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世的林跳鼠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的乌兰塔塔尔地区林跳鼠科化石计有中亚副蹶鼠(Parasminthus asiae-entralis)、党河副蹶鼠(P. tangingoli)、小副蹶鼠(P. parvulus)、邱氏戈壁蹶鼠(Gobiosminthus qiui gen. et sp. nov.)、?戈壁蹶鼠未定种(Gobiosminthus sp.)和童氏沙漠蹶鼠(Shamosminthus tongi gen. et sp. nov.)3属6种.对副蹶鼠属各种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差异、我国早第三纪林跳鼠类的系统关系以及早期林跳鼠与仓鼠间的一些形态差别做了概要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最近在编写"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的跳鼠科的过程中,发现建立塔塔尔蹶鼠属(Tatalsminthus)的依据不够充分。现就该属及其属型种(可汗塔塔尔蹶鼠Tatalsminthus khandae)的有效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巢鼠(Micromys minutus Pallas,1771)又称燕麦鼠、圃鼠、矮鼠等,因其在植物杆上造巢,故而得名。除了跳鼠科的北方蹶鼠(Sicista bet-ulina Pallas,1778)以外,它们在啮齿类中是最小的代表(Mohr,1954,页28-30)。分布地区很广,从我国的华南、华东、华北直到最北的地方都有;不过其密度是有差异的(东北兽类调查报告,1958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以及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隐存种不断被发现,一些类群的分类地位也发生了变动。中国是世界上跳鼠总科(Dipodoidea)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通过对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分类系统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确认跳鼠总科在中国有3科6亚科12属22种。证实中国分布有第五种蹶鼠——灰蹶鼠(Sicista pseudonapaea)。五趾跳鼠亚科原属Allactaga是一个并系群,应拆分为AllactagaOrientallactagaScarturus三个属;原五趾跳鼠、巨泡五趾跳鼠、巴里坤跳鼠归于Orientallactaga属,小五趾跳鼠移入Scarturus属,且是一个包含隐存种的种团。大五趾跳鼠在我国仅有文献记载,其分布存疑。跳鼠亚科原三趾跳鼠努日亚种提升为种——塔里木跳鼠(Dipus deasyi);而准噶尔羽尾跳鼠(Stylodipus sungorus)在我国有分布。奇美跳鼠(Chimaerodipus auritus)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并命名的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5.
对拟蹶鼠属(Sminthoides Schlosser)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记述了对中国化石拟蹶鼠属SminthoidesSchlosser,1 92 4的材料和现生三趾跳鼠属DipusZimmermann,1 780标本的观察。牙齿的比较研究表明 ,Sminthoides和ScirtodipusSavinov ,1 970与Dipus大小接近、形态构造相似 ,两者均为Dipus的晚出异名 ,建议予以废弃。同时修订了Dipus的属征 ,确定了其化石的归属种。Dipus属自晚中新世出现以来 ,其演化似乎相当稳定 ,地理分布也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甘肃党河地区第三纪中期的跳鼠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描述了产自甘肃省党河地区第三纪中期的跳鼠化石 3属 7种。其中 5种 (Parasminthusasiae centralis,P .tangingoli,P .parvulus,Heterosminthuslanzhouensis和LitodonomyscfL .huangheensis)产自狍牛泉组上部 ,时代为晚渐新世。产自早中新世 (?)铁匠沟组中部的 2种是中间异蹶鼠 (新种 ) (Heterosminthusintermediussp.nov .)和西水简齿鼠 (新种 ) (Litodonomysxishuiensissp .nov .)。Heterosminthusintermedius的主要特征是 :M2的前齿带较短而低 ,m1的下次脊较向前斜伸 ,与下中尖前的下外脊相连 ;在颊齿的宽窄比例和其他一些特征上介于H .orientalis和H .lanzhouensis之间。Litodonomysxishuiensis的主要特征为 :下臼齿比例上较宽短 ,下外脊位于纵中线附近 ;下中脊在m1中长 ,在m2中无 ;m2和m3下前边尖很发育 ,但孤立 ;m3下中凹和下外凹明显缩短等。探讨了Heterosminthus和Litodonomys的进化趋势和铁匠沟组中部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甘肃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段红色泥岩中的跳鼠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段上部红色泥岩共产有4属8种跳鼠:Parasminthus  asiae-centralis, P. tangingoli. P. parvulus Parasmintus. sp. I, Parasmintus sp. II,黄河简齿鼠(新属、种)Litodonomys huangheensis gen.et sp.nov、,兰州异蹶鼠(新种)Heterosminthus lanzhouensis sp.nov.和Sinosminthus sp。Lilodonomys,huangheensis的主要特征是颊齿比例上较宽短,冠面结构较简单,脊较发育,下中脊短或无,下外脊直接由下原尖伸出。Hetersminthus lanzhouensis为Heterosminthus属的一较原始的种。它的臼齿的颊、舌侧主齿尖虽错位,但幅度还较小,M1/2具原小尖,但无原附尖,ml具发达的下中脊,下外脊折线形,下外中脊向前倾等。 兰州盆地下红泥岩所产跳鼠组合基本上与甘肃省党河流域Taben-buluk的一致。它们的时代可能大致相当,为晚渐新世。 本文用 PAUP3.1.1对早第三纪的各跳鼠属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讨论。 跳鼠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鼠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的重要工具,目前常见以下4类:自发和诱发鼠模型,异种移植鼠模型,转基因鼠模型和基因敲除鼠模型。简要综述了前列腺癌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成时间高原鼢鼠鼠丘土壤养分分配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作为青藏高原唯一营地下生活的鼠类,其造丘活动不仅能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进程,而且对鼠丘土壤养分含量和分配造成空间异质性。关于不同形成时期的高原鼢鼠鼠丘养分含量及在垂直高度的分配规律研究报道尚少。基于此本研究以不同形成时期的鼢鼠鼠丘为研究对象,对鼠丘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分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鼠丘形成时间的推移,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1年鼠丘多年鼠丘对照区;与非鼠丘区相比,随着土壤土层增加,土壤养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表现为1年鼠丘3年鼠丘5年鼠丘对照区;0—10cm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多年鼠丘1年鼠丘对照区,10—30cm土层1年鼠丘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高。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随着鼠丘形成时间推移总体表现为:1年鼠丘5年鼠丘3年鼠丘;其中在10—30cm土层,1年鼠丘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多年鼠丘和对照区。由此可见,高原鼢鼠造丘活动能显著改变土壤养分分配格局,短期内形成养分富集的肥力岛,为鼠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萌发和植被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保证。  相似文献   

10.
布氏田鼠种群生理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根据胴体重分布将布氏田鼠划分为越冬鼠与当年鼠两组,然后再根据生理学指标将当年鼠划分为性成熟鼠(成年)和性未成熟鼠(幼年)。由于生理年龄与时间年龄不一致,故本文并不强调各种形态指标来划分时间年龄组。5月下半月以前种群主体为越冬鼠,但在当年鼠出现地表面后,当年鼠取代越冬鼠成为种群主体,到7月下半月越冬鼠已降到10%以下。当年生的幼鼠春季生长发育旺盛,很快成为当年成鼠。晚夏和秋季出生的个体当年性不发育成熟。秋季种群主体为当年幼鼠。越冬鼠和大部分当年成鼠从种群中消失。比较种群数量上升与下降年份,春季越冬鼠胴体重的轻重与第一批当年鼠(K_1)出现规模可能是种群数量升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发现在乌兰塔塔尔地区的中渐新世圆柱齿鼠科化石。根据牙齿特征,将乌兰塔塔尔动物群中原先的阿尔丁鼠(Ardynomys)和圆柱鼠(Cyclomylus)分别放到异鼠(Anomoemys)和察干鼠(Tsaganomys)属中,将原“小圆柱鼠”(Cyclomylus minutus Kowalski,1974)改订为小察干鼠(Tsaganomys minutus)。在记述洛异鼠(Anomoernys lohiculus)、阿尔泰察干鼠(Tsaganomys altaicus)和小察干鼠的同时,讨论了它们的种内变异。此外还对察干鼠和圆柱鼠的齿冠和齿根关系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的机械捕鼠器很多,较常用的有铁丝鼠笼、铁板鼠夹、木板鼠夹及捕鼠网等。这些捕鼠器各有其优点,但问题较多。如有的成本较高,体积过大,不便携带;有的捕获时,鼠被击毙,这对鼠体外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均不太适合。为此,我们于1980年在原大型鼠笼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小型折叠式鼠笼(以下简称小型鼠笼),现将该鼠笼的制造方法和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低气压舱模拟海拔8000m24h。观察对不同期妊娠大鼠、胎儿及新生儿肝溶酶体酶血清转氨酶、肝糖原、蛋白质和总脂水平的影响。证明:22天孕鼠肝细胞及其溶酶体损伤程度比16天孕鼠和非孕鼠严重;对16天和22天胎儿鼠肝溶酶体无明显影响,显示了胎儿肝溶酶体低氧下的高稳定性和母体对胎儿的保护作用;新生儿鼠肝细胞溶酶体对低氧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孕鼠与非孕鼠。低氧使孕鼠、胎儿、和新生儿鼠肝细胞糖原含量明显降低。新生儿诞生后肝糖原贮备极度消耗,低氧加剧这种作用。随着胎儿发育,肝蛋白质含量渐增,低氧导致全肝蛋白质量减少。无论孕鼠与非孕鼠,低氧造成肝总脂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挖掘活动对植物种的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李里  严红宇  孙海群  张莉 《兽类学报》2012,32(3):216-220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了高原鼠兔挖掘形成的鼠丘上和鼠丘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探讨鼠兔挖掘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鼠丘上植物种类丰富度较高,分别比两年鼠丘和对照增加25. 0% 和17. 5% ;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对照> 多年鼠丘> 两年鼠丘,种的均匀度变化趋势为对照>多年鼠丘> 两年鼠丘;两年鼠丘和多年鼠丘、对照之间群落系数较低,分别为0.346 2和0.285 7,显示了它们在植物种类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多年鼠丘> 两年鼠丘> 对照,且多年鼠丘上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两年鼠丘和对照(F多年- 对照= 13.544 0,F多年- 两年= 11.768 2,P < 0. 05),分别增加了66.3% 和77. 8% 。高原鼠兔的挖掘活动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富度和自身的适应性,但就高原鼠兔栖息地植物群落而言,考虑到一定数量当年鼠丘的存在,地上生物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GFP转基因鼠在医学实验中应用较广,由于这种鼠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带荧光,可取这种鼠的细胞在体外做各种处理,然后回输照射鼠,可以在照射鼠体内跟踪这些细胞的转化与分布,因此荧光鼠有着广泛的用途.我们在只有荧光雄鼠的情况下,繁殖了荧光鼠后代.由于荧光鼠全身是黑毛,为了更好地区别杂交后的子代是否是荧光鼠,我们用白色的杂交鼠与荧光雄鼠杂交,结果所生的子代全部是黑毛,经过回交,得到的荧光鼠后代,外周血中GFP阳性细胞百分比达到了95.8%,达到了做照射鼠治疗的研究要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布氏田鼠的择偶行为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尹峰  房继明 《动物学报》1998,44(2):162-169
在实验室通过布氏田鼠对配偶与陌生异性鼠,已交配「刚刚和别的雌(雄)鼠进行交配」和未效配异性鼠,熟悉和陌生异性鼠三种情况下配偶选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布氏田鼠对与配偶的造反地要多于陌生雄鼠;虽然对陌生和熟悉雄鼠选择差异不显著,但对陌生鼠的选择强度要高于熟悉雄鼠;同时对已交配和未交配雄鼠的选择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鼠龄的免疫健全(mu/ )和先天性T细胞缺陷(nu/nu)CD—1鼠对致死性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敏感性与抵抗力。nu/ 鼠对致死性感染的敏感性取决于鼠龄。生后一周鼠脑内接种汉坦病毒76一118株,死亡率为100%;接种9日龄鼠,死亡率60%;接种14~42日龄鼠则不发病死亡。接种的nu/ 鼠,5和7日龄比生后24小时鼠死亡发生时间明显提前。同龄组nu/nu鼠在鼠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类似的逆相关。然而,14日龄或更大龄的鼠尽管发病和死亡的时间延长,但仍是敏感的。接种的7日龄nu/ 鼠和7、9、14日龄nu/nu鼠的脑内病毒滴度近乎一样。较大龄鼠尽管病毒滴度峰值相对较低,但似乎不受中和抗体反应的影响。接种的一周龄nu/ 鼠比接种的新生鼠死得快,断奶nu/ 鼠与nu/nu鼠对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抵抗力不同,这表明细胞免疫对疾病的发展与恢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布氏田鼠洞群内社群结构变动与序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通过野外标志流放和实验室观察,研究了洞群内布氏田鼠社群结构的变动及其序位作用。该鼠社群结构变动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期为变动期, 贮草期为稳定期。变动期在繁殖前期和繁殖盛期形成2个变动高峰。前者主要是成体(包括老体) 雄鼠的迁移, 后者迁移主体是亚成体鼠。贮草期间洞群成员相对稳定, 迁移减少。社群序位表现为2~3 个等级,即优势鼠、次优势鼠和从属鼠。优势鼠以老体雌鼠为多。繁殖期, 50%以上的从属鼠在陌生鼠群中提高了序位, 30%优势鼠可在陌生鼠中保持高序位。非繁殖期, 进入陌生群后鼠间争斗激烈, 获得优势的比例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人工饲养条件下高原鼠兔生长和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叶润蓉  梁俊勋 《兽类学报》1989,9(2):110-118
本文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高原鼠兔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和其他种鼠兔的生长作了比较。室内高原鼠兔比野外的生长快,人工饲养的阿富汗鼠兔和北美鼠兔生长期短,成熟早。  相似文献   

20.
洞庭平原农房家鼠的栖息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美文  王勇  郭聪  李波 《兽类学报》2003,23(2):145-152
洞庭平原农房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鼠密度最高为厨房, 其次为杂屋, 卧室和堂屋较低。房屋的不同地面对鼠密度与鼠种组成都有影响, 地面用水泥硬化后房间的鼠密度明显低于普通未硬化泥土地面,硬化地面以小家鼠为主, 泥土地面以褐家鼠占优势。不同结构房屋的鼠密度亦有差异, 砖混结构的鼠密度明显低于土木结构; 其鼠种组成也不同, 砖混结构的房屋小家鼠占优势, 土木结构房屋则褐家鼠与小家鼠比例相当。房屋地面的硬化对害鼠的影响比房屋结构的改变要大。综合来看, 鼠密度最高的房间为泥土地面+ 土木结构的厨房; 鼠密度最低为硬化地面+ 砖混结构的堂屋。通常, 在家具等物品摆放整洁、食物与水源少的硬化地面的房间鼠密度较低, 且以小家鼠占优势; 在杂物堆放较多、脏乱差的泥土地面房间的鼠密度较高。因此, 在防治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鼠密度和优势鼠种, 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