫细胞PD-1、CTLA-4和LAG-3阳性表达的比例分别为53.71±6.88%、35.29±3.25%和34.43±3.29%,腺癌组阳性表达的比例分别为22.29±3.80%、13.43±2.32%和24.00±1.98%(t=3.997,P=0.002;t=5.476,P<0.001;t=2.719,P=0.019);肺鳞癌组患者PD-L1蛋白阳性表达的比例为76.67%,腺癌组的比例为36.67%(P=0.001);肺鳞癌PD-L1(miR-135、miR-24和miR-30b等)和PD-1(miR-802、miR-155和miR-3127-5p等)相关mi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腺癌。结论:肺鳞癌PD-L1蛋白及相关miRNA的表达、微环境免疫细胞PD-1、CTLA-4和LAG-3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腺癌。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