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记述中国拟截尾蠊属Hemithyrsocera Saussure 2新种和3新纪录种:二叉拟截尾蠊Hemithyrsocera bifurcata Che,sp.nov.,多突拟截尾蠊Hemithyrsocera multicuspidata Wang,sp.nov.,缘拟截尾蠊H.marginalis(Hanitsch)(中国新纪录种,国内分布:云南,广东),刺突拟截尾蠊H.macifera(Roth)(中国新纪录种,国内分布:云南,广西)和福拟截尾蠊 H.fulmeki Hanitsch(中国新纪录种,国内分布:福建,云南).文中给出了所有中国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蠊属蠊种类及其分布、生活习性和经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全国各地(虫非)蠊严重发生,关于(虫非)蠊的种类名称常常以误传误造成混乱。我国作为仓库、卫生害虫的(虫非)蠊约有二十种,加上近似种则有数十种,大蠊属与小蠊属是有害类群,前者作者已撰文载于本刊(1982)。本文根据调查采到的我国小蠊属常见的3种分别叙述其形态、分布、生活习性和经济意义,并附有分类检索表。所有研究用的标本均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冯平章  吴福桢 《昆虫学报》1990,33(2):213-218
弯翅蠊属(Panesthia Serville,1831)是弯翅蠊科(Panesthiidae)中最大的类群。其种类生活于树林的枯枝朽木、地面落叶、垃圾、石缝及各种堆积物中,以各种腐殖质、树皮下的木质为生。过去,Brunner De Wattenwyl, C., Saussure, H., Hanitsch, R.以及Bey-Bienko,G.等曾零星报道过中国弯翅蠊10种,除2种异名,实为8种。近几年,我们结合野外采集,鉴定各地林虫标本,整理了我国弯翅蠊属,鉴定出8种,其中3种为中国的已知种,3种为中国新纪录,2个新种。本文长度单位均为mm。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云南的蠊泥蜂科Ampulicidae蠊泥蜂属Ampulex l新种;扁唇蠊泥蜂Ampulex clypecomplana Chen et Li,sp.nov.,并与近似种Ampulex dissector(Thunberg,1822)作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华北、东北有些省份的室内和槛船上发现一种新的(虫非)蠊,与其它(虫非)蠊混合发生,在局部地点成为优势种。经对有关单位送来室内和艦船上发生的多批标本进行鉴定,确定该虫隶属于姬蠊科(Pseudomopidae),是新属新种,与我所现存采自浙江天目山、陕西楼观台和山东青岛沙子口的野外标本同属一种。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吴福祯 《昆虫学报》1982,(4):416-422
蠊是世界著名的卫生害虫与仓厍害虫,也为害温室栽培植物,种类甚多。其中以大蠊属昆虫为害最甚。近年来我国各地蠊为害日趋严重,来信并寄标本要求鉴定种类及询问有关生活习性的很多。据此,特就我国常见的大蠊属6个种撰文报道如下。 6种大蠊中,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在沈阳地区为害严重,澳洲大蠊与褐斑大蠊遍布南方,前者为害也重,淡赤褐大蠊遍布长江下游,害情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刺玛蠊属Margattina Bey-Bienko,1958是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新的同物异名。记述了产于中国的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的3新种并提出1新组合:华丽玛蠊M.speciosa sp.nov.,分布于湖南、江西;岔突玛蠊M.furcata sp.nov.,分布于贵州;无斑玛蠊M.immaculata sp.nov.,分布于浙江;三刺玛蠊M.trispinosa (Bey-Bienko,1958)comb.nov.,且附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中国伪姬蠊亚科1新纪录属,拟刺蠊属Shelfordina Hebard(国外分布:东洋区;国内分布:福建),1新种绕茎拟刺蠊Shelfordina volubilis Wa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隐尾蠊科只有隐尾蠊属,共四种。点刻隐尾蠊Cryptocercus punctulatus分布于美国的东南部,密刻隐尾蠊C.clevelandi生活中美国的西北部,遗隐尾蠊C.relict分散于俄国和中国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两岸的密林深处。19世纪下叶,俄国人贝雷佐夫斯基(Berezovsky)在中国西南地区采集昆虫标本。根据他的一些来自四川省的标本,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于1938年被首次描述和命名。然而自此之后,国内外均无再发现有关的生态和分布的详细资料。这4种隐尾蠊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格雷分布的现象,即生物地理学上著名的北美和中国物种间的近缘关系和间断分布。此文报道了原始隐尾蠊自19世纪后再次在中国被发现及其在云南省的首次分布记录。如同期它3种隐尾蠊一样,原始隐尾蠊以钻蛀和取食潮湿的多年朽木为生。这种特性令其对森林人为的环境变化为敏感,其生存完全取决于作为其生境和食料的朽木能否受到保护。此外,隐尾蠊属的分科位置尚争议不休;其与白蚁(等翅目Isoptera)的亲缘关系亦悬而未决;至于美国和中国的隐尾蠊的形态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研究该类间的起源和亲缘关系,更是众说纷纭。由于原始隐尾蠊具备本科最原始的形态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研究该属在系统发育和分支分类方面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保护原始隐尾蠊及隐尾蠊属的生境和保护我国日益减少的森林面积紧密相关,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种类简介 (虫非)蠊俗称蟑螂属(虫非)蠊目 (Blataria),是重要的城乡卫生害虫。现知全世界约3,500种,按Braes分类,我国计有11科,48属,168种。(虫非)蠊大多生活于室外,与人类关系密切,具卫生意义的仅有少数生活于室内的种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室内(虫非)蠊约16种,我国现知有6种:烟色大蠊Periplaneta fulginosa、美洲大蠊P.amerlcana、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日本大蠊P.japanica、德国小蠊Blattda germinica和中华地鳖Eupolypbaga sinensis。从现有资料看,除日本大蠊仅分布于东北地区、澳洲大蠊分布于南方各省外,其余3种(不包括中华地鳖)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整理昆虫化石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蠊目化石标本保存很好,在地层的分布上从老到新发现较全,实为可贵,值得予以报道。 以往,我国的(虫非)蠊化石描述很少。仅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葛利普(Grabau,1923)描述了山东的四种昆虫化石,其中有二种属(虫非)蠊目;后为秉志所订正,一起载入《中国之白垩纪昆虫化石》一文中。秉志文中有关(虫非)蠊目者计有下列种属:Laiyangia paradoxiformis(Grabau),Sinoblatta laiyangensis(Grabau),Mesoblattina sinicus Ping。这些化石按秉志意见,认为其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1935年秉氏又描述了我国抚顺地区下第三系含煤地层里的琥珀化石Cainoblattinopsis fushuensis Ping。此后虽也有少数发现,但未被描述。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研究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上海昆虫所收藏的(虫非)蠊标本中,发现姬蠊科(Blat-tellidae)的一新属二新种,现整理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上海昆虫所。 斑歪尾蠊属Asymploce,gen.now. 中等大小,类似。头顶外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大型黑斑。前后翅完全发育,长度超过腹部末端;前翅窄长,R脉在近中部处分岔;后翅CuA脉平直,有完全支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弯翅蠊属(蜚蠊目:弯翅蠊科)三种常见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弯翅蠊属是野生种类,生活于树林的枯枝朽木,及地上的各种堆积物中,有的在树皮下取食木质为生。近几年在农林昆虫调查中,各地送来不少蜚蠊标本要求鉴定,其中有三种常见弯翅蠊极易混淆,特作检索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虫非)蠊种类繁多,我国已记录的有168种,隶属于11科48属。有些(虫非)蠊为住宅内常见的种类。根据它们的食性和习性看来,不仅为病原性细菌、病毒与原虫的传播者,同时亦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与人类及畜、禽的疾病关系至为密切。在经济上,盗窃粮食,咬捐物品,造成很大的损失。此外,由(虫非)蠊爬过的食物与食具常沾染特殊恶臭气味和遗留下粪便,为人们所厌恶。它们的危害程度不下于蝇类。为此,作者于1960年1月—12月对于福州(虫非)蠊的种类及美洲大蠊的一般生活习性作了初步调查,借作今后消灭(虫非)蠊的参考依据。兹将一年来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调查方法与结果一、(虫非)蠊种类调查 1.种类:以诱捕法和翻搜法采获(虫非)蠊3,562只,经鉴定为9种,隶属于4科6属: (虫非)蠊科(Blattidae) (1)大蠊属(Periplaneta)4种:  相似文献   

15.
记述我国锯爪蠊属Chorisoserrata1新种,即短尾锯爪蠊Chorisoserrata brevicaudata sp.nov.,补充了该属的属征,提供该属分种检索表。短尾锯爪蠊,新种Chorisoserrata brevicaudata sp.nov.(图1~13)新种与Chorisoserrata jendekiVidlika相似,主要区别特征为:1)左阳茎指状凸起短且末端钝圆,后者长且末端尖锐;2)中阳茎端部钝圆,后者端部尖锐;3)中阳茎附属骨片刷状,端部具刺,后者端部钝圆无刺;4)腹部第7背板不特化,后者特化,中部具不明显的腺体。正模♂,云南勐腊勐仑,海拔800m,1981-04-10,李法圣采。副模1♀,云南勐腊勐仑,海拔800m,1981-04-10,李法圣采。词源:新种种名源于拉丁词brevi(短)和cauda(尾),表示该种左阳茎指状凸起短小。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9,(5):822-82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组博士生宋克清在新疆喀纳斯发现了1只雌性蛩蠊,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第2只蛩蠊目昆虫标本。该蛩蠊为西蛩蠊属Grylloblattella的1个新种,是世界上该属发现的第3个种。该种蛩蠊采自新疆喀纳斯湖北侧、友谊峰西南方向、距离白湖约8000m、海拔1750m处的冷杉林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吸虱研究Ⅶ 多板虱科真颚虱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列报告第五篇对我国多板科的五个属中的三个属做了报导。当时我们没有真颚虱属的标本。最近收到于心同志采自新疆的跳鼠上的标本,为我国多板科的真颚虱属。 真颚虱属 Eulinognathus Cummings 本属吸虱寄生于啮齿动物,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在我国曾记录过两种,均寄生于跳鼠(Ferris,1932,1951)。于心同志送来的三种标本,经鉴定,两种为Ferris  相似文献   

18.
关于(虫非)蠊分布的广泛性,早有资料证明,不论是城市和农村,不论是商店、工厂、机关、学校、居民住宅和交通工具等,都有它的存在。为了更彻底地消灭(虫非)蠊,防治(虫非)蠊受到交通工具的传带,作者着重对大型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输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探讨了(虫非)蠊的分布、危害,交通工具对(虫非)蠊的传布作用及如何防治等问题,提出如下报告。一、分布情况1.火车 我们曾对上海、广州、南昌铁路局的14列长途列车及1列短途列车进行了调查,包括餐车、卧车、硬、软席、邮政及行李货物等车廂,列车有南行及北行之分。调查结果表明,(虫非)蠊在火车内的分布,以餐车为多,检出率为42.9%,查获(虫非)蠊数:成虫183只,若虫50只,卵鞘39个,虫种鉴定均为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另抽查的23节硬软席车廂,仅发现一列有2个卵鞘,系凹绿大蠊(Perrplaneta emargmata)。而行李货物车廂9节及邮政车1节尚未发现(虫非)蠊(见表  相似文献   

19.
<正>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小目,是一个古老的原始类群。自从Walker(1914)首先记述采自加拿大硫磺山(Sulphur)的第一个种Gryllobtatta campodeiformis并建立蛩蠊科(Grylloblattidae)以来,历时七十余年,全世界只记述3属(Crylloblatta,GalloisianaGrylloblattina)23种(包括4个亚种)。其中Grylloblatta属有13个种和亚种,分布于北美(加拿大、美国)西部的蒋基山脉及其以西地区;Ga(?)loisiana属已知9种,分布于日本、南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滨海地区;Grylloblattina属仅知1种,该属能否成立,颇成问题。凡已知种均跟于北美西部和亚洲东北部的高纬度山地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齿爪蠊属Symplocodes Hebard二新种:臂突齿爪蠊S. brachialis sp. nov. 和长柄齿爪蠊S. manubria sp. nov.。对新种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