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科学是21世纪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诺贝尔医学有生理学奖是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突出成就的最高评价。在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年周年之际,神经科学已在神经元、神经活动、信号转导、感觉和知觉、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发育等研究水平上取得了巨大成果,并获得近近二十项诺贝尔奖。预测了今后神经科学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分析了我国神经科学发展的现状和研究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飞迪亚研究基金会(FRF)建立了一系列奖金和奖学金,对神经科学界的精英表示鼓励和敬意。一、美国科学院神经科学奖由FRF赠款给美国科学院,奖励神经科学领域优秀的研究工作者。从神经化学、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发生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和行为及临床神经科学中选择候选人。每三年发奖一次。  相似文献   

3.
Li XP  Le WD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1):55-57
单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神经科学中较新的领域,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DNA、RNA、蛋白质和线粒体DNA。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具有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势,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操作流程、技术和方法的特点,概述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神经科学:脑研究的综合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ao Y  Lu B  Mei L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4):367-374
目录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意义(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健康的意义(二)神经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三)神经科学发展的科学意义(四)国际社会和国际科技界对神经科学的重视二、神经科学前沿简介(一)脑的高级功能(二)脑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三)脑发育的分子原...  相似文献   

5.
美国第43届神经科学年会于2013年11月9-13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本文根据作者的参会经历,对此次会议的概况、规模,以及内容作一简介,以期让读者了解神经科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以及美国神经科学年会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1989~1990年度Fidia研究基金神经科学颁奖仪式及获奖者演讲在华盛顿的George城大学举行。这种仪式每年举行一次,这是第五次。Fidia神经科学研究基金每年设立四项奖,是以四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命名的,他们是:Rita Levi Montalcini,Luigi Galvani,  相似文献   

7.
杨雄里 《生理学报》2011,(6):611-612
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各位同学:今天,来自海内外的神经科学界的年轻才俊相聚在复旦,在神经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交流研究心得,探讨研究进展.我作为神经科学界的一名老兵,谨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我特别感到高兴的是,曾经在我实验室里或在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理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过的许多同学专程从海外赶来,使我们在学术交流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计算神经科学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本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它们与神经科学之间的渗透和交融,已使对脑所进行的分析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另一方面,由于神经系统是一个由大量非线性元件广泛联结所构成的多级系统:例如人脑大约有...  相似文献   

9.
脑科学研究不仅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领域,也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脑研究领域迎来"第二次浪潮"。对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与战略布局进行梳理,形成我国发展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的时代和国际背景;分析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充分重视发展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工程化设计筹划重大科技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举办第三届斯坦福国际神经科学讨论会1995年10月12日,每两年一次的斯坦福国际神经科学讨论会在沪召开。这次盛会是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香港北美医...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有机会参加了1990年美国神经科学年会(到会12000人)和北京神经科学年会(到会200人),有不少感受。从世界范围来看,神经科学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国国会把90年代定为“脑的十年”,这对当今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一个高度的肯定。我国在上海、北京、西安、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神经科学学术组织,正在推动这一学科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国际神经科学大会在京都召开王晓民(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3)第四届国际神经科学大会由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日本神经科学学会和脑科学基金会共同发起,于1995年7月9~14日在日本古都──京都召开。大会主席由IBRO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理学会、北京市神经科学会、上海市神经科学会于1992年11月9日~1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科学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医学院校、专业研究单位和神经学临床共3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广泛交流了神经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受体和离子通道、神经肽递质和突触传递、运动和感觉(视、听、嗅、痛等)系统、学习记忆和睡眠、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神经发育、再生和移植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各地代表向会议呈交论文486篇,五个分会场上代表们分别宣读了  相似文献   

14.
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定于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医科大学召开神经科学研讨会,会期五天,每天上午由神经药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A.Goldstein教授系统演  相似文献   

15.
《生理通讯》2009,28(3):75-79
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提出的一份建议美军用神经科学提高战斗力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根据这份名为《神经科学在未来军事应用中的机遇》报告,未来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其装备和信息化程度,而且与每个士兵的心理承受力、连续作战的抗疲劳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专注度等密不可分,而这些大都受制于人的神经系统,而借用目前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改善士兵的这些能力。  相似文献   

16.
“Neuroscience Facts”是一份国际性的神经科学刊物,双周出版,每期四页,以传真形式向全世界53个国家5000多名神经科学家提供这一领域的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9-12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科学学术会议,收到论文489篇,36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上,美国科学家B.S.Mc Ewen和K.W.Yau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会议期间,分5个分会场,有316人做了研究报告。这次会议,对总结我国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科学原理》已于1999年11月面世。该书实际上是我国第一部神经科学专著《神经科学纲要》(1993)的第二版,按张香桐教授的建议和许多作者的要求,改名为《神经科学原理》。《神经科学纲要》自199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读者的肯定,曾荣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1997年卫生部科技图书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适应5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带来的巨大进展,本版各章内容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总篇幅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社会神经科学是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的综合性学科.从1992年学科成立至今,社会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领域4个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调节和社会互动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即社会知觉加工的模块化问题、人类社会认知的独特性问题和社会调节加工的跨文化一致性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知觉加工至少在计算算法层面是特异化的;心智化系统是人类独有的加工模块;人类社会调节不具备跨文化的一致性;大脑间耦合可能是社会互动共有的神经机制.最后,展望了社会神经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飞迪亚研究基金会(Fidia Research Foundation)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机构,旨在推进和支持国际性的神经科学研究、举办国际性的演讲会以传播这一领域的知识、将研究结果以科学书籍形式加以出版等等来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理科学进展》这一重要科学杂志的出版提供一点资助,感到很荣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