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四联体是端粒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如果药物能稳定G-四联体结构或促使其形成,则可使端粒酶不能发挥其逆转录酶活性,不仅抑制端粒酶活性而且使端粒不能延伸.而恶性肿瘤需要一定的端粒长度才能维持其生长及增殖,所以通过促成G-四联体结构的药物可以达到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目的.本文G-四联体结构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刊于1975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发表了《相反相成药物治疗马骡结症的疗效观察》和《相反相成药物治疗马骡结症的理论探讨》两文,现又发表《相反相成药物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相反相成药物治疗马骡结症理论探讨续报》。毛主席指出: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主张在科学研究方面展开积极的争鸣,通过科学实验和争鸣发展科学。为此,我们又请作者对研究课题做一简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克隆公司增资扩投,落户浦东克隆公司是著名分子遗传学家陆德如教授创立的,专门从事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生物高技术公司。公司成立3年来已研制成四种基因工程药物,其中,干扰素已取得试生产批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他们还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专...  相似文献   

4.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三种药物牙膏对四种口腔常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药物牙膏对口腔中的常驻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健康人长期使用药物牙膏,可能造成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失衡。  相似文献   

5.
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做为多肽、蛋白类药物一种新型给药载体有控制药物释放、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等突出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来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脂质体研究的相关资料,总结论述了脂质体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载体在新的制备方法、新型脂质体、给药途径、产业化进展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动向,指出了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干扰素α1b、羟基喜树碱和诺氟沙星这四种药物对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HBV全基因组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采用CPE方法观察四种药物对HepG2.2.15的毒性大小,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将药物加入HepG2.2.15培养8天收集培养液,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及HBV-DNA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和干扰素α1b对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羟基喜树碱对乙肝病毒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则在各浓度均未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本实验证实了高三尖杉酯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抗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7):I0002-I0003
这是给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一个好消息:《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天服用维生素E可有效减缓早老性痴呆症的病情恶化。美国芒特西奈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招募了613名轻度至中度的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参与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天分别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α-生育酚、20毫克的另一种痴呆症药物美金刚胺、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以及服用安慰剂。  相似文献   

8.
<正>成都地奥集团是1988年8月18日借款50万元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20多个春秋的不懈努力,己成为集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微生物药物、药物制剂研制为一体的大型骨干制药企业,是国内实力最强的药物研制、中试、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纯度甾体皂苷和高纯度胸腺肽生产企业,矿业能源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生力军。地奥集团已拥有四个制药企业、一个药品销售公司、一个医药连锁销售公司、一个化妆品生产企业、一  相似文献   

9.
二半胱氨酸合铬(Ⅲ)酸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半胱氨酸合铬(Ⅲ)酸钠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该药物作为一种改善糖代谢有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早已知道大麻中的活性成分———四羟基大麻醇 (THC)是一种有效的止痛药 .但其复杂的副作用 ,包括镇静、眩晕与妄想 ,限制了其在医学上的用途 .现在研究者已制造出一种药物 ,它能通过与THC相似的机制来减轻痛觉 ,却无THC的副作用 .该药物称为AM12 4 1,其在体内与 1~ 2类  相似文献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最有效的清除剂,但由于SOD分子量大,体内代谢速度快,作为外源性药物有其不足之处。从中草药中寻找具SOD活性的有效成分,更好发掘天然药物的研究。从地血香分离出四种联苯环烯木脂素类化合物,进行了SOD活性研究。实验证明四种化合物的SOD活性不同,分别测定了它们对O_2~-的清除率和抑制率。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1,(9):I0001-I0001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北京大学,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合成分子模式工具,并利用这种工具探讨脯胺酸及四胜肽在XIAP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上所扮演的构造及功能的角色。这对于了解癌细胞生长,以及研发新的抗  相似文献   

13.
脂质体作为药物口服载体,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其在肠道胆汁盐和肠道酶的作用下极不稳定,造成包裹药物的损失和破坏。研究中,应用丙酮沉淀、薄层制备层析以及甲醇沉淀相结合的方法,从培养的古细菌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中分离和纯化极性脂质抽提片段(polarlipid fraction extract,PLFE),制备了由PLFE为组分的四醚脂质体;并着重评估其在模拟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改进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有效;在模拟人肠道环境的体外稳定性实验中,四醚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普通磷脂脂质体。这些结论表明,具有独特结构的极性脂质组成的四醚脂质体,具备作为药物的口服输送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人类非洲锥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寄生虫病,威胁着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有四种,这些药物副作用多,用药困难并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安全有效且利于服用的药物。目前有三类候选药物相继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进入临床应用。另外,还有许多正在研究的治疗药物,包括天然产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亮氨酰t RNA合成酶抑制剂、微管蛋白抑制剂以及一些靶点尚不明确却有很好的锥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壳二孢呋喃酮选择性较好,喹啉-3-羧酸类衍生物毒性低,5-硝基-2-呋喃酰胺类化合物对硝呋莫司耐受的锥虫仍有活性。这些研究无疑都为新型抗锥虫药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药物会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高三尖杉酯碱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抑制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干扰素α1b、羟基喜树碱和诺氟沙星这四种药物对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HBV全基因组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采用CPE方法观察四种药物对HepG2.2.15的毒性大小,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将药物加入HepG2.2.15培养8天收集培养液,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及HBV-DNA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和干扰素α1b对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羟基喜树碱对乙肝病毒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则在各浓度均未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本实验证实了高三尖杉酯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抗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新药开发、提高药效和评价药物毒性、指导药物联合治疗等方面,已成为研究药物作用机理中不可或缺的筛选阶段。同时对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四种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联合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近几年两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其下一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期探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及其二者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策略,为今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种手性药物分离用双柱切换色谱制备装置 本发明涉及手性药物分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性药物分离用双柱切换色谱制备装置。它用计算机控制,主要由四根色谱柱、三个电磁阀、制备泵组成,其中:待拆分的原料容器经制备泵、进料电磁阀与预柱连接,溶剂容器接到进料电磁阀,预柱通过切换电磁阀与第一、二手性制备柱串联后和平衡柱相连,平衡柱输出端经紫外检测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1,(7):I0001-I0001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北京大学,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合成分子模式工具。并利用这种工具探讨脯胺酸及四胜肽在XIAP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上所扮演的构造及功能的角色,这对于了解癌细胞生长,以及研发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很快。本文从病原菌遗传变异、致病机理、潜在疫苗和对药物抗性的研究四个方面对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冠状病毒频频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其中包括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目前对这些病毒引发的疾病并无特效的治疗药物。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在DNA或RNA的鸟嘌呤富集区形成的非典型二级结构,可存在于人类和病毒基因组中,G-四链体的不同位置对病毒复制和感染等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针对七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冠状病毒以及与SARS-CoV-2同源性较高的三种蝙蝠相关病毒,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潜在四链体形成序列(Potential quadruplex-forming sequences,PQS),结果发现,十种病毒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PQS基序,同时对SARS-CoV-2 G-四链体存在位置及形成潜力进行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变异株间G-四链体基序的保守性。本研究对SARS-CoV-2基因组中G-四链体进行初步预测与探讨,旨在为COVID-19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靶点,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