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摄片和看片模式,对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的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该文论述了我院PACS系统的特点以及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并与原来的胶片流程做了对比,研究了PACS系统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的优势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普通冲洗和超声冲洗方法对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以期为超声冲洗方法在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166名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冲洗组和普通冲洗组,根据分组分别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的根管清理过程采用超声根管冲洗方法和普通注射器冲洗方法,术后1周和半年时复诊记录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通过以患者术后1周内的主观"疼痛程度"作为短期评价指标和术后半年治疗效果作为长期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普通注射器冲洗方法相比,超声冲洗方法可以明显减低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短期不适症状的发生率(P0.05),特别是重度反应的发生(P0.05);而术后出现的轻度和中度疼痛反应无明显差异。同时,超声冲洗方法可以明显增加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长期成功率(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使用超声冲洗方法替代常规注射器冲洗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短期术后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不适症状,提高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瘘管型根尖周治疗中的长期成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根管治疗冲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塞米松与甲硝唑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甲硝唑行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处理的效果。方法:对66例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作的病例分别采用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甲硝唑、单独使用地塞米松和单独使用甲醛甲酚的方法治疗,观察各组的差异。结果:地塞米松与甲硝唑联合应用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结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甲硝唑可有效治疗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热牙胶充填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在根管充填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均分后分别选择热牙胶充填与冷牙胶侧方加压的方法进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牙周疼痛病例和术后3个月后充填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牙周疼痛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面比较,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牙胶组优于冷牙胶组。结论:临床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时,应首选热牙胶充填的方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牙周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级临床本科生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另40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感兴趣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理论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PBL和PACS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受同学欢迎,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P0.05)。结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比较减速镍钛机扩和普通不锈钢K型锉清洁根管的能力。方法选取临床需要根管治疗的患牙60例,随机分为2组,经开髓拨髓后分别用镍钛减速机扩和不锈钢K型及H型锉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完成后用灭菌棉捻擦拭管壁,作微生物检查。结果2组方法扩锉后对根管内微生物的变化做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镍钛减速机扩对根管的清洁能力高于普通不锈钢扩锉,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评估常规牙髓治疗后抗菌光动力疗法(a-PDT)对乳前牙髓腔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儿童的62颗牙髓坏死的乳前牙,随机分为常规根管治疗组(A组)和常规根管治疗联合a-PDT治疗组(B组),每组各31颗。a-PDT使用浓度为0.005%的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用无菌纸制锥形管在根管内部涂抹3 min,用激光在根管入口处直接照射40 s(波长:660 nm,能量密度:4 J/cm^(2),功率:100 mW)。使用锥形管采集两组患者根管内的微生物样本(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立即采集)进行培养。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瘘管和牙齿活动度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细菌载量减少了93%,B组减少了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a-PDT可有效杀灭乳牙内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郭莉  陈曦  李佩  林彤  冯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7):5287-5289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根管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给予Vitapex糊剂充填,对照组(92例)给予氧化锌碘仿糊剂充填,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充填质量、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根管充填质量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根管适充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两组痛觉减轻且观察组痛觉感受更轻微(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104例,成功率96.3%;对照组治疗成功80例,成功率87.0%,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itapex糊剂填充过程简易,易于填充,对乳牙根尖周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患儿牙痛,远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并评价干髓术及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231个患牙分为2组,分别用干髓术、根管治疗术治疗,记录治疗所需时间、复诊次数,术后随访3年,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干髓术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0分钟,根管治疗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50分钟;干髓术组复诊一次完成治疗,根管治疗组复诊二次完成治疗;1年后,干髓术组与根管治疗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和3年后根管治疗有效率高于干髓治疗(p<0.05).结论:干髓术具有高效、省时、经济的优点,治疗牙髓炎有一定中、短期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应严格选择适应证;乳牙根管治疗是较理想的乳磨牙牙髓炎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roTaper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在老年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6例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现患牙193颗,随机分为3组,A组60颗,B组64颗,C组69颗。A组采用ProTaper手动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预备根管;B组采用ProTaper机动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预备根管;C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对适充率、填充满意率、急症反应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A、B、C组的适充率分别为为94.02%(110/117)、93.80%(121/129)、62.22%(89/143);A、B、C组的填充满意率分别为96.58%(113/117)、96.12%(124/129)、58.04%(83/143);A、B、C组急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7%(5/117)、4.65%(6/129)、26.57%(38/143)。A、B两组在适充率、填充满意率、急症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分别与C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在老年磨牙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仪测定System B技术根管充填治疗时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以避免牙周组织损伤,探索有良好的根管充填效果的System B工作温度,为System B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临床拔除的双根管离体牙30颗,随机分成6组(1a、2a、3a、1b、2b、3b),每组5颗牙齿。1、2、3组充填时,System B技术温度分别设定为160℃、180℃、200℃,a组充填前不使用封闭剂,b组充填前使用封闭剂。使用System B连续波热牙胶技术进行根尖部充填,根管内向下挤压涂布根管封闭剂的0.06锥度主牙胶尖,到达距根尖5 mm处,作用2-5 s。充填过程中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拍照,分别记录根管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采用染料渗透法评估每组牙的微渗漏情况,使用1%亚甲蓝染液对离体牙进行染色,透明处理后于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牙根的长度。结果:在System B不同工作温度设定下,牙根表面温度升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剂组的使用与否对牙根表面温度升高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温度设定为160℃、180℃时,使用封闭剂能够减少微渗漏的产生(P0.05);温度设定在180℃和200℃时,微渗漏的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当温度设定在160℃时,其微渗漏较180℃、200℃温度组有明显差异(P0.05);当温度设定为200℃时,封闭剂的使用与否对微渗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使用System B技术充填根管过程中,工作温度的设定会影响根管充填后的封闭,当温度设定在160℃时,对牙组织无损伤,牙根表面的温度变化随着System B工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提示加热温度不要过高,以避免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在封闭剂使用情况相同的前提下,工作温度为200℃与180℃时,根管充填效果无明显差异,封闭剂的使用与否在200℃时对充填效果无明显影响,在180℃和160℃时使用封闭剂能保证根管的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离体牙根管模型进行根管消毒模拟试验,就应用不同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对根管的消毒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并进行根管预备,自釉牙骨质界处将离体牙截去牙冠,在距截冠处5 mm去除根尖,仅留5 mm长牙根,筛选获得经制备的模拟根管120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各20颗牙齿。将4个试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共100个根管建立粪肠球菌根管感染模型,4个试验组根管内分别放置使用生理盐水、甘油、葡萄糖酸氯己定、樟脑苯酚等4种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阳性对照组20个感染根管中仅放置生理盐水,而空白对照组20个根管不接种细菌,仅置入无菌生理盐水。所有标本牙置5%CO2,95%N2,37℃环境下培养,每组分别于第3、7天取10个根管使用G钻均匀磨取根管内层牙本质粉末,置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测定并分析各根管中残留细菌量。结果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消毒3 d时,4个试验组根管中残留细菌量均较阳性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1),葡萄糖酸氯己定组、甘油组和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好于生理盐水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7 d时,试验各组均有消毒效果,但生理盐水-氢氧化钙组牙本质小管中有少量均残留细菌,葡萄糖酸氯己定组、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离体牙根管消毒实验中,使用4种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均能有效抑制粪肠球菌生长,葡萄糖酸氯己定组、甘油组和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好于生理盐水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机用ProTaper镍钛根管器械进行恒磨牙根管预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就诊的需进行根管治疗的109患者,共计128颗磨牙,包括牙髓炎54颗牙,慢性根尖周炎74颗牙。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颗牙。实验组用机用ProTaper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对照组用不锈钢K型锉预备根管。两组均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每颗患牙的单个根管预备所用时间、根管充填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及随访到的远期疗效。结果: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单根管所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根管适充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根管治疗术后1年疗效比较也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机用ProTaper器械进行恒磨牙根管预备快速有效,根充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自固化磷酸钙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2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和氧化锌西香西油碘仿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治疗,随机观察12个月,结果: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治疗组根充后反应明显轻于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根充治疗组,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于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根管充填组(P<0.05)。结果: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是一种良好的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热垂直加压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根管充填技术.它利用牙胶加热后良好的流动性,严密的充填根管系统.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性能良好的根管糊剂和规范的临床操作.基于以上特点,本实验探索两种不同根管糊剂及System B携热器工作尖与根尖孔的距离对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根尖封闭能力的影响.方法:离体单根牙96颗,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去牙冠,采用冠向下法将根管预备至F3,冲洗后备用.将所有预备后的标本随机分为10组,其中实验组6组,对照组4组.分别采用美松和AH-Plus两种糊剂,System B携热器工作尖与根尖孔的距离分别为4mm、5mm、6mm.在根管壁上涂布少量的根管糊剂,插入预先试好的大锥度牙胶尖,用System B技术充填根管的根尖部分,冠方用Obtura Ⅱ技术充填.对标本进行染色及透明化处理后分析染料渗入长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根尖区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之间的结合形态.结果:AH-Plus组的染料渗入长度明显小于美松组,两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System B携热器工作尖与根尖孔的距离为4mm时微渗漏值较小,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的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之间都存在缝隙.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建议使用AH-Plus糊剂,并且将System B携热器工作尖与根尖孔的距离设置为4mm,以提高根管封闭性能、规范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进行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同步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牙隐裂伴牙髓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充填,观察组51例给予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效果确切,能显著去除症状,提高咀嚼功能,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对狗牙根尖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5只,共有40个实验牙,80个实验牙根。实验一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实验二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及上述4种细菌;对照组不接种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根管治疗后12个月处死动物,制备根尖周组织病理标本,观察根尖周骨组织破坏情况;动物处死前,根管内进行微生物的取样、培养和鉴定。结果实验组可见狗牙槽骨尖周骨质吸收,牙周膜纤维排列受到破坏,实验二组对根尖周破坏重于实验一组,对照组根尖周骨组织无破坏。结论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对狗牙根尖周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桂皮醛对感染根管消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感染根管的消毒作用。方法 通过体内抑菌试验,将50例牙髓病、根尖周病随机分为二组,桂皮醛消毒根管组,甲醛甲酚合剂(FC)常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并从中随机各选10例,观察根管消毒前后细菌总数(需氧菌,厌氧菌)的变化。结果 临床效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药物消毒根管,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消毒根管后细菌(厌氧菌,需氧菌)总数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封药后细菌总数(OD值)明显少于封药前。结论 桂皮醛体内抑菌作用下FC相似,可用做感染根管的消毒。  相似文献   

20.
郝艳红  彭一纯  梁洁  徐英新  李阅 《生物磁学》2011,(13):2497-2498,2492
目的:寻找一种预备C形根管的有效器械,提高下颌第二恒磨牙的治愈率。方法:选用80颗具有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选择四种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第一组用不锈钢K锉,第二组用不锈钢K锉和手用镍钛器械,第三组用机用镍钛器械,第四组用超声根管治疗仪,预备中均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根管,预备后用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冷侧压方法充填根管,观察根充后X线片和根尖微渗漏情况,评价充填效果。结果:四种器械根充后微渗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锈钢K锉和手用镍钛器械联合应用及超声根管治疗仪为预备C形根管的有效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