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ICC置管患者,总结归纳导管给药和置管护理后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规范导管护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结果 PICC置管后有6例发生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防止交叉感染,减少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江苏省19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监测,并对置管后的维护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CRBS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RBSI的发病密度为3.82/1000导管日,调查时间段中后三个季度CRBSI的发生率分别为2.55%、3.30%和2.99%.明显低于监测开始的4.73%,综合ICU CRBSI的发生率为3.50%,高于专科ICU的1.74%,导管留置天数和置管地点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助于降低CRBSI发病率,注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维护和操作时的最大无菌屏障是降低CRBSI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CRBSI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为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尖端定位,探讨该方法对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置管全程中的良莠影响及护理对策。将100例血液病进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进行PICC尖端定位;试验组采用PM-12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引导三向瓣膜PICC尖端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管术。分析、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病患者置管过程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准确判断尖端位置的时效性,置管后出血、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尖端到位率差异显著(p0.05)、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血液病患者进行心电定位PICC到端尖的准确率高,患者对该方法比较满意;但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感染的发生率高于传统体外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的有效方式。方法将12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即输液过程中间断脉冲式冲管(冲管间断时间为4h),输液结束后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对照组采用普通冲封管法。两组冲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导管堵塞发生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的形成,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保证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年龄、留置时间、插管部位、置管次数、换药频率、伴随症和使用激素均是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率由对照组的9.7%降低至试验组的4.4%,各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患者存在诸多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对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积极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和护理技能培训,并对不同层次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静脉置管感染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ICU 2010年1月~2011年8月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例,根据血培养和导管培养结果分为CRBSI组和非CRBSI组,统计CRBSI的发病率、致病菌;比较CRBSI组与非CRBSI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249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例,CRBSI发病率为8.41例次/千导管日,病原菌分布为G+菌4例,G-菌9例,真菌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OR 3.298,95%CI 1.070~10.168,P=0.038)、APACHEII评分(OR 1.137,95%CI 1.067~1.213,P=0.000)、完全胃肠外营养(OR 1.117,95%CI 1.023~1.219,P=0.014)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留置时间、APACHEII评分、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PICC置管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是将静脉导管通过周围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肿瘤化疗、长期输液的患者,既保证了营养支持治疗和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但置管后相关感染时有发生,尤其是免疫功能下降的肿瘤病人,由于治疗需要置管时间较长,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胡丽娟  张友其  彭韦霞 《蛇志》2010,22(4):351-352
目的探讨预防锁骨下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将锁骨下静脉置管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实验组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封管,穿刺点外涂莫匹罗星和氧氟沙星软膏。结果实验组无导管出口部位发生感染患者,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导管出口部位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行感染,实验组1例,对照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使用抗生素对锁骨下静脉导管出口部位有预防作用,对血行感染则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预后,为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美国国家院内感染监测(NNIS)规定的统一标准系统,对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人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综合性ICU的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调查。结果CRBSI感染率为13.2%(23例次/174),感染密度为12.0/1000导管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的个数、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导管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3(OR=6.335)和中心静脉置管个数〉1(OR=5.981)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BSI组的病患粗死亡率、呼吸机日、住院总费用、药费、ICU内住院日、总住院日和平均日花费均高于非CRBSI的病患(P〈0.05)。结论该院CRBSI发生率高,感染密度大,多个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抗生素应用频繁是CRBSI的高危因素。CRBSI者的预后及医疗费用的经济负担明显高于非CRBSI者。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起中心静脉置管后菌血症暴发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肿瘤内科4例患者在2008年8月4日-8日期间因中心静脉置管后菌血症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例患者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和治疗室台面等均分离出产酸克雷伯菌,且药物菌谱完全一致。结论此次产酸克雷伯菌引起的菌血症为局部暴发流行。部分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执行不严可能是引起此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提示中心静脉置管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感染症状,应考虑中心静脉置管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