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入仙境榧子脚观香榧绿色游罗仲春我国特产树种香榧(Torreyagrandis),属于红豆杉科榧树属,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它于4月中、下旬开花,次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成熟。从开花至种子成熟,跨两个年度,历时17—18个月之久。因此,在5—9月间于同...  相似文献   

2.
湖北红豆杉属一栽培新变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江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cv.‘jingjiangensis’Y.J.Feicv.nov.〕是笔者于1996年在湖北荆州古城庭园观赏树种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éeetLévl.)ChengetL.K.Fu〕居群中发现的一栽培变种,并详细观察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保护扩繁这一新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图1 荆江红豆杉的雄球花Fig.1 ThemaleconefromT.chinensis(…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种子发育及幼苗生长动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种子发育及1~5年生实生苗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在秦岭山区,红豆杉成年树3~5月开花,5~9月胚珠逐渐发育,9月下旬种子成熟。实生苗在2龄内地上部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自第3年起地上部生长旺盛,地下部则稳定生长。文中就红豆杉人工育苗及家化栽培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极的胚胎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的种子休眠期较长 ,在自然条件下要 1~ 2年才能萌发。本实验对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和短叶红豆杉 (T .brevifoliaNutt.)的离体胚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适宜的条件下两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利用胚的体外培养技术可以使其在几个月内发芽、成苗 ,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一条快捷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种子分别采自中国湖北利川和加拿大。所用培养基为McCown ,每升添加 1g水解酪蛋白、1g酵…  相似文献   

5.
粤北南方红豆杉的群落类型及物候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Taxus maik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以有植物群落调查,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插插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粤北地区,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4月中旬开始,5月中旬雄球花现蕾,花期7月底至11月下旬,8月下旬雌球花现蕾,花期10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果期在次年10月上旬,10月下旬顶芽形成;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需2-3年才能萌发;在山地条件下对种子进行湿沙藏,再播入沙床中,萌发率达到95.2%,但周期较长(1年半);在实验条件下对种子采用为温层积(先25℃36周,再转入5℃12周,共48周,共48周,即336d),取出培养萌发率最高,达82.2%;扦插繁殖方面,以成熟一年生枝为插穗,用生根粉ABT1浓度在100mg.L^-1时处理效果较好,扦插时间在10-11月份最适合,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分布在村落附近的斑块生境中,成熟后的种子直接落在母树下或被鸟类等动物搬运至其他斑块中。林下地面种子会被地面活动的动物搬运,继而影响种子命运及种群更新。于2016年、2017年南方红豆杉果期,在浙江天目山一个红豆杉种群分布地(临安市桐坑村),采用野外种子摆放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动物对地面种子的搬运情况。结果表明:啮齿类动物取食是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消失的主要原因,但种子消失率在斑块间及边缘生境中的差异较大。母树林和竹林是啮齿类动物的主要觅食生境,两种生境的动物取食率明显高于山核桃种植园。边缘生境成为啮齿类斑块间移动的通道,而非觅食场所。4种啮齿类动物中,淡腹松鼠(Callosciurus pygerythrus)在母树林斑块以外的生境中出现频率最高,而其他地面搬运者回避利用山核桃种植园,仅在母树林和竹林斑块中搬运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可见,斑块生境中动物改变了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的空间沉积格局,进而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红娟  仝川  朱锦懋  黄佳芳 《生态学报》2010,30(16):4389-4400
对福建南平大坪村样地和福州旗山样地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雨动态进行了2a的观测,并在种子雨结束后不久的3月份和种子雨开始降落之前的9月份进行土壤种子库取样。南方红豆杉种子雨持续3个多月,高峰期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约40d,种子雨绝大部分降落在树冠范围内,种子雨中成熟种子占85%以上,2007年和2008年种子雨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南方红豆杉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树冠范围内,在种子雨刚结束的3月份,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且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两层(P0.05),9月份第2次取样,枯枝落叶层种子库密度明显减少,当年种子雨仅有3%可补充到土壤种子库中,南方红豆杉种子雨中绝大多数种子受到动物取食、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损失掉无法进入土壤种子库。  相似文献   

8.
银杏的种子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繁殖器官由叶原基发育而成,着生在短枝顶端的叶腋或鳞片状叶的叶腋;雌雄异株,无论是雌性或雄性器官均无花萼、花瓣、子房等构造。在植物形态学上将这类植物的雄性器官称作为小孢子叶球或雄球花;雌性器官称作大孢子囊或雌球花。 银杏种子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种子的形成包括传粉、受精以及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成熟。 银杏的雄球花为柔荑花序状,长1.8—2.6厘米,3—8条着生于短枝顶端,每条上具雄蕊30—43个,雄蕊具一短梗,花药2枚,长椭圆形,药室纵裂,每药室(小孢子囊)具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林业部确定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木材材质优良,更因其含高效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而备受关注。南方红豆杉自然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陕西、甘肃的南部、台湾等地。...  相似文献   

10.
苏铁雌球花     
苏铁 (Cycasrevoluta Thunb.)俗称铁树 ,属裸子植物苏铁纲 ,多长在南方。以观赏或药用为主。它具有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繁殖时胚珠裸露 ,没有子房包被 ,因此 ,由胚珠发育形成种子后 ,种子是裸露的 ,不产生果实。封面照片示苏铁雌球花 ,它是 1个球状体 ,由许多羽状的大孢子叶组成。大孢子叶基部生有 2至多个裸露的胚珠。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产生的种子和增大并木质化的羽状大孢子叶。苏铁雌球花@余一清$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湖南长沙410012  相似文献   

11.
苏应娟  王艇 《生态科学》1997,16(1):59-6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穗花杉、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和罗汉松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三尖杉和穗花杉叶精油的组成特点极为相似,相同成分13个,占各自精油组成的48.07%和33.32%.三尖杉和南方红豆杉叶精油的相同成分4个,占各自精油组成的16.14%和40.59%.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的亲缘关系接近,红豆杉科可能是通过穗花杉属和三尖杉科相联系的观点.罗汉松和穗花杉叶精油的相同成分4个,占各自叶精油组成的比例为24.09%和20.82%,比罗汉松和南方红豆杉、三尖杉之间组分的相似性要高.反映出罗汉松科和红豆杉科之间有一定联系,穗花杉属是认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之间系统关系的关键属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不同地区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为人工种植红豆杉筛选优质种源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安徽、福建、四川三省的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与生活力相关性显著;不同地区之间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安徽省聂家山种子的千粒重、生活力及贮藏物质含量较高、含水量较低,种子品质较高。气候因子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年降水量与种子的千粒重及生活力显著相关,土壤特征与种子千粒重及生活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全钾及有机质利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营养化学成分的积累,而p H、电导率和全氮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南方红豆杉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小孢子叶球于7月下旬分化,9月中旬形成造孢细胞,11月初形成小孢子母细胞;同一小孢子叶球中的小孢子母细胞表现出发育不同步现象;11中旬,进入减数分裂时期,形成游离小孢子后休眠越冬,于翌年1月下旬逐渐成熟,成熟花粉粒为单核;2月中下旬开始散粉,散粉时间持续15 d 左右。花粉落入胚珠后,经过3次分裂形成管细胞、柄细胞和2个精子;管细胞和柄细胞最终退化解体,未见花粉败育现象。认为南方红豆杉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良 《生命世界》2002,(3):20-20
翅果藤(Myriopteronextensum)又名奶浆果、羊角瓜、野苦瓜,属萝科。木质纤细藤本,一般长5—8米,最长15米。具粗壮发达的根系,常绿,叶膜质,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8厘米,宽4—12厘米,顶端急尖或浑圆具短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短柔毛,叶柄长2—5厘米。花白带绿色,为腋生圆锥状聚伞花序,长10—25厘米。果为果,对生或单生,椭圆状长圆形,长约8厘米,直径约3厘米,茎部膨大,外果皮有很多苦瓜状的纵翅,形似一个苦瓜。种子顶端有白色的绢毛,成熟时可随风飞扬。花期4—7月,果期7—12月。天然分布于亚…  相似文献   

15.
红松(Pinuskoraiensis),又名海松、果松,是松科高大乔木,高可达50米,胸径三.3米。该种的树皮红褐色或灰褐色,木材淡黄而微红,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因此被称为“红松”。红松的针叶五针一束,长6——12厘米,横切面近三角形。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小,长仅7-10毫米,红黄色,生于新枝下部,密集成穗状。雌球花单个或数个集生于新技顶端,有粗长的梗。成熟的雌球果很大,长9-14厘米,直径6-8厘米,种鳞不张开或稍张开而露出种子。红松的种子成对生于种鳞腹面下部的凹槽中,每个球果大约有80-90粒…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红豆杉属1新变型——保康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f.baokangsis Y.J.Fei]。该变型与原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évl.)Cheng et L.K.Fu]主要区别在于其雄株上有部分枝条发育成雌性枝条或雌雄球花在同一果枝上,呈现雌雄同株现象。凭证模式标本藏于武汉植物园标本馆(编号Y.J.Fei001,HIB)。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高压液相法分析了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的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taxol)的含量,并与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相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果实、种子、枝条和叶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南方红豆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第三纪孑遗特有树种,为国家1级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在长江流域、南岭山脉以及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台湾和山西等省(区)的山地。南方红豆杉分布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是:热量充足,温暖潮湿。南方红豆杉濒危的主要原因有:(1)种子产生量少,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较低(2)种群缺乏较强的竞争力,(3)地理分布的局限性,(4)对生境要求的特殊性和(5)人为破坏严重。此外,针对南方红豆杉濒危现状和原因,还提出了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紫杉醇 (Taxol)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中的含量很低 ,而且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仍处实验阶段 ,因此 ,对于紫杉醇含量甚微的样品 ,寻找一种精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改进的HPLC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 (Leme啨etL啨vl.)ChengetL .K .Fu〕枝和叶 ,以及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细胞培养物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了测定。1 实验方法1 1 实…  相似文献   

20.
红豆杉资源与紫杉醇生产概况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红豆杉属(TaxusL.)植物全世界共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ChengetL.K.Fu)、西藏红豆杉(T.walichianaZucc.)、中国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和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évl.)ChengetL.K.Fu〕,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较为集中的产区为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云南省是我国红豆杉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红豆杉树皮中含有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近年来,由于过度砍剥致使我国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制定保护措施,进行人工种植。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中含量甚微,结构异常复杂,所以研究紫杉醇的新来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树皮部分的提取,人工大量种植,衍生物的寻找,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我国在以上研究领域内已取得多项成果,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