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生于四川省枯树枝上的长蠕孢属两个新种,假喙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purirostrum和四川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ichuanense。假喙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可产生假喙,这是首次报道长蠕孢属的一个新的特征。四川长蠕孢与黄檀长蠕孢H.dalbergiae较相似,但是黄檀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大(长58-125靘,宽12-14靘),分生孢子梗细(宽10-12靘)。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2.
张猛  张天宇  吴文平 《菌物学报》2004,23(2):179-182
报道生于四川省枯树枝上的长蠕孢属两个新种,假喙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spurirostrum和四川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sichuanense。假喙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可产生假喙,这是首次报道长蠕孢属的一个新的特征。四川长蠕孢与黄檀长蠕孢H.dalbergiae较相似,但是黄檀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大(长58-125μm,宽12-14μm),分生孢子梗细(宽10-12μm)。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3.
报道生于四川省枯树枝上的长蠕孢属两个新种,假喙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purirostrum和四川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ichuanense。假喙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可产生假喙,这是首次报道长蠕孢属的一个新的特征。四川长蠕孢与黄檀长蠕孢H.dalbergiae较相似,但是黄檀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大(长58-125靘,宽12-14靘),分生孢子梗细(宽10-12靘)。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长蠕孢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人们在研究该菌的同时发现其生理小种存在着遗传变异。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划分标准的演变、我国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和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变异的原因。指出,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变异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生殖方式、选择作用和基因漂移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大斑病长蠕孢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人们在研究该菌的同时发现其生理小种存在着遗传变异。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划分标准的演变、我国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和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变异的原因。指出,玉米大斑病长蠕孢生理小种变异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生殖方式、选择作用和基因漂移等。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寄生于蕨类植物上的枝孢属Cladosporium二新种扇蕨枝孢C.Neocheiropteridis和巢蕨枝孢C. neottopteridis.新种提供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7.
叶东海  沈亚恒 《真菌学报》1994,13(4):241-245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寄生于齿负泥虫,福建虫囊菌寄生于长唇步甲属蠕形虫囊菌寄生于锯缘步甲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  相似文献   

8.
长蠕孢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番茄褐斑病原菌—长蠕孢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琼胶培养基、Czapek培养基和PDA+番茄叶片能促进产孢子,V8汁、PSA和番茄汁培养基抑制产孢;碳源果糖明显促进产孢,甘露醇抑制产孢子;氮源氯化铵促进产孢,蛋白胨和硫酸铵抑制产孢;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对长蠕孢菌产孢有明显促进作用,特别是紫外线照射60~80min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偏低温或偏高温以及微碱性环境能促进长蠕孢菌产孢,温度为15℃或30℃,pH8~9时最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寄生于喜树上的喜树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amptoMecae Liu et Guo,sp(?)nov(?))、寄生于杜仲上的杜仲假尾孢(Ps.eucommiae Guo et Liu,sp.nov.)和寄生于堇菜属植物上的堇菜生假尾孢(Ps.violaecola Liu et Guo,sp.nov.)三个新种。模式标本保藏于HMAS,北京。  相似文献   

10.
对番茄褐斑病原菌—长蠕孢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琼胶培养基、Czapek培养基和PDA+番茄叶片能促进产孢子,V8汁、PSA和番茄汁培养基抑制产孢;碳源果糖明显促进产孢,甘露醇抑制产孢子;氮源氯化铵促进产孢,蛋白胨和硫酸铵抑制产孢;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对长蠕孢菌产孢有明显促进作用,特别是紫外线照射60~80min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偏低温或偏高温以及微碱性环境能促进长蠕孢菌产孢,温度为15℃或30℃,pH8~9时最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1.
报告了寄生于蕨类植物上的枝孢属Cladosporium二新种:扇蕨枝孢C.Neocheiro-pteridis和巢蕨枝孢C.neottopteridis。新种提供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分离自土壤的卷旋孢属Cirrenalia、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及粉枝孢属Oidiodendron 3个新种:青海卷旋孢C.qinghaiensis、微孢短梗蠕孢T.Microsporium、多变粉枝孢O.variabile,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卷旋孢属、短梗蠕孢属、粉枝孢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抗菌肽SN1是一种新型抗菌肽。为明确SN1是否抑制小麦重要土传真菌小麦纹枯菌(禾谷丝核菌)、小麦根腐菌(平脐蠕孢菌)的生长,本文克隆了马铃薯抗菌肽基因SN1的全长编码序列,将该基因编码序列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成GST-SN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GST-SN1重组蛋白。经过裂解、洗涤、溶解、复性等处理,获得了纯化的GST-SN1融合蛋白。体外抑菌试验表明,SN1显著抑制禾谷丝核菌、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可作为上述植物病害抗性育种的潜在基因。  相似文献   

14.
刘云龙  何永宏 《菌物系统》2000,19(2):169-171
报告了寄生于蕨类植物上的枝孢属Cladosporium二新种:扇蕨枝孢C.Neocheiropteridis和巢蕨枝孢C.neottopteridis。新种提供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Lema eoromandeliana (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j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ic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iormis Balazuc)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a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etraspilotus(Macheay)]。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柱隔孢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柱隔孢属二新种:决明柱隔孢Ramularia cassiae,寄生在豆科(Leguminosae)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e)望江南决明(Cassia occidentalis)上; 莲子草柱隔孢 (Ramularia alternantherae), 寄生在苋科(Amaranthaceae)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上。柱隔孢属在云实亚科和苋科是首次报道。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模式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7.
张宏  刘云龙  张中义 《菌物学报》2003,22(3):384-386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二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紫荆生柱隔孢 Ramulariacercidis,寄生在云实亚科(Caesalpiniodeae)紫荆(Cercis chinensis)上;丁香柱隔孢Ramulariasyringae,寄生在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sp.上.新记录种是极细柱隔孢Ramulariaangustissima和稍厚柱隔孢R.crassiuscula.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和菌绒孢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天门冬柱隔孢Ramulariaasparagi,寄生在百合科Liliaceae文竹Aspargisplumosus上;香茶菜柱隔孢Ramulariarabdosiae,寄生在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Rabdosiaamethystoides上。新记录种是甜苦菌绒孢Mycovellosielladulcamarae。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二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紫荆生柱隔孢Ramularia cercidis, 寄生在云实亚科(Caesalpiniodeae)紫荆(Cercis chinensis)上;丁香柱隔孢Ramularia syringae,寄生在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sp.上。新记录种是极细柱隔孢Ramularia angustissima和稍厚柱隔孢R. crassiuscula。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二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紫荆生柱隔孢 Ramularia cercidis,寄生在云实亚科(Caesalpiniodeae)紫荆(Cercis chinensis)上;丁香柱隔孢 Ramularia syringae,寄生在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 Syringasp.上。新记录种是极细柱隔孢 Ramularia angustissima 和稍厚柱隔孢 R.crassiuscula。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