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豆杉的胚胎发育及其系统位置的商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白豆杉属(Pseudotaxus Cheng)是我国裸子植物特有属之一,它的胚胎发育十分类似于红豆 杉属。白豆杉受精卵经4次有丝分裂,形成16个游离核的原胚,紧接着形成细胞壁。简单多 胚普遍存在,但没有裂生多胚。在后期胚胎发育中,根原始细胞主要向上分化形成原形成层和 胚皮层,向下提供根冠较少。因此,根冠组织弱小,而次生胚柄系统则十分发达。成熟胚具2 枚子叶,下胚轴中没有髓部,也没有任何分泌分子。 通过白豆杉胚胎发育的研究,作者认为白豆杉属在红豆杉科中的排列位置是:红豆杉属、 白豆杉属、澳洲红豆杉属、穗花杉属和榧树属。其中红豆杉属和白豆杉属比较原始,而榧树属 则比较进化。同时作者认为:从胚胎学资料看,将红豆杉科从松柏目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红 豆杉目,这种观点得不到支持。  相似文献   

2.
白皮松后期胚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皮松成熟胚的显著特点是苗端发达,胚苗端的H/D(高度与直径)比率平均为0.83, 有时达0.96,为松柏类植物所罕见。它的苗端可分为四个细胞区:顶端原始细胞、中央母细 胞、周缘组织和肋状分生组织区。在肋状分生组织与下胚轴的髓之间,有一过渡组织区。 从成熟胚的结构来看,松科成熟胚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1.子叶特别发达,但下胚轴短; 2.下胚轴与根冠近等长; 3.下胚轴比较发达,白皮松就是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稻胚发育的三维形态研究兼论胚各部分的形态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及塑料半薄切片技术,从水稻(OryzasativaL.)授粉后2d开始至种子成熟,追踪观察了稻胚的三维形态发育,根据结果,对胚各部分的形态本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1)授粉后2d的胚由胚柄、胚基和胚体组成。胚基为胚柄和胚体之间的过渡区,呈喇叭状,胚基与胚柄不能等同。2d的胚未出现器官分化,属原胚;但胚背腹分化明显,即存在背腹极性。(2)授粉后第3至第5天幼胚的形态变化及器官分化至关重要。盾片和胚芽鞘在授粉后3d的幼胚上同时出现,两者均直接由原胚分化,并非胚芽鞘从盾片发生。胚芽鞘原基经历这3d的特殊形态演变,形成空心倒锥状的胚芽鞘,展现了禾本科特有的胚芽鞘的形态形成机理。3d幼胚胚根的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及根冠分化;4d幼胚小丘状生长锥形成,胚根的原表皮分化,茎根轴形成;5d幼胚胚芽、胚轴与胚根初步形成。(3)稻胚具有二型子叶,胚套是胚的外围子叶,盾片是此子叶的一个主要部分(侧生子叶),胚芽鞘是顶生子叶。  相似文献   

4.
EM-5游离大量的多变小冠花实生苗子叶原生质体。Kao的原生质体培养基使子叶原生质体分裂形成细胞团。MSD_4诱导多变小冠花原生质体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苗和植株的分化。MS-1诱导多变小冠花实生苗根、下胚轴和子叶愈伤组织的形成,胚状体、苗和值株的分化。根愈伤组织胚状体形成的频率(60%)高于子叶和下胚轴的(<23%)。组织切片的观察表明多变小冠花原生质体植株的再生通过胚状体形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稻胚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胚的分化发育而增高,至成熟期趋于稳定。酶活性反应初期出现在幼胚表皮层及胚柄,以后又出现在胚芽、胚根及盾片的维管束原,根冠外缘与各器官原基表皮层的细胞外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随胚发育期而变化,前期在靠阳极端有两条明显快带,至后期逐渐消失,但出现3~4条近阴极端的明显慢带。不同发育期的幼胚在离体强制萌发后则近阳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大体相同,只是较成熟胚近阴端的慢带增多。这些现象说明: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出现与胚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稻胚发育过程中有遗传信息的顺序表达,而且它们表达的规律是与胚和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油茶未成熟子叶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S培养基适用于油茶未成熟子叶与幼胚的离体培养。在附加2ppm NAA+4PPm B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转入减少生长素或无生长素,提高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可产生大量丛生小苗,每管可达40株以上。也可以在再分化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丛生苗。丛生小苗分株培养后,用液体培养基在滤纸桥上诱根,并用透明薄膜室移栽成活。试验表明生长素NAA、I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都有良好效果,BA、ZT与NAA的适当配比是诱导丛生小苗的重要因素。只有绿色或黄绿色的愈伤组织才能分化。培养基含2.4-D,蔗糖5%以上都不利于愈伤组织绿化,也不利于分化。子叶基部与幼胚的培养条件基本相同,而且其分化能力与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取六月以后,油茶胚乳已完全消失的子叶与幼胚作外植体,较易诱导成苗。除了丛生苗的诱导外,幼胚在怀特培养基附加低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上可获得根茎完整的胚苗。但移栽的成活率却低于上述诱根的丛生苗。  相似文献   

7.
金春英  王庭芬 《植物研究》1987,7(1):155-162
本文观察了红松胚胎发育及其淀粉的分布全过程。红松合子位于颈卵器中上部,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与颈卵器长轴呈一定角度,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游离核,它们边下沉边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游离核排列成一层.接着进行第三次有丝分裂产生8个游离核,排成两层并形成细胞壁。第四次分裂产生16个细胞排成四层,组成了原胚,经一个半月的生长发育及胚胎选择阶段,7月中旬进入幼胚的发育时期。8月上旬幼胚已经进行组织和器官分化,此时淀粉逐渐由珠孔端向合点端方向推移,9月末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8.
西瓜胚和胚乳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高新起  任秋萍 《广西植物》2002,22(5):437-T006
应用显微技术对西瓜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西瓜胚珠败育的原因。西瓜胚发育属紫菀型。合子第一次分裂为不均等分裂 ,形成的基细胞体积明显较顶细胞大 ,两细胞均含有多个液泡。原胚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胚柄。最外层的原胚细胞 ,与胚乳细胞相邻的壁上被胼胝质物质包围 ,且无外连丝存在 ;与胚囊壁相接的壁上无壁内突结构。胚的子叶体积增长的同时 ,子叶细胞内积累蛋白质和脂类物质 ,多糖物质的含量下降。胚乳发育属核型 ,在球形胚期开始自珠孔端向合点端细胞化 ,胚子叶分化出后开始自珠孔端向合点端退化。胚乳合点端在球形胚早期形成发达的胚乳吸器 ,开始呈游离核状态 ,后细胞化 ,在心型胚期之后退化。  相似文献   

9.
篦子三尖杉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成熟花粉包含两个细胞,花粉管在精原细胞产生后 经历了一年的休眠期;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不等的精子; 雌配子体游离核经12次分裂后形成细胞壁; 窄长的颈卵器单个顶生;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类核仁状体; 受精时,雌雄核在分裂中期完全融合; 原胚游离核在16核时产生细胞壁; 原胚具冠细胞; 无裂生多胚现象; 成熟胚 二枚子叶。总之,蓖子三尖杉与本属其它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精原细胞分裂前细胞中心细 胞质浓缩成星状放射区域; 苗端早在胚成熟前分化形成明显的突起,以及成熟胚的子叶极为发达等等。因此,作者赞同将蓖子三尖杉在本属中另立一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太白红杉(Iarix chinensis Beissn)雌球花于7月中下旬开始分化,9月上旬至9月中旬形成大孢子母细咆,10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进入休眠期。翌年4月底至5月初解除休眠,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于5月10日左右形成直列四分体,随后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进一步发育,成熟卵细胞于7月初受精;花粉管将内含物释放入卵细胞后在尾部形成浓密物质沉淀;受精后,合子被染色较深的新细胞质所包围,并发现存在多精入卵的现象。合子经过两次连续有丝分裂,产生4个游离核后伴随新细胞质一起移至合点端,接着同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8个核,并分成上下两层后形成细胞壁,但上层细胞顶部不形成细胞壁。原胚发育属于松型。在幼胚阶段,我们发现部分胚珠发育异常,其雌配子体有的变为半透明状,有的则干瘪萎缩。太白红杉具简单多胚和莲座胚。9月中旬,成熟胚形成,成熟胚具5~6枚子叶。太白红杉从雌球花花芽分化到胚胎成熟历时14个月。  相似文献   

11.
长豇豆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L.)Fruwirth)开花前7—10小时传粉,开花后8—10小时完成双受精。合子期珠孔端及合点部位胚囊的周界壁有壁内突。胚发育属柳叶菜型。胚柄的基部细胞及基部区域外层细胞的外切向壁发生壁内突。成熟胚中胚柄宿存。开花后9—16天为子叶细胞中淀粉积累期,开花后12—18天为蛋白质积累期。胚乳发育为核型,珠孔端胚乳细胞化,合点端保持游离核状态。胚乳外层细胞为传递型细胞,珠孔端的胚乳细胞形成折叠细胞群,亦有壁内突。心形胚期胚乳开始退化解体,成熟胚期胚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2.
以橡胶树未成苗体细胞胚为试材,选取未成苗双子叶胚、连体胚、多子叶胚、单子叶胚和子叶愈伤化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体细胞胚类型的外植体分化茎芽的情况,并利用其进行幼态微型芽条的培育研究。结果表明:在植株诱导培养基中培养80d后,未成苗双子叶胚、连体胚、多子叶胚、单子叶胚、子叶愈伤化胚均能分化出芽,双子叶胚分化率最高(达90%),单子叶胚最低(20%),多子叶胚和连体胚最多可分化出芽3个,双子叶胚2个。幼态微型芽条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6-BA2mg·L-1或MS+6-BA2mg·L-1+KT1mg·L-1,而添加NAA对芽的伸长有抑制作用;适宜幼态微型芽条伸长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  相似文献   

13.
大叶杨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 Oliv.)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结果表明:柱头在授粉期有蛋白质和多糖性质的分泌物。花粉在授粉后6小时大量萌发。授粉后6天开始出现双受精作用。次生核受精完成较卵核受精完成为早,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受精作用消耗大量淀粉粒。核型胚乳于授粉后开始细胞化。胚乳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游离核形成后不出现淀粉粒。胚乳在胚的发育中被吸收。休眠期的合子经历液泡消失、合子皱缩、液泡再出现、合子伸长等极性化过程。胚胎发生类型为茄型。授粉后44天,胚相继发育成熟。成熟胚直立,具2枚相互包裹的子叶。根冠原中具类根冠柱结构。  相似文献   

14.
芥菜子叶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芥菜无菌苗子叶游离的原生质体,经在 Nitsch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再生细胞有比较高的分裂频率;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经分化处理后产生了根,有些愈伤组织出现了绿点,但未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 .et Maxim.)Maxim的胚胎发生类型为茄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历15天左右的休眠期才进行第一次分裂。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胚乳细胞化之后,经棒形胚、球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到心形胚。棒形胚后期至心形胚初期,胚柄最为发达。刺五加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其初生胚乳核的休眠期为1天左右。当胚乳游离核数目增加到200至300时,胚乳以自由生长细胞壁的方式细胞化,胚乳细胞以典型的有丝分裂方式进一步增殖,增加细胞数目。球形胚时期,胚乳细胞内开始贮藏营养物质。少数种子的胚乳里存在巨大细胞核的异型胚乳细胞。在胚乳游离核为32至64个时,分化出珠被绒毡层;球形胚时期,珠被绒毡层解体。珠被绒毡层解体后,胚乳表层细胞分化为分泌层。球形胚至心形胚阶段,约有5%的种子里,胚与胚乳组织发生弥散样降解。成熟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瘪粒种子和虫咬种子;饱满种子率为40%左右。饱满种子中,胚乳组织占据种子体积的绝大部分,胚所占比率很小。讨论了不同发育时期胚和胚乳的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石刁柏胚性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组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活力及同工酶带均比其体细胞胚的要少。而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以球形胚为最低,子叶分化期胚为最高而呈递增趋势;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以子叶分化期胚、成熟胚为最多,球形胚、香蕉形胚为最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以梨形胚为最多,子叶分化期胚、成熟胚为最少;酯酶同工酶则以子叶分化期胚为最多,成熟胚为最少。胚性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均有其特异性可溶性蛋白质及同工酶带,可作为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贾彩风  李悦 《植物学报》2006,23(2):186-191
探索华山松(Pinus armandii)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对其实施规模化无性繁殖和开展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激素调节等措施对华山松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胚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52.71%, 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没有体细胞胚胎的分化; 首次从其子叶期的幼胚中直接诱导出具有根和茎的完整植株, 诱导率达92%以上。文章确认了采集的幼胚发育状态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影响, 并对诱导的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发育成胚状体的水稻愈伤组织表面胚性细胞,在继代过程中被非胚性细所包围,渐渐形成内部胚性细胞。共形态结构与表面胚性细胞相同,但周围缺乏表面细胞下面的一层至几层含丰富的淀粉粒的细胞,内部胚性细胞形成团后行然以外形成突起,产生根冠原,逐渐形成根而突出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可向四周同时但不同步形成根冠原,未见芽或胚状体从内部胚性细胞产生,推测胚性愈伤组织失支胚胎发生能力及分化能力可能部分与胚性细胞部分裂或分裂不旺盛、,而非胚性细胞分旺盛从而使胚性细胞被包围,。稀释有关。  相似文献   

19.
短柄五加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柄五加胚发育属茄型,棒形胚后期胚柄最为发达,球形胚胚柄开始退化,心形胚期胚柄解体。胚乳发育属核型,当胚乳游离核为200 ̄300个时,以自由生长细胞壁的方式进行胚乳细胞化。胚乳细胞进一步增殖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球形胚时,胚乳细胞最外层细胞特化为分泌层,胚乳细胞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在胚乳游离核为32 ̄64个时,单珠被的内表皮层分化为珠被绒毡层。合子分裂后,珠被绒毡层发育最为充分;棒形胚后期,珠被绒  相似文献   

20.
茴香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茴香幼茎或叶柄的愈伤组织转入附加6-BA和低浓度2,4-D的MS培养基以后,愈伤组织逐步由松软状转变成为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单个细胞或胚性细胞团。在含NAA和6-BA的培养基中,胚状体发育成熟,并再生小植株。茴香的胚状体主要以单细胞内起源方式发生。首先由胚状体单个原始细胞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2-细胞原胚以三种方式进行分裂:1.T- 形分裂;2.直线形分裂;3.田字形分裂。不同的分裂方式决定了胚柄的有无。茴香胚状体的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基本相同。由原胚发育成为球形胚,依次经过心形胚和鱼雷胚阶段,形成成熟的子叶胚。在胚状体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分生组织的活动中心。球形胚期,两团分生组织位于胚体中部对应的两点;心形胚期,位于两侧和中部;鱼雷胚期,分生组织的分布在子叶形成区域呈倒“U”形,在下胚轴部位呈中空的梭形。到子叶期,分生组织从两片子叶伸向胚根,呈“Y”形分布。两子叶间产生茎生长点,由生长点分化出叶原基。胚状体最终发育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