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藕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a)是一种东半球植物,在中国种植得很广,除掉东北寒冷的地区和西北干燥的地区,差不多各地全有。藕是莲的地下茎,一种很通常的食物,差不多每个中国人对于藕都有相当的认识。在藕的性质上面,最引一般人的兴趣的就是藕丝。当藕折断的时候,在两个断面的中间有许多细丝连着,  相似文献   

2.
藕莲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ssp.nucifera)的3种类型之一,在我国作为水生蔬菜栽培的历史愈两千年。对国家种质资源圃中来自17个省和直辖市的68份藕莲资源的19个形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整藕重与主藕重、主藕长和第三节粗成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藕重对整藕重的正向效应最高(0.98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成分占总变异的77.33%。结果还显示对整藕重负效应最高的是主藕重/整藕重(-0.296)。聚类分析发现所有藕莲资源可分为5组。  相似文献   

3.
藕莲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ssp.nucifera)的3种类型之一,在我国作为水生蔬菜栽培的历史愈两千年。对国家种质资源圃中来自17个省和直辖市的68份藕莲资源的19个形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整藕重与主藕重、主藕长和第三节粗成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藕重对整藕重的正向效应最高(0.98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成分占总变异的77.33%。结果还显示对整藕重负效应最高的是主藕重/整藕重(-0.296)。聚类分析发现所有藕莲资源可分为5组。  相似文献   

4.
莲藕主要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莲藕(NelumbonuciferaGaertn.)原产中国,品种资源丰富,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黄河以南地区栽培更为广泛。黄国振〔1〕、王宁珠〔2〕等对莲藕细胞学及花莲的部分质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藕莲品种的改良中做了大量工作〔3〕,育成新品种8个。但对藕莲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莲藕繁殖虽为无性繁殖,但可以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实生苗播种后,无性繁殖一代即将性状固定。因此,对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对有目的地进行杂交育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98年对17个藕莲品种的5个营养品质性状、15个农…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莲资源的RAPD聚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17个随机引物对32份莲属(Nelumbo)品种资源进行RA PD分析.扩增形成207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93条,占93.23%,显示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表明:(1)莲属种质资源可分为3个品种群:花莲、子莲和藕莲,与传统的园艺学分类相吻合.(2)美洲黄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与花莲更相似.(3)藕莲、子莲和花莲可能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莲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莲品种资源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分子标记SRAP技术对国内广泛栽培以及新近育成的39个莲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选取5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101条带,其中88条为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提供20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39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群有明显的界限,花莲和籽莲的遗传距离较近,藕莲与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莲品种间和品种内均存在遗传变异,藕莲品种内的遗传变异略低于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而诱变籽莲、诱变花莲和常规籽莲品种内遗传变异均大于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尤其是诱变籽莲、诱变花莲品种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分量分别超过了70%和60%,这种品种内的遗传变异,一方面对于莲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从这些国内广泛栽培的品种以及新近育成的莲品种中可以直接进一步选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藕和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藕就是莲、荷,原产在亚洲南部和澳洲,而以我国、印度及日本等地栽培历史最久,而且栽培也最广。我国栽培藕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藕为盛夏至冬季的良好蔬菜食品,还可远销海外。它是荷花地下茎的肥大部分,除作蔬食外,还可经过加工制成蜜饯和藕粉。它的种实(莲子)可供食用,又可加工制成蜜饯。蜜饯制品“糖莲藕”及“糖莲子”都是春节佳品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藕莲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现有野生和栽培藕莲品种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引种栽培及生物学特性的详细观察,分析了我国当前藕莲生产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品种品质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等。1979—1989年作者进行了藕莲的无性系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从85个号中逐级选择,通过单株培育,小区试验,大田示范试验,现已选育出一个平均亩产2410.3kg,最高单产3000kg的‘武植二号’新品种;其成分为淀粉工3.5%,全糖4.09%,还原糖1.03%,分别高于对照的10.3%,3.7%和0.95%。水份为76.27%,粗纤维为2.63%,分别比对照低81.56%,4.26%;维生素E是对照的6倍。在连续10年的栽培中,未发生一期病害;证明‘武植二号’是一个适合于江汉平原湖区推广种植的优良藕莲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藕莲有性繁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莲(Nelumbo nucifera)生物学特性,既可用藕作种进行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播种进行有性繁殖。藕莲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但素以无性系栽培。尚未见到有性繁殖栽培的报道。作者自1980年起进行了有性繁殖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0.
张天宇  张敬泽 《菌物系统》1999,18(2):125-129
本文报道生于漆树科植物上的两个链格孢新种,即盐肤木生链格孢和陕西链格孢;生于天南星科植物上的两个新种,即海芋链格孢和独角莲链格孢,及生于五加科植物上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常春藤链格孢。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雪胆属植物化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葫芦科雪胆属植物在亚州东南部,中国和靠近中国南部的印度、越南、缅甸均有分布。五十年代初期发现该属植物约七种。1970年云南民间用小蛇莲(俗名)、又名曲莲、园果雪胆(H.amabilis Diels)的地下茎治疗肠炎、菌痢效果良好。我们从中分离到结晶的苦味质称为雪胆素(为两个成分的混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于该属植物当时未见文献记载其化学研究和任何利用价值。因此合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更新已衰退的子莲种群,是当前植莲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通过应用除莠剂消灭莲群的试验,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莲荷对苯氧乙酸类除莠剂相当敏感。每亩用0.15—0.25市斤的72%2,4-滴丁酯乳油作茎叶喷雾处理,就可彻底“灭荷绝藕”,且对鱼类及其食料生物无不良影响。从子莲进入营养生长盛期起,至盛花期(结藕前)止,均为施药适期。本法对劳力少,且需大面积彻底更新子莲种群或清除野莲的植莲单位,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更新已衰退的子莲种群,是当前植莲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通过应用除莠剂消灭莲群的试验,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莲荷对苯氧乙酸类除莠剂相当敏感。每亩用0.15-0.25市斤的72%2,4-滴丁酯乳油作茎叶喷雾处理,就可彻底“灭荷绝藕”,且对鱼类及其食料生物无不良影响。从子莲进入营养生长盛期起,至盛花期(结藕前)止,均为施药适期。本法对劳力少,且需大面积彻底更新子莲种群或清除野莲的植莲单位,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莲离体茎尖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子灿  刘士佳 《水生生物学报》1987,11(2):191-192,i006
莲(Nelumbo nucifera Gcartn.)是我国著名的水生经济植物,由于其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一些育种者热心于观赏莲的新品种选育工作。经几年努力已选育出一批艳丽多彩的花莲新品种。为了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性状和避免有性繁殖的分离现象,通常采用分藕繁殖。但这种无性繁殖方式的繁殖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主要观察莲(Nelumbo mucifera Gaertn)三倍体的生长发育及某些经济性状的表现,以探索三倍体在藕莲花莲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以10个藕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根状茎表面的铁膜厚度及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总Fe含量最高的是‘尖头白荷’,其次是‘鄂莲6号’和‘温州山东藕’,最低的是‘鄂莲7号’和‘苏州花藕’;根状茎表面的铁膜中Fe(Ⅲ)和Fe(Ⅱ)分别占总Fe含量的64.1%~85.8%和14.2%~35.9%。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铁膜表面呈絮状或颗粒状;能谱分析(EDX)检测到铁膜中存在Fe、C、O、Al、Si,随着铁膜增厚还在‘尖头白荷’根状茎表面的铁膜中检测到K、P和Ca。本研究通过对藕莲根状茎表面的铁膜特性及成分比较,发现供试的10个品种中‘鄂莲7号’和‘苏州花藕’属于铁膜低沉积品种。  相似文献   

17.
白莲(Nelumbo nucifera)是睡莲科水生宿根性草本挺水植物,它由地下茎(藕)、须根、荷叶、荷花、莲实五部分组成。在大田栽培中,白莲是以收获莲籽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价值较高,现将其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白莲的生物学特性 莲的品种有两大类。即白莲和红莲。区别的方法是莲子去外果皮后,内种皮白色者为白莲,又称家莲,红色者为红莲,又称野莲。一般各地都选择白莲进行栽培。 白莲有白花和红花两类。白花的品种又分为小白花和大白花两种。红花的品种有寸三莲(花高于荷叶约10厘米)和大叶苞(花低于荷叶,又叫矮三寸)。以收获莲籽为主的应选择寸三莲(也称籽莲),寸三莲的特点是耐深水、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为编《中国植物志》,整理并研究中国爵床科植物标本,做为《中国爵床科植物志资料》陆续发表。发表并没有一定次序,内容可以是几个属,也可以是几个新种或可是某些问题的讨论。下面是为编写《横断山植物志》而发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四川重楼属植物2新分布变种,分别是宽瓣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 var. latipetala H. Li et V. G. Soukup)和红果五指莲(Paris axialis H. Li var. rubra H. H. Zhou, K. Y. Wu et R. Tao)。其中红果五指莲为贵州特有类群,且为孤点分布。四川新分布的发现对于重楼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迁徙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应用SRAP标记对莲藕资源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利用一种新的分子标记SRAP技术对17个莲藕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选取7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168条带,其中159条为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提供24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17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1)亚洲莲与美洲莲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在亚洲莲内部,藕莲和花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在花莲内部亚洲莲与美洲莲的杂交后代和其它花莲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3)SRAP标记是作分子图谱的好标记,但很难区分遗传关系较近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