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探讨卵巢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对B7.H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利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或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体外非接触共培乔24h,qRT-PCR、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KOV3与巨噬细胞B7-H1的表达:进一步利用NF-KB、JAK2/STAT3、p38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作用于共培养体系,检测B7-H1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机制。结果显示,共培养24h后,SKOV37L巨噬细胞B7-H1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非共培养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阻断NF-κB、JAK2/STAT3、p38MAPK信号通路后,B7-H1的上调均明显被抑制(P〈0.05)。SKOV3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B7-H1的表达升高伊〈0.05),其机制可能涉及到NF—κB、JAK2/STAT3、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2.
Leptin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主要参与脂类代谢的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后,CPT-1的表达水平升高,通过促进脂肪酸分解而参与脂类代谢的调节。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leptin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组成、作用机制、活性调节和leptin与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多个信号通路如JAK/STAT、PI3K/Akt、MAPK等,以及这些信号通路对脂类代谢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烟草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 CSE)对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作用及CSE活化后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A549和PC-9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该文用CSE处理THP-1细胞96 h后, ELISA检测TGF-β、TNF-α、IL-10、IL-12的蛋白表达水平, qRT-PCR检测TGF-β、TNF-α、IL-10、IL-12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p-STAT6/STAT6的蛋白表达水平。CSE活化的TAMs与NSCLC细胞共培养, Western blot检测TAMs对NSCLC细胞EMT(Ecadherin和Vimentin)的影响; Transwell检测TAMs对NSCL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 CSE诱导THP-1细胞的表型向M2型TAMs方向分化(TGF-β、CD163+上升, TNF-α、IL-12下降, P0.05)。pSTAT6/STAT6通路参与CSE诱导THP-1细胞的M2型转化。CSE诱导的TAMs促进NSCLC细胞发生EMT(E-cadherin下降和Vimentin上升),进而促进其侵袭迁移(P0.05)。以上结果表明, CSE通过pSTAT6/STAT6诱导THP-1发生M2型TAMs的活化,活化后的TAMs促进NSCLC细胞发生EMT和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简称鸦胆子油乳)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将胰腺癌AsPC-1细胞分为对照组、鸦胆子油乳低剂量组、鸦胆子油乳中剂量组、鸦胆子油乳高剂量组、鸦胆子油乳高剂量+Colivelin(JAK2/STAT3激活剂)组。该研究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 MTT、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qRT-PCR检测细胞JAK2 mRNA、STAT3 mRNA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JAK2/STAT3通路、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乳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增殖率、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个数、JAK2mRNA、STAT3 mRNA、N-cadherin、Vimentin、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鸦胆子油乳高剂量组相比,鸦胆子油乳高剂量+Coliv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受体CX3CR1(C-X3-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R1)对人肝癌细胞7721和Hep G2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两种肝癌细胞(7721和Hep G2)中CX3CR1的基因表达情况(mRNA和蛋白质);以过表达CX3CR1的质粒转染7721细胞,用抑制CX3CR1的干扰RNA转染Hep G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X3CR1的变化;应用MTT和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借助划痕愈合和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CX3CR1在7721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呈低表达趋势,而在Hep G2细胞中则呈高表达趋势;转染过表达CX3CR1质粒后7721细胞中CX3CR1的mRNA和蛋白水平有明显的升高,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AKT和p-ERK水平升高;转染干扰RNA后Hep G2细胞中的CX3CR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AKT和p-ERK水平降低。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PI3K/AKT、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Nidogen-1(NID1)是新发现的一个候选卵巢癌诊断标志物,该研究旨在初探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首先构建稳定过表达外源NID1的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然后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和ERK/MAPK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载细胞相比,稳定过表达NID1的OVCAR-3细胞其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较之空载细胞的上皮细胞样外形,稳定过表达NID1的OVCAR-3细胞呈间质细胞样外形,其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分子(包括Vimentin和N-cadherin)和EMT相关转录因子Twist-2表达上调。此外,稳定过表达NID1的OVCAR-3细胞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经ERK/MAPK通路的抑制剂U0126下调ERK1/2的磷酸化水平后其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Twist-2表达水平出现逆转。这些结果提示,NID1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EMT过程,进而增强其侵袭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APK途径和JAK—STAT途径中重要酪氨酸蛋白激酶ERK、P38、C-Jun、JAK、STAT3、STAT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蛋白激酶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制作组织芯片,酪氨酸蛋白激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ERK、P38、C-Jun、JAK、STAT3、STAT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ERK与C-Jun、JAK、STAT3、STAT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P38呈显著负相关。JAK的过度表达与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肝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肝癌组织。结论MAPK和JAK—STAT通路的过度活化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失去正常的协调平衡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NOK能激活包含JAK-STAT信号通路在内的多种促细胞有丝分裂信号通路.研究发现,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NOK与STAT3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的实验表明,NOK能同STAT3蛋白除螺旋结构域及c端结构域外的其他4个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而NOK的胞内区则介导了NOK同STAT3的相互作用.同时,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NOK能与JAK2发生相互作用.重要的是,共同表达NOK与JAK2蛋白对STAT3信号通路能产生一种非常显著的协同激活作用,但当共同表达NOK和JAK2的激酶活性缺失突变体时,并不产生这种协同激活效应.综上,实验结果显示,NOK可能同STAT3和JAK2形成一个复合物,通过JAK2依赖性方式激活STAT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CD151表达对人类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D15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CD15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CD151-siRNA后,HepG2细胞CD15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CD151的表达,FAK,ERK的磷酸化受抑制。结论CD151-siRNA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CD15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FA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10.
Cyclosporin A通过MEK/ERK1/2信号通路调节滋养细胞titin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MEK/ERK1/2信号通路在CyclosporinA(CsA)诱导滋养细胞表达titin中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sA诱导的滋养细胞titi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sA作用于滋养细胞后ERK1/2的活化程度,并观察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其mRNA转录的影响。发现C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itin表达,并刺激滋养细胞ERK1/2的活化,U0126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sA诱导的titin表达。结果表明CsA通过活化MEK/ERK1/2信号通路诱导滋养细胞titin的表达,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1.
BMP9属于TGF-β超家族的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过程。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作为目的细胞,采用腺病毒体外感染方式,外源性高表达BMP9。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重组细胞中BMP9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dBMP9细胞侵袭及迁移改变,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感染BMP9腺病毒后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mblotg检测NPI3K/Akt信号通路中总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感染BMP9腺病毒后,A549中BMP9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组划痕愈合率由对照的(85.4±2.11%与(86.5±3.4)%上升至(97.4±2.6)%(P〈0.05);实验组穿膜细胞数由对照的(115.5±13.1)个与(123.3±14.9)个上升至(224.3±24.6)个(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dBMP9组IL-6的表达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上调。该研究表明,BMP9可能通过上调IL-6的表达,激活P1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肺腺癌A549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臭椿酮(ailanthone,AIL)对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2、0.4、0.8、1.6、3.2 μmol·L-1)的AIL处理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将miR-449a mimic质粒、mimic对照质粒、miR-449a inhibitor质粒、inhibitor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并用1.0 μmol·L-1浓度的AIL处理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法检测miR-449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IL干预后HL-60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率及细胞侵袭数降低(P<0.05),miR-449a mRNA表达量升高(P<0.05)。过表达miR-449a可以抑制HL-6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抑制miR-449a的表达可以起到逆转AIL抑制HL-6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AIL能够显著降低HL-60细胞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P<0.05),抑制miR-449a表达可以逆转AIL对HL-60细胞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的下调作用(P<0.05)。结果表明,AIL可通过上调miR-449a抑制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结果表明,AIL有望成为AML治疗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NS398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一种,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各种蛋白质成分,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则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NS398对Hela细胞的增殖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探讨NS398在宫颈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S398(O、25、50、75、100μmol/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48小时,以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与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MMP2活性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NS398处理Hela细胞后,MTT法分析显示,NS398可明显降低细胞代谢MTT的能力(P〈0.05);ELISA检测发现,NS398可减少细胞培养液中活性MMP2含量(P〈0.05);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显示,NS398可下调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P〈0.05),这些效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Ns398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中MMP2的活性,并下调细胞MMP2的表达。结果提示,NS398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抑制宫颈癌的生长,通过抑制MMP2的活性和下调MMP2蛋白的表达而抑制宫颈癌的侵袭转移,这为NS398在宫颈癌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中的PTEN、p-ERK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PTEN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与p-ER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结直肠癌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57.5%)明显弱于腺瘤(72.2%)及正常组织(1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P>0.05)2.结直肠癌组织p-ER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2.5%)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0.00%)及腺瘤组(66.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随结直肠癌侵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的进展而增高.3.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p-ERK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r=-0.452,P<0.05).结论 提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TE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不能有效抑制ERK磷酸化,使细胞发生癌变,并促进癌变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5.
观察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Perio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胶原酶I法原代培养PASMCs,经低氧(5%O2)分别处理PASMCs2,6,12,24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riostin 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低氧处理24h后大鼠PASMCs中Periostin和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日月,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处理6h组、12h组和24h纽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P〈0.01),低氧处理后的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低氧处理2h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LY294002对PASMCs处理,并低氧24h后,Periostin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P-Akt的表达下调(P〈0.05),总Akt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推测低氧可诱导大鼠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低氧可能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进而使Periostin在PASMCs中过表达,提示Periostin在低氧性PASMCs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NF—α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对ASMCs上ERK1/2mRNA、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哮喘模型大鼠ASMCs培养,分别以0.2μg/L、1.0μg/L、20μg/L TNF-α干预ASMCs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A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ASMCs上ERK1/2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哮喘组ASMCsS期比例、A值、ERK1/2mRNA、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34.45±2.08)%、(0.550±0.010)、(0.995±0.118)、(130.77±4.16),与对照组(11.17±0.96)%、(0.292±0.008)、(0.576±0.098)、(163.82±1.38)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各TNF—α干预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ERK1/2mRNA和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哮喘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0.2μg/L和1.0μg/LTN-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TNF—α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减弱,TNF-α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TNF—α可下调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ERK1/2mRNA及p-ERK1/2表达,TNF-α可能通过抑制ERK信号转导通道的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苷Ⅳ(AST)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6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2O2浓度为200μmol/L作用6h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程度适中,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确定后续实验采用200μmol/L H2O2作用6h建立模型。与H2O2组比较,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T—SOD及Mn—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增加H2O2损伤的H9c2细胞p—ERK1/2蛋白的表达(P〈0.01),当用PD98059(ERK1/2的抑制剂)预处理后,AST的作用则被取消。结论:黄芪苷Ⅳ可以通过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拮抗剂(ISO-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以裸鼠为研究对象,构建子宫内膜异位元症动物模型,应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拮抗剂进行干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成活率和体重变化;采用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TNF-αmRNA的表达,ELISA检测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ISO-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其体重(P〈0.05)。ISO-1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受损组织中MMP-2、VEGF、TNF-α的表达(P〈0.05),但对TIMP-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被特异性阻断后,可明显抑制受损组织的重构、血管生成和炎症,最终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生长及进一步恶化,这可能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清和心肌组织瘦素(Leptin)表达的影响,探讨Lepti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Leptin浓度,并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及Lepfin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组、再灌注组血清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表明该模型制作成功,造成心肌局部一定程度的损伤。缺血组血清Leptin含量(6.34±2.49)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7.50±2.93ng/ml,P〈0.05);再灌注后Leptin水平缓慢恢复,于再灌注2h时Leptin达到(8.32±1.74)ng/ml,恢复到损伤前水平(8.38±2.56)ng/ml,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免疫纽化显示与假手术纽心肌Leptin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其他四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按缺血45min后再灌注1h组、缺血45min后再灌注3h组、单纯缺血45min组、缺血45min后再灌注2h组依次递减。结论:Lepti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45min血中有明显减少,心肌组织中也明显表达下降。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与Leptin的改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变化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是否参与了哮喘气道重构这一病理过程。方法1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各6只。以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1%卵蛋白雾化吸入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p-ERK1/2及ERK2mRNA在不同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结果(1)哮喘模型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2)哮喘组p-ERK1/2及ERK2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58,r=0.848,P均〈0.05),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ERK2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918,r=0.860,P均〈0.05)。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p-ERK1/2及ERK2mRNA表达上调,并与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中平滑肌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