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静息态游离Ca2 浓度([Ca2 ]i)和钙调素(CaM)、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上述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29 d、第30 d进行学习、记忆成绩测试,然后快速取海马制备海马活细胞,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变化,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内CaMmRNA、CaMPK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模型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②模型组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CaMmRNA、CaMPKⅡmRNA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增高、CaMmRNA和CaMPKⅡmRNA表达减少是导致小鼠血管性痴呆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酮(PRO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n=12):正常组、假手术组、I/R组和I/R+PROG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闭塞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Y-型迷宫检测学习与记忆成绩;免疫荧光法观察海马区P2X7受体蛋白表达;羟胺氧化法测定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学习记忆成绩、海马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学习记忆成绩显著降低(P<0.01);与I/R组相比,I/R+PROG组学习记忆成绩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海马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与I/R组相比,I/R+PROG组海马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海马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I/R组相比,I/R+PROG组海马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PROG可明显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区P2X7受体蛋白表达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3.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磷酸腺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缺血参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磷酸腺苷代谢的影响。方法:往置入腹主动脉的Swan-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造成兔腰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预处理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reverse phase HPLC),对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腰髓组织中磷酸腺苷(ATP、ADP、AM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兔再灌后各时间点腰髓组织ATP含量有明显下降(P<0.01)。与缺血组相应时间点相比,预处理组兔再灌注后腰髓组织ATP含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显著提高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组织ATP含量,这可能是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肠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ham)组、I/R组、I/R GLP-2保护组和I/R 谷氨酰胺(GLN)阳性对照组.光镜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检测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系膜淋巴结(MLN)细菌易位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部分小肠绒毛坏死脱落,绒毛高度下降,隐窝变浅(P<0 01);小肠组织DAO活性降低(P<0.01);MLN细菌易位率增加(P<0.05).与I/R组比,GLP-2组肠绒毛损害明显减轻,DAO活性回升(P<0.01),细菌易位率回降(P<0.05).结论:GLP-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肠的形态结构及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和SHR,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W-Sham、S-Sham)、缺血/再灌注组(W-I/R、S-I/R)和姜黄素组(S-Cur),各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h、12 h、1 d、3 d、7 d 5个亚组(n=6)。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Nissl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平均锥体细胞密度,ELISA法检测海马RANTES表达,于再灌注后7 d观察行为学。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海马RANTES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W-I/R大鼠比较,S-I/R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海马RANTES蛋白表达上调(P〈0.05);姜黄素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减轻,海马RANTES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更易导致SHR海马神经元损伤。姜黄素减轻SHR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NTE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海马区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药物组、AMD3100+电针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大鼠“百会”穴( GV 20)及左侧“四关”穴(合谷LI 4/太冲LR 3)为电针穴位,刺激时间为30 min/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各组缺血海马区SDF-1α、CXCR4 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电针组SDF-1α、CX-CR4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电针组各时间点相对模型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 AMD3100+电针组缺血海马SDF-1α、CXCR4 mRNA表达在再灌注后1 d时明显高于电针组( P<0.05),但后逐渐下降,7 d时明显低于电针组( 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再灌注3 d、7 d海马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表达明显增多( P<0.05)。与电针组比较,AMD3100+电针组再灌注后7 d 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表达明显下降( P<0.01)。 CD34+VEGFR2+血管表达变化与SDF-1α的表达变化显著相关(R=0.784,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海马区SDF-1α/CXCR4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6/STAT3/miR-21在松树皮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2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4 d及28 d模型组、14 d及28 d治疗组,每组20只,采取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在处死前7 d给予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灌胃治疗,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及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白介素6、STAT3、p-STAT3蛋白、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同时间节点治疗组小鼠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强;治疗组尼氏体排列紊乱,其中一部分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质着色相对较浅,但比模型组好;28 d模型组IL-6表达水平低于14 d模型组,同时间点治疗组海马组织中的IL-6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海马组织中STAT3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间点治疗组p-STAT3含量低于模型组;海马组织中miR-21在14、28 d治疗组的表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能通过有效抑制IL-6,显著降低STAT3磷酸化水平,最终降低miR-21表达,从而发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异氟烷预处理对小鼠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保护作用,探讨NALP3(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iein-3 inflammsome)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45只ICR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异氟烷预处理组(Iso),每组数字15只。其中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缺血半暗带模型,异氟烷预处理组造模前吸入2.0%异氟烷2 h。再灌注24 h后处死小鼠,激光共聚焦检测脑组织内NALP3的表达分布;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中NALP3、NF-κB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中IL-1β的表达。结果:脑组织内NALP3的表达主要集中于脑缺血半暗带中,正常组织与梗死区NALP3表达较少;脑缺血再灌注后,I/R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中NALP3、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sha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烷与处理后,Iso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中NALP3、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I/R组脑缺血半暗带中IL-1β表达水平较Sham组升高了4倍,而异氟烷预处理组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IL-1β表达水平较I/R组降低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预处理可抑制NALP3的表达及炎症因子IL-1β的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异氟烷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PPARγ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颈总静脉抽血后回输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定向能力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学改变及RT-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PPARγ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的核固缩和细胞丢失.PPARγ mRNA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以缺血/再灌注后48 h表达水平最高,30 d后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中PPARγ mRNA的表达,在再灌注30 d内明显增加,表达高峰在48 h.  相似文献   

10.
小鼠短暂前脑缺血海马中半胱天冬酶-3酶原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中半胱天冬酶-3酶原(procaspase-3)的表达变化,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procaspase-3的活化机制.将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 后者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0 min后再通血流, 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和48 h取海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海马中pro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 12 h I/R及24hI/R组海马中总procaspase-3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升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I/R组海马中去磷酸化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升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procaspase-3磷酸化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procaspase-3表达增加,其中procaspase-3去磷酸化水平高明显, 提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诱发procaspase-3去磷酸化, 继而促进procaspase-3转化为活性形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海马内神经元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应激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无规律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为期6周。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成绩,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各亚区Ng表达的变化,并用RT-PCR技术分析各组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应激组动物寻找隐蔽平台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DG和CA3区Ng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海马CA1区的Ng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动物的Ng mRNA水平亦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复合性应激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Ng在海马中的表达和Ng mRNA转录水平增高,提示Ng参与了该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12.
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随机分为假手术(Control)组、脑缺血组、肢体缺血组、LIP 0 d组(LIP后即刻行脑缺血)、LIP 1 d组(LIP后1 d行脑缺血)和LIP 2 d组(LIP后2 d行脑缺血).重复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3次(每次10 min,间隔10 min)作为LIP,夹闭颈总动脉进行全脑缺血8 min后再灌注.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及锥体神经元密度以判断海马损伤程度.结果:脑缺血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严重,与Control组比较,组织学分级明显升高,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P<0.01).LIP 0 d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较脑缺血组明显减轻,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神经元密度明显升高(P<0.01).而LIP 1 d组和LIP 2 d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缺失较多,仍有明显的组织损伤.结论:LIP可减轻随后立即发生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间隔1 d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显著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小鼠海马神经元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治疗意义。方法: 随机挑选12只雄性正常野生型小鼠(WT)作为正常对照组(NC Group),然后将48只SCA3小鼠随机分为SCA3模型组(M Group)、低剂量小鼠组(NL Group,10 μmol/kg)、中剂量小鼠组(NM Group,50 μmol/kg)和高剂量小鼠组(NH Group,100 μmol/kg),每组12只,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一次,连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比较不同剂量NaHS干预前后SCA3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马内硫化氢(H2S)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差异,并借助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元髓鞘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SCA3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内H2S含量降低(P<0.05),有髓神经纤维MBP表达量也降低(P<0.05),经过不同剂量的外源性NaHS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SCA3小鼠海马H2S和MBP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 外源性NaHS可能通过提高SCA3小鼠大脑海马的H2S含量和MBP含量增加,对神经元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SCA3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为寻求SCA3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临床SCA3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及心率变异性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D  DU CY  Tang XJ  Jin YX  Lei T  Yao Y  Yang Z  Zhang T 《生理学报》2007,59(1):35-41
本研究通过建立高脂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进行水迷宫实验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功率谱分析,探讨脑损伤前后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及缺血对自主神经的影响。23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高脂组(n=6)和高脂缺血组(n=7)。高脂组和高脂缺血组大鼠均饲以高脂饲料制成高血脂大鼠模型。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后,高脂缺血组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记录心电图。7d后各组大鼠再次进行水迷宫实验和记录心电图,对HRV序列进行基于快速傅立叶转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的功率谱分析。结果:(1)第一次水迷宫测试,3组大鼠空间探索实验和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第二次水迷宫实验,高脂缺血组与其它两组相比,空间探索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记忆频度明显下降(P〈0.01),定位航行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记忆频度显著下降(P〈0.01),10圆环记忆得分显著下降(P〈0.001),但高脂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高脂缺血组缺血后心率持续下降;缺血时HRV中频段功率(0.2加.6Hz)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高频段功率(0.6-2.5Hz)缓慢下降,中频/高频功率比值明显下降(P〈0.05)。(3)缺血7d后高脂缺血组与高脂组相比,心率明显加快,HRV的中频段功率无显著变化,高频段功率明显下降,中频/高频功率比值显著增高(P〈0.05)。结果表明,缺血过程中高脂缺血组大鼠的自主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于迷走神经活动减弱。缺血7d后,由于海马区神经元对缺血敏感易受损,造成高脂缺血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同时引发迷走神经活动下降,大鼠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5.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nov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u BY  Cai WQ  Xiong Y  Zhang CG  Perbal B 《生理学报》2000,52(4):290-294
采用主动回避法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训练 ,选出学习成绩好和差的大鼠 ,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观察nov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 ,novmRNA和NOV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海马、扣带皮质和联合皮质锥体层、基底神经节和下丘脑等脑区。好成绩组NOV蛋白免疫反应最强 ,阳性细胞最多 ,差成绩组nov基因的表达比假性条件反射组的表达稍强。novmRNA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以上结果提示 ,nov基因可能参与学习记忆的调控过程 ,这种调控发生在NOV蛋白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MD3100阻断SDF-1/CXCR4轴后,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IR组)、AMD3100组(IRA组)、生理盐水组(IRN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将IR、IRA和IRN组分为再灌注12h,1、3和7d四个亚组。HE染色观察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在缺血半暗带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AC133mRNA表达。结果与IRN组比较,IRA 12h外周血中AC133mRNA显著升高,第1d升高达峰值(P0.01),IRA 3dAC133mRNA表达比IRA1d显著减少(P0.05);与IRN组比较,IRA组CD31阳性血管密度在第1d无显著变化(P0.05),第3和7d血管密度显著减少(P0.01);IRA 7d梗死区由大量坏死神经细胞和泡沫细胞填充,坏死较严重。结论持续注射AMD3100能动员干/祖细胞快速进入外周血,但可能抑制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血管再生,加重梗死区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区神经元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手术制作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GluR-2的定位表达,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强度无明显差别(P>0.05);MCAO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弱(P<0.05);电针 MCAO模型组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比手术组明显增强,但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仍显偏弱(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本试验的结果提示电针针刺可上调GluR-2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