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生命科学中最时髦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它的起源,内容和性质等作者在“试论分子生物学”和“再论分子生物学:科学的革命”两文中讨论过但没有寻根。量子物理学家E.Schrodinger和Max Delbruck可以认为是与分子生物学的根有密切关系的。 Schrodinger和生物学之间的关系在他写的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What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病毒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似乎模糊起来了,难怪一位“分子生物学家”教授宣称病毒学已不存在了。事实真是这样吗?分子生物学是在结构生物化学和细胞遗传学两门学科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而这两门学科的充实和发展又来源于病毒学[有关分子生物学究竟代表什么,见作者的“试论分子生物学”(武汉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和“再论分子生物学——科学的革命”(病毒学杂志1987年第1期社论)]。  相似文献   

3.
在加州大学查尔斯·兰格利的实验室,我的博士研究课题原本是验证中性进化论,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年轻的“精卫”基因来到我的面前,并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八)“带着精卫基因去发展您的科学生涯吧!这不是我的发现,而是您的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这是美国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一个响亮的口号。美国这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起始于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一项跨世纪科学教育计划。该计划希望通过中小学课程改革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美国今日的儿童成为明日科技领域的主人,在  相似文献   

5.
1957年,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一书。我是一个昆虫学工作者,不是一个史学家。这本书只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所作的一个“尝试”,所以特别在书名上印上“初稿”字样,以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书出版后,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鼓励,并寄送资料,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1966年《昆虫知识》刊登周匡明同志《评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蚕业史部分》一文,对  相似文献   

6.
王荣  刘勇  姜双林 《生物学杂志》2012,29(1):100-102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带头学科,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已成为21世纪生物科学对人才发展的一个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重组、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对确保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经验,就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网络课程建设以及开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一些观点和体会,以期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及培养素质型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理科学进展》编辑部转王志均教授:我对您在《生理科学进展》1985年第16卷第4期上发表的“有感于外文缩写泛滥成灾”的短文,认为说得很好,很正确,我有同感。愿借本杂志的“读者·作者·编者”栏,发表上述  相似文献   

8.
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另一个是生物分界的新认识。 (一)生物科学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到二十世纪末,数、理、化生都达到了前人难于设想的境地,例如核物理方面的核能利用,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超过古代“千里眼、顺风耳”幻想的水平,激光不仅可以用在医疗上,替代手术刀,也可能成为宇宙大战的攻击和防御武器,而超声波则用在勘探、海洋捕鱼和医疗诊断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开辟了生物工程的园地。通过基因链的分割和再组合,将用以创造有益于人类的新物种或变种。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由于世界人口的增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还是一门科学吗?”禹宽平(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81)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笔者之所以给这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加上引号,因为这原本就是世界一流科学期刊Nature的总编JohnMaddox在1992年写的一篇专栏文章的标题(Nature,...  相似文献   

10.
1、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主要划分为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类。生命科学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本质,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十九世纪初,法国拉马克首先使用“生物学”这一名词。本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生物科学”,标志着生物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到了五十年代,由于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的广泛而深刻的渗透,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命科学”便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教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呼吸器官第三节“呼吸运动”的时候,通常要用着两种教具来帮助说明呼吸的动力:一种是说明由于“膈”的升降而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胸腔长短的变化(图1);一种是说明由于“呼吸肌”的活动而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胸腔粗细的变化图2)。第一种呼吸教具,需要用一塊橡皮膜代表膈和一个动物膀胱或其他可以胀缩的小气球来代表肺。我在这次教学时,因这两件东西,一时没能找到,就设法用其他东西代替了。我用半  相似文献   

12.
缠绕茎植物的缠绕规律周学平(安徽省寿县教委)在我们周围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造如杨振宁博士所说的那样,首先是直觉的、灵感的,而不是逻辑的,这种支配直觉进行选择的,则是科学的美感,这种“直觉”,则是科学创造的直觉。我原是一位生物化学教师,后来一直从...  相似文献   

13.
陆师义  郭兴华 《遗传》1975,2(2):106-113
遗传学在整个自然科学特别是在近代生物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想路线和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目前,生物科学和遗传学中还出现利用科学成果公开标榜僧侣主义和形而上学,或是对唯物主义认识论作疯狂的歪曲、诽谤和攻击。例An遗传学家Stent竟然宣扬“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提供了‘上帝,存在的证据”的谬论。他认为科学对世界的解释是以一套先验的信条为基础的,而这些信条的“合理性”不能作为科学审查的对象。他举出柏拉图的“永恒道理”就是“上帝”的同义词,这种“永恒道理”的力ILL赋予所有东西和生物特殊的功能,实际上和我国孔孟之徒宋代理学家的“理”如出一辄。Stent认为相信上帝不仅与合理的思想相容,而且是形而上学的公理。他进一步认为一个科学家是相信上帝的,因为缺少了这种信仰而要去发现“上帝的定律”就会是徒劳。Stent的谬论不值一驳,他的论点恰恰是企图把人类的认识再度禁锢在神学之中的又一例证。又如《偶然性与必然性》一书的作者法国分子生物学家Monod站在经验主义的立场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竭尽其歪曲、低毁和攻击的能事,胡说什么种种科学事实都与辩证法不符,妄图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特别是遗传学的指导。这本书流传较广,应进行重点和系统的批判。这里反复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头等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科学研究正确的指导思想?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本文主要以遗传学为例,仅就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物技术在民事部门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和农业科学领域发展更为突出.同样,这项技术对军队建设的诸多方面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军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些年来陆续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规划,对其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概括地介绍。一、生物技术在军队中的地位: 美国军队于1985年以前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生物技术研究。在1985年美国生物技术发展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生物技术解决军事医学问题的作用”和“美国海军非医学生物技术基础研究计划”的研究报告。1985年,军方组织人力详细地调查了生物技术在美国军队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在题为“生物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生物类实验教材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世界》创刊以来,我一直是本刊的忠实读者。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内容定位,它有科普的特征,也有科学的严谨性。在很多引起读者关注的题目中以清新精练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生物科学故事。我虽然长年从事生物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也被本刊所涉猎的生物学科普故事吸引和感染。一时好动,本人也曾为本刊撰写过一篇有关美丽的宝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1985年3月24-28日国家科委“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在武汉召开了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工作交流讨论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交流了联合攻克猪、牛、羊幼畜腹泻病致病菌抗原基因工程研究取得进展:(1)成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活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创了生命科学的分子生物学新纪元。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成功又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向微观水平迅速深入。与此同时,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书刊作为积累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必然面临一个名词术语和符号的统一和规范化的问题。我国在专业名词术语统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早在1985年就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名词委”)。作为名词委的主任,钱三强先生郑重指出:“根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术语,科研、教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最初刊名为《生物化学杂志》)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继1980年创办第一份刊物《生命的化学》之后的又一份学术刊物。 我于2000年始任该刊的常务编委,2004年始任副主编至今,曾先后与张迺蘅教授、贾弘褆教授和周春燕教授三位主编共事,算来已与刊物一起走过了20年! 这20年间,我也通过在国内、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的过程对一个学术组织出版一份学术刊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比如,我自2017年担任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主席,该学术组织发展至今一直未能创办一份自己的学术刊物,这令人遗憾,同时也可见创办一份学术刊物是多么的艰难。2018年担任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执委兼任出版委员会和命名委员会主席,IUBMB拥有几份自己的学术刊物,但是让学术刊物可持续发展并在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需付出巨大努力。另外,我自2008年到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该刊同时出版英文和中文两个内容各自独立的版本)常务副主编这10年间,我也深刻体会到,在大家都重视发表英文论文的当今,出版高水平中文学术刊物的确是步履艰难但却任重道远。 值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3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伴随着《学报》成长的科技工作者,同时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学会前副理事长,前党委书记和现任监事长,我在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  相似文献   

19.
高考生物学命题技术拾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兰 《生物学通报》2005,40(2):55-56
生物学高考试题可以从新的东西、“活”的东西也即与现象直接有关的东西入手进行设计。以便引起学生对问题情境材料发生兴趣,实际上,不但生物学高考试题设计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生物科学的研究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寻找突破口。所说“活”的东西主要指有血有肉的东西,而不是干干巴巴的骨架类的东西一如把植物放在窗台上,它就向光生长,用这一素材来考查生长素的知识,就属于我们所说的从“活”的东西入手设计试题。“活”的东西不一定是指具体的生物:  相似文献   

20.
胡红雨 《生命的化学》2007,27(5):369-369
我们向读者推荐本文。本刊一直重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译名的讨论,但断断续续,没有持之以恒。我们希望以本文为契机,能经常收到这方面的稿件,更愿有议论,甚至争论。经过审定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即将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名词的译名和定名,以促进科学的交流和发展。许多名词因为定名晚了,而造成很大混乱。因此祈望广大读者更注意新名词的译名讨论。附带向读者推荐一本期刊——《中国科技术语》(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主编:路甬祥),它是我国有权威性的刊物,内有较多的名词译名和定名,还有争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