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韦孟怀  梁玉议  韦莲丝 《蛇志》2014,(3):319-320
目的观察电话干预对痛风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接受离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接受离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并接受由专科护士主导的个体化教育和支持性电话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话回访不但延伸了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而且满足了痛风患者在院外的健康生活需求,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韦慧娜 《蛇志》2013,25(2):233-234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在留置双J管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1~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5例留置双J管术后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有目的 地对患者进行远期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通过及时电话回访指导,85例患者均能掌握正确的活动及饮食方法,无出血,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能及时回院拔管,效果满意.结论 电话回访可建立医护患之间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促进医院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巩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社区57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强化知己健康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改变、血压及血脂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等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可以强化社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社区57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强化知己健康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改变、血压及血脂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等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可以强化社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软件对中青年PCI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行PCI的1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一病区为对照组,二病区为干预组,每组73例。对照组出院后予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冠心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146例患者随访中,有17例失访,失访率为11.64%。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冠心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软件对PCI患者进行院外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公敌"。本课题立足克拉玛依市居民,通过健康管理干预方式,摸索一种更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让本地区社区慢性病患者能够系统地、有效地掌握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控技能,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减少慢性病的远期并发症。方法: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以医院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做一般的健康教育指导为主。实验组120人,首先建立人员的健康管理档案,进行人员的健康评估,针对每个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健康管理干预措施以及健康指标的管理目标,并进行动态跟踪。6个月后统计资料,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此实验历时6个月,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的健康教育干预和比较发现,健康管理干预后,试验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压、血糖、血脂的知晓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多数患者还掌握了血压测量、指尖血糖检测、食用盐、食用油的控制,以及合理营养搭配、科学运动等。研究显示,健康管理班可让患者有效掌握健康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在实际中应用。特别是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治疗、生活方式、饮结构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但是,对于吸烟与饮酒,两组患者在健康管理前后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短期健康管理对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不明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管理才有可能见效。结论:本研究以建立"健康管理培训班"的健康管理方式,对社区慢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培训,达到了患者提升自我健康意识、管理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对于克拉玛依区的社区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方式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杨红  姜胜文 《蛇志》2016,(3):353-355
目的探讨黎平县城关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规范化管理效果,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黎平县城关8个社区居住1年以上当地户籍65岁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873例,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社区管理效果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辖区内居民高血压治疗率较管理前提高了19.86%,规范服药和主动监测血压较管理前提高了8.97%,近50%高血压病例由Ⅲ级转为Ⅱ级,Ⅱ级转为Ⅰ级,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高血压是多因素综合引起的慢性疾病,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并依据个体化原则规范服用有效降压药物等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方法:通过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喜食肥肉、食盐过多0、不爱运动7项干预指标中,除体重干预前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余6项指标干预后均有显著效果。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能的途径。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同时,同步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1个月、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Index)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抑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佳  张静  刘畅  李娟  周毅  吴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6):7140-714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甲状腺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LI中文修订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组时、术后1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病人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宣教中效果显著,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9,(4)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医院住院的肺癌化疗患者184例,化疗次数938例次,按治疗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肺癌化疗患者常规护理服务流程及出院1周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及出院1周电话随访,同时对血常规复查结果有异常的患者进行第2、3周连续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复检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血常规复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7,P0.001)。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及连续随访干预,提高了患者血常规复检率,有效避免感染、骨髓抑制等重症毒副反应发生,减少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有效健康教育对患者全肺切除术后长期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分为二组,分别采取对患者及家属有效健康教育干预和无干预措施,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癌症生存量表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简称QLQ-C30)中文版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术前及术后1,3,6和12个月的QLQ-C30得分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中的功能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症状方面,术后呼吸困难,疼痛明显加重;术后第6个月疲乏及经济困难明显加重;术后第12个月起,经济困难状况好转,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3)无干预组与有效健康教育组在体力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状况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术后,无干预组在疲劳和呼吸困难方面的QLQ-C30得分比有效健康教育组的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12月之后直至病人基本恢复与有效健康教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可使全肺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比较两种护理措施术后生活质量,有效健康教育组较无干预组患者功能恢复较快,自觉不良症状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脏康复运动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术的 14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76 例及对照组7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指 导,给予定期随访。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规律的康复运动指导。经过6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脂、HbA1C、体重指数及 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通过为期6 个月的规律的心脏康复运动指导,其血脂、HbA1C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6个月后,试验组康复运动六月后sF 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心脏康复运动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并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5,(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降低肛肠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肛肠病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0例)和电话随访组(100例)。常规组按护理常规护理,并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电话随访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正确用药及伤口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内并发症引起的再次就诊率。结果电话随访组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电话随访组半年内因并发症再次就诊率为1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结论电话随访可显著降低肛肠病术后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就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社区管理,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痛的致残率.方法:随机抽取30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社区管理(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处方等)对病人进行多方干预.结果:使高血压达标人数提高到52%.无一例心脑肾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高血压病虽然很可怕,其实很多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为先的理念,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保证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90 名肺心病患者按出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6 个月后评 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采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PHD)于患者出院时及6 个月后进行生活质 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很好的遵医行为,对照组遵医行为较差,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模块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模块明显降低,与观察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升 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玉荣  唐炎  郭晓东  杜丽  张爱云 《生物磁学》2013,(30):5904-5906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干休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8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24例则自行服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膳食状况,体育锻炼,遵医服药的情况,自我检测及心理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膳食状况,体育锻炼,服药情况等相关指标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优化患者的相关行为,提升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血压病人的病情需要、家庭需要、社会需要,论述了健康教育及预防治疗对高血压病人的重要性,并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做了详细论述。体会到健康教育及预防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了方便,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笔者总结近年来,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旨在提高对高血压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讨新的预防治疗及教育思路,推进高血压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从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中得到益处。  相似文献   

20.
余泽卫 《蛇志》2013,25(1):40-4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后乳腺癌患者自我认知水平、术侧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乳腺癌患者按出院的单双日期分为两组,延续护理组45例,为单日出院患者;对照组41例,为双日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组患者出院后建立回访档案,对患者按计划电话回访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出院宣教。1年后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术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延续护理组的自我认知水平较对照组高,术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显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出院乳腺癌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促进术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