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生态学     
(一) 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生态学是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水平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为农、林、牧、渔、狩猎和医疗卫生等事业服务过程中,生态学发展了它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相继出现,促进了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当前,生态学已发展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体系。现代生态学是有关人类生存的科学,它帮助人类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里所指的环境一般是自然环境。但随着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来越要求生态科学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超出纯碎的自然环境,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为社会服务,去宣传自我,发展学科。人类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就是明证。 我1981年参加省生态学会,自担任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职务以来,自己就是遵循生态学为社会服务的道路走过来的。如主持或者参加省内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3.
《生态科学》2003,22(4)
根据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多级评审,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点获准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面向海内外招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是密切联系地球上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纽带科学,架起了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生态学不仅为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实践中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这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学科,在19世纪就已成为一门有较明确定义的科学,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到多个科学与文化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现代生态学的一些研究动态现代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是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不断向微观和宏观扩展。从一般的时间单位(秒、小时、日等)到地质量度单位(百万年);从细胞、个体到整  相似文献   

5.
流域生态学及模型系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陈求稳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05,25(5):1184-1190
流域生态学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流域自然、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虽然流域生态学的发展较晚,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却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流域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在荷兰参与流域生态研究的经验探讨流域生态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框架;重点论述了如何应用现代计算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流域生态学研究的定量方法和模型系统,最后给出了荷兰Veluwe湖和莱茵河下游的流域生态研究及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植物微生物生态学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微生物系统会影响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而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所以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而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依赖于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所提供的技术。本文浅要分析这两项生物技术给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的一些科学方法,以及分析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在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科学技术在21世纪初期即将有更快进步.医学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学将呈现出广泛的交叉渗透.医学教育改革也将日趋深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改革与竞争的重点将逐步集中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所有这些均将对微生态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预计在本世纪初期,随着生态保健医学的发展,医学微生态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逐步被重视,微生态学的人才需要将迅速增加,微生态学教学、科研的队伍将迅速扩大.医学微生态学必将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因此,加生态学人才问题,应引起全国同仁的高度重视,应锲而不舍,不失时机地把我国微生态学的队伍建设起来.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态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寒娥  李秉滔 《生态科学》1998,17(1):118-122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生态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密切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同时,它所带来的负效应——环境问题也向生态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当前几种主要对策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现代科学技术负效应的最佳途径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科学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9.
土壤资源研究与景观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卡尔·特罗尔在对当时所具有的航空照片进行系统研究吋,基于地理学与生态学的紧密联系,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这一概念,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在这半个世纪中,一方面,地理学和生态学由学科分支走向学科综合;遥感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方法论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决策论等不断创立;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加剧,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迫切需要从全球角度、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系统的综合角度来研究整个地球及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因而,景观生态学重新受到重视,并被发展成为地理学、生态学与人文科学三者之间的交叉互补和统一的学科。它使人们对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土地资源研究有了一种新认识。即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是系统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科学。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球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相继出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生态学已成为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资助的主要范围动物生态、植物生态、微生物生态、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原生态、污染生态、城市生态、水域生态、岛屿生态、化学生态、系统生态、人类生态以及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有关的生态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葛永林  徐正春 《生态学报》2014,34(15):4151-4159
奥德姆的生态思想是妥协的整体论,有还原论的一面。把生态系统看作是功能性整体、承认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涌现属性属于整体论,把生态关系简化为能量关系、把生态系统看作是物理系统的分析方法则是还原论的。这种矛盾的生态思想决定了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生态模型的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理顺;较少考虑生态系统的进化;生态研究方法的排它性等。但是,它并不妨碍奥德姆的生态思想在夯实生态学的本体论基础、促进理论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的形成、协调生态整体论与还原论分歧、奠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基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超越生态整体论与还原论,繁荣发展生态复杂性理论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包庆德  张秀芬 《生态学报》2013,33(24):7623-7629
2013年是“现代生态学之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诞辰100周年。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一书对生态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了生态科学的量化水平,促成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体系的诞生;倡导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融合,丰富了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延展了生态学的应用尺度,为社会的生产变革和绿色运动提供了指导。奥德姆的生态学理论中诸如以能量分析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方面较少考虑进化维度,衡量能量质量高低的能值方法的科学性有改善的空间等,但这都无碍他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生态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白雪  程维明  宋珂钰  李浩 《生态学报》2022,42(11):4334-4348
生态地貌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概念,受到地貌学家、生态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地貌在控制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态系统又可以对许多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在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点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梳理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相似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两个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两个学科融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将生态地貌学与现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及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地貌学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地球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拓展地貌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深入研究生态地貌学,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及增强未来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曾冬萍  蒋利玲  曾从盛  王维奇  王纯 《生态学报》2013,33(18):5484-5492
生态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综观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基于此,从全球与区域尺度、功能群尺度及个体水平3个方面阐述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从空间、时间、生境和植物类型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综述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驱动因素。并讨论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在限制性养分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生长率与C:N:P关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态学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何兴元  曾德慧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691-1697
应用生态学是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态学的主体.寻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是应用生态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40年的发展,应用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门类.应用生态学未来的发展应更多地关注受人类影响和管理的生态系统并将人视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用生态学在当前和今后应给予优先重视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设计、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学评价、生物入侵生态学、流行病生态学、生态预报、生态过程及其调控等.在今后若干年内。围绕这些领域,可能会出现广泛而活跃的研究热潮以及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Predictive ecosystem research needs a pluralistic approach. Retrospective studies reveal the initial causes of ongoing ecological change. In the Wadden Sea, inherent ecosystem stability may be falsely assumed, because the effects of modern coastal architecture and of anthropogenic eutrophication to some extent complement each other. Expect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ten have corresponding phases in the past which may serve as a model to predict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Historically, quantitative ecology entered the Wadden Sea, via fisheries research, from the oceanic side. Quantified material fluxes may reveal imbalances which are indicative of the rough direction of ecosystem change. For ecosystem research to contribute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Wadden Sea as a centre of coastal organisms, quantitative knowledge of resources and ecosystem metabolism must be supplemented by qualitative knowledge of habitat requirements and species interdependences. Qualitative ecology entered the Wadden Sea from the landward side. Extending this approach to anticipatory field experiments may help to predict ecological changes at the species level.  相似文献   

17.
《农业工程》2022,42(6):624-632
China'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played a pioneering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high prais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co-agriculture, b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bas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agriculture has gone through two period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vides rich production experience.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al ecology has experienced four development stages: initial exploration (1981–1992), expansion and consolidation (1993–2004), steady advancement (2005–2011) and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2012–present). Each stage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landmark achievements, which ramm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2) China's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t of government in 1993, and has basically formed a five-level demonstration and driving system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cluding 2 pilot provinces for eco-agriculture, 10 demonstration cities for circular agriculture, 100 demonstration counties for eco-agriculture, 12 demonstration bases for eco-agriculture, and 1100 beautiful villages, which cover province, municipality, county, base and village. The advancing mechanism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small circulation in the main body, circulation in the park and large circulation in the county”,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nationwide; 3) China's eco-agriculture has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ness,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Its basic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agricultural ecology methodology and theoretical basis,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ssembly and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l technology; 4) Under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China's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is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towards high efficiency, industr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practicality and multi-function, thus gradually establishing a resource-sa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oriented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ituting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attern integrating r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prosperous life and good ecology, and helping China's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18.
王金龙  杨伶  李亚云  张大红 《生态学报》2016,36(20):6636-6645
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安全的主要约束。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安全程度将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并决定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资源的永续利用。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交互的内在机理,从森林生态的自身状态(生态状态指数ECI)与人类活动产生的压力(生态压力指数EPI)两个视角全面考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生态安全状态—压力框架模型,最终设计了森林生态安全指数(ESI)的方法体系。为验证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理论,本研究选取了5省15个县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试点县域,对其1999—2013年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县域森林生态安全评价以及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对比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环境DNA技术在地下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水强  王文娟  B. Larry Li 《生态学报》2015,35(15):4968-4976
地下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于技术和方法的限制,作为"黑箱"的地下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限制生态学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生态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环境DNA技术,是指从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片段,然后通过DNA测序技术来定性或定量化目标生物,以确定目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功能特征。环境DNA技术已成功用于地下生态过程的研究。目前,环境DNA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克服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不能培养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尤其是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成为可能;而且,环境DNA技术已经在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可快速分析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更有效地鉴定出未知的或稀少的物种,鉴定土壤动物类群的幅度较宽;部分研究者通过提取分析土壤中DNA片段信息对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分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比传统的植物分类及物种多样性测定更精确,改变了以往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模式的理解。同时,环境DNA技术克服传统根系研究方法中需要洗根、分根、只能测定单物种根系的局限,降低根系研究中细根区分的误差,并探索性地用于细根生物量的研究。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土壤动物多样性、地下植物多样性及根系生态等地下生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环境DNA技术对于以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及地下植物根系为主体的地下生态学过程的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预期,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生态学研究相结合将成为未来地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阎水玉 《生态科学》2001,20(1):96-105
从生态学的学科定义、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生态学来发展趋势的出发,认为将城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既能涵盖城市生态学已有的内容,也能指导城市生态学未来的局长。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应全面深入地展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应更为精确,城市生态学应参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的经验和目前面对的挑战,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场观测资料与统计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应该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