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  相似文献   

2.
一、恐龙自身因素类 包括恐龙蛋不能孵化说和竞争失败说。 1.恐龙蛋不能孵化说认为恐龙蛋不能孵化是导致恐龙绝灭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和早白垩纪,很少发现恐龙蛋化石,而到恐龙衰退的晚白垩纪却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越来越多。其规律是恐龙越繁盛,恐龙蛋化石越少,而恐龙越衰退,恐龙蛋化石就越多。如我国盛产恐龙蛋化石的广东省雄盆地和河南西峡盆地,都是接近恐龙绝灭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足迹)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恐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雄 《化石》2001,(3):19-20
恐龙化石的发现 ,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最早在欧洲。在伦敦发现了禽龙 ,而后是北美洲发现了十分丰富的各种恐龙 ,直到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在亚洲大陆才发现有恐龙的存在 ,不过那时发掘恐龙的都是外国人 ,所采集的标本也都弄到外国去了。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 ,中国地质工作者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发现了许多恐龙动物群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云南巨型禄丰龙 ,山东的巨型山东龙、四川的永川龙和合川的马门溪龙等等 ,其埋藏数量之多种类之广 ,使得中国的恐龙化石为世人所瞩目。恐龙化石为各自然博物馆竟相收藏 ,因为它是科…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发现世界最大食肉恐龙化石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在内乌肯省发现了迄今全世界最大的食肉恐龙化石。这头恐龙生活在1.1亿年前,长12.5米,重约8吨。他们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该恐龙化石是1993年8月发现的,包括恐龙大腿骨、臀骨、尾骨和下腭骨化...  相似文献   

6.
南极曾有恐龙活动美国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属于以前不为人知的一具大型食肉类恐龙的化石残骸。该发现表明,气温极低的南权地区在2亿年前曾经有过适合于史前动物生存的温暖气候。据科学家们说,在距离南极极地640公里的一座南极洲山坡上发掘出了合有恐龙化石的2270...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恐龙之乡———禄丰 ,最近在川街乡发现了一个新的恐龙化石墓地。恐龙化石产于中—上侏罗统的上禄丰组的底部的一套紫红色的砂质泥岩中。在已发掘的400平方米范围内初步统计出露恐龙化石有巨型的蜥脚类恐龙骨架8具 ,其中有一具近于完整 ,长约19米 ,肉食性兽脚类恐龙骨架一具 ,还有众多的蛇颈龟化石。埋藏学分析这些动物在死亡后遭到过搬运 ,但搬动的距离不远 ,化石保存较完好也较集中。经鉴定 ,蜥脚类恐龙应归于马门溪龙科 ,兽脚类恐龙相似四川上沙溪庙组产出的永川龙 ,它们生存的时代也应相近 ,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8.
自周明鎮和我記述了广东北部的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并且作为附录报导了浙江浦江的恐龙化石初迹以后(楊、周,1962)。最近又有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现,而且因保存的是牙齿,因而准确性更大。这个地点位于江西省泰和县鉄枯岭水庫,詳細地点并未註明。化石是由江西区測三分队李洪林采集的,地点編号16611,本所化石編号为V.2691及  相似文献   

9.
恐龙热引起盗掘犯罪浪潮卖座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公演,在美国公众中欣起了前所未有的恐龙热,但也引发了一股犯罪浪潮,即大肆非法挖掘和盗卖恐龙化石。持枪的不法之徒正在四处盗掘恐龙化石。在犹他州东南部一个屡次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盗掘者,现在那...  相似文献   

10.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15,(3)
<正>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George D.Louderback)在自贡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侏罗纪恐龙之乡的大门由此打开。100年来,自贡地区已发现恐龙化石点140余处,鉴定出的恐龙种类达21属26种,占四川盆地恐龙种类的一半以上,约为中国恐龙属种的七分之一。100年来,人们对自贡恐龙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从未停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更是在人类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巨齿龙足印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产有大量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足迹及鸟类足迹化石,作者对这个地区的足迹化石进行全面普查,发现许多新暴露出来的恐龙足迹化石,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一新属新种Chapuslockleyiichnogen.etichnosp.nov.属于巨齿龙类(megalosaurid)所留。与兽脚类足迹保存在一起的蜥脚类足迹Brontopodusbirdi分布凌乱,反映了造迹恐龙搏斗的场面。通过测量连续的兽脚类足迹计算,Chapuslockleyi的造迹恐龙的行走速度为4.33km/h。通过足迹化石还识别出造迹恐龙的病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董枝明 《化石》2003,(3):39-40
探索恐龙的起源、演进、分布和绝灭 ,一直吸引着世人的视野 ,每一次恐龙新发现都将成为媒体的焦点。恐龙已是旅游业一大卖点。选择恐龙化石地点 ,开发建立恐龙主题公园 ,已是世界科普旅游业的一种明智之举。 1995年 ,云南禄丰川街发现的恐龙大坟场 ,有得天独厚的恐龙化石资源、优越的遗址条件 ,方便快捷的交通位置 ,为开办旅游和普及恐龙知识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平台。这一丰富的化石产地已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禄丰县川街恐龙保护区” ,正在开发成集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基地 ,建成一座田野生态恐龙馆———中国的侏罗纪公园。1 禄丰盆地…  相似文献   

14.
《化石》1992,(2)
禄丰是一个小的红色盆地,在昆明市两北102公里处。盆地中发育着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1938年,古生物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在禄丰盆地首次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批化石经畅钟健教授研究后开始享誉世界。禄丰被人们称为恐龙之乡。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络绎不绝地相继来到禄丰盆地进行恐龙化石考察。目前禄丰恐龙动物除了恐龙化石外还有两栖类,龟鳖类、觚类,似哺乳爬行类和原始的哺乳类,共有6目30余种。  相似文献   

15.
王大锐 《化石》2001,10(1):36-37
南美大陆,也是一个出产恐龙化石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每年大约可发现10个恐龙种类,而在南美的阿根廷,每年都可以找到1-2种的恐龙。近年来,那里新发现的恐龙化石更令古生物学界震惊。  相似文献   

16.
剑龙,是庞大的恐龙种群中最为奇特的一类,生活在约一亿多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剑龙是整个恐龙类最早绝灭的一支,其化石虽在世界不少地方都有发现,但大多保存欠佳,时代偏晚。在亚洲,剑龙化石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川和新疆两地,尤以四川发现最丰富,而素有“恐龙窝”之称的四川自贡,更是得天独厚。据初步统计,在自贡地区迄今已发现有至少两个层位以上,10余个个体及保存有5至6个完整程度不同的头骨的各类剑龙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17.
自贡恐龙多奇观曾上游自贡地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恐龙化石产出由来已久,极具影响。自1915年迄今近80年间,已累计发现恐龙化石点百余处(其中半数以上是在近10年内由自贡恐龙博物馆调查处理的)。发掘出的恐龙化石几乎包括了侏罗纪早、中、晚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批林批孔运动高潮中,根据自贡市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职工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发现的化石线索,重庆市博物馆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从1974年3月开始,进行了三个月的发掘工作,共获得106箱化石。此批化石系以蜥脚类恐龙为主,兼有兽脚类和剑龙的部分化石。蜥脚类有二具长约15米左右较完整的个体。剑龙有部分牙和牙床、椎骨、肢骨、骨板和尾刺等,此外还发现少见的肉食性恐龙的幼体,在这批化石中还有上述几类恐龙的牙齿300多颗,材料比较丰富。为了及时修复、整理、研究这批重要化石材料,重庆市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发现大面积精美的恐龙皮肤化石恐龙皮肤化石很罕见,因为皮肤在保存之前,恐龙的尸体通常会受到食腐动物和细菌的蹂躏。世界上仅仅发现的一些皮肤碎片面积都很小。然而,最近由杨伯翰的古生物学家肯·斯塔德曼(KenStadtman)研究的恐龙皮肤面积达40平方...  相似文献   

20.
彭安保 《化石》2011,(2):23-26
2002年8月以来,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萍乡市开发区、白源镇、芦溪镇和安源镇等多处建设工地的上白垩统紫红色粉砂岩中,发现258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恐龙蛋化石;2008年5月底又在开发区发现和收集到一些残破恐龙骨骼化石。萍乡发现的这些恐龙蛋化石基本上是成窝或部分呈窝状保存,说明在晚白垩世时期,有多种恐龙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