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柯丽霞  杨超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9-1742
清凉峰北坡的大型真菌十分丰富,经初步调查,发现清凉峰北坡共有大型真菌2纲10目38科72属16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黄山松林等林带中。按经济价值分有食用菌72种,药用菌55种,毒菌19种;依生态习性分有木生菌68种,土生菌84种,菌根真菌21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自然发生的常见种类和分布,并对该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评价,大型真菌在各林带下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种群的组成和分布与植被类型、林中小生境、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相关。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皖皇埔山大型真菌的组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本文对安徽省皇埔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大型真菌87种,隶属4纲6目22科46属,它们广泛分布于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竹林、荒地等植被类型中.按经济价值可分为食用菌42种,药用菌31种,毒菌6种;依生态习性可分为土生菌44种,木生菌30种,外生菌根真菌19种,虫生真菌2种.该区大型真菌资源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2003~2007年多次对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及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基本摸清了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本次调查显示保护区大型真菌有8目39科95属219种,有经济价值的真菌16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149种、药用真菌52种、毒菌31种、木腐菌82种、菌根菌72种。为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保护资源的目的,根据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特点提出保护和综合利用建议,为保护区管理处制定大型真菌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怀頫  刘红霞  郭一妹  崔国发 《生态科学》2003,22(3):250-251,244
松山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的国家级保护区,具有暖温带北段典型的自然景观,保护对象为天然油松林和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此次报道了松山自然保护区部分地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结果,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采集到的这些大型真菌隶属于2个亚门,4目,16科,31种,其中食用、药用菌23种,木腐菌7种,外生菌根菌7种,有毒真菌6种。松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益的食用菌、药用菌及菌根真菌种类相对较多,菌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不同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湿季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7个管理局辖区开展了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 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山地雨林、低地雨林、低地雨林次生林、人工林)的大型真菌生活型(共生型、腐生型)组成差异。从设置的58条1 km长的样带内采集到1,869份子实体标本, 根据子实体形态与ITS rDNA序列分析, 从中鉴定出562种真菌, 涉及17目64科174属, 其中80%以上的物种由伞菌目、牛肝菌目、红菇目、多孔菌目、鸡油菌目、锈革孔菌目和炭角菌目构成。大型真菌的营养型以腐生型(占48.2%物种)和共生型(44.8%)为主。每条样带的平均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以中海拔的山地雨林最高, 分别为28 ± 5种和33 ± 6个, 而人工林最低, 分别为11 ± 1种和11 ± 2个。植被类型主要影响共生型大型真菌物种丰富度(P = 0.026)和子实体多度(P = 0.019)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P = 0.028), 但对腐生型大型真菌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响应置换过程(multiple 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 MRPP)检验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对共生型与腐生型大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均有显著影响(腐生型: P = 0.004, 共生型: P = 0.041)。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的结果表明, 植被类型对腐生型和共生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解释度均较低(共生型: R2 = 0.068, P = 0.004; 腐生型: R2 = 0.067, P = 0.004)。海拔仅对腐生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产生微弱影响(R2 = 0.029, P = 0.001), 而对共生型真菌影响不显著(R2 = 0.024, P = 0.072)。在不同保护地之间, 共生型(R2 = 0.148, P = 0.001)与腐生型(R2 = 0.123, P = 0.002)真菌物种组成均具显著差异; 基于样带‒真菌矩阵的网络图显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雨林是共生型大型真菌多样性较高区域, 应作为共生型真菌与宿主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和开发当地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本研究经过两年的系统调查和采集,得到大型真菌标本610余份,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得到283种食药用菌,隶属于2门6纲20目53科122属,其中食用菌124种,药用菌130种。结果表明,当地的食药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同时也说明当地充足水源和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对于大型真菌的生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因而在开发和利用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地势起伏,地貌类型复杂,是第四纪地球冰川袭击下的生物避难所,是野生生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野生真菌资源丰富。项目组成员对金佛山保护区及周边野生真菌的资源状况调查,根据Ainsworth(1973)等和C.J.Alexpoulos(2002)等的分类系统,该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结果如下:采集到的真菌隶属于2个亚门,61科185属584种;其中有木腐菌241种、菌根菌286种、虫生菌19种,其它菌类15种;食用菌281种、毒菌100种、药用菌253种、濒危真菌20种。调查发现部分区人为破坏较严重。根据该地区野生真菌资源特色,为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目的,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已知种类有1185种,占中国大型真菌的30%左右,其中有不少的本地特有种,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有300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潜力的有50种,毒蘑菇有110多种,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特色,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来的采集及最近集中考察,收集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173种,分别隶属于15目、37科、83属,充分体现了种类方面的多样性.在生态特征方面,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常绿或落叶灌丛、针叶林、高山草甸等环境;其中腐生类型为主,有共生类型和寄生类型.在经济价值方面,有食用菌77种,药用菌43种,毒菌24种,木材腐朽菌93种,树木共生菌32种.另有省内新记录种18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沙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调查,对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分类,并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保护区有7种植被类型,其中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海拔100~850m左右的丘陵和山地.亚热带常绿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长坪一带.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灌丛草坡分布较少.竹林主要在村庄附近的沟谷两旁和山地,处于半自然状态.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191科630属1225种,其中野生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珍稀野生保护植物7种.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蕴藏量较大,不少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对保护区及北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