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类鸠螺科Columbariidae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是软体动物门中一个较小的类群。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栖息于深海区域,较少见。我所在历年的海洋调查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仅在南海和东海南部采到3个标本。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分别在南沙群岛海区6号站水深500m和14A站水深480m处共采到7个标本,其中有3个是生活标本。除台湾的赖景阳(1994)曾报道过本科的一个种外,目前在我国对本科尚未做过系统研究。作者通过对我们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研究,共鉴定出类鸠螺科2属6个种,其中有3个新种和1个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笔螺科标本,发现并记录了软体动物新腹足目笔螺科笔螺属Mitra的笔螺亚属Mitra、暗云笔螺亚属Nebularia和条纹笔螺亚属Strigatella共32种笔螺,其中7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即可变笔螺Mitra(Mitra)variabilis、瓜参笔螺Mitra(Ne-bularia ) cucumerina、忧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luctuosa 、红斑笔螺 Mitra ( Nebularia ) rubritincta、相似笔螺 Mitra(Strigatella) assimilis 、峰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fastigium 、香蒲笔螺 Mitra ( Strigatella ) typha .  相似文献   

3.
携带肺吸虫尾蚴的淡水螺类一新属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肺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引起人们对于寄生虫病流行区的某些淡水螺类,特别是对一些微小螺类的注意。福建及湖南两省1976年分别进行肺吸虫病调查时所采获的,并已查到肺吸虫尾蚴的螺类,经我们分析鉴定为二新种,隶属于觿螺科拟小豆螺属(新属)及小豆螺属。兹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前鳃亚纲玉螺科种类丰富,作者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到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整理出6属58种;其中有19种为中国海新纪录,8种为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海南玉螺(新种)Natica hainanensis sp.nov.(图版Ⅰ∶4;图版Ⅱ∶9) 贝壳中等大小,壳较厚、质坚实,亚球形。壳表有细密的生长线和螺线,有的标本有裂痕。壳表被有一层蜡黄色的外皮。在体螺层上弥散有若干褐色斑点;此斑点在有的标本排列成三条螺带,但较模糊。若除去蜡黄色外皮,贝壳呈灰白色。螺旋部较高而尖,褶皱  相似文献   

5.
曼氏血吸虫为寄生于人体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虫,分布于西南亚、北非、西非、中非、东非及拉美等53个国家。其中间宿主为扁蜷螺科双脐螺属的一些种类,该属种类相应分布于这些地区。1980年、1981年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寄来的标本,系由广东省深圳市鱼塘、沟渠采到。经我们鉴定为:  相似文献   

6.
小豆螺是一种微小的淡水螺类,属于觿螺科(Hydrobiidae),小豆螺属(Bythinella)。该属首次报道于欧洲(Ehrmann,1933)5,后曾在日本发现6,7,10,12,近年又在我国湖南(刘月英等,1979)、湖北(康在彬,1983)等省发现。其中有些种类是并殖吸虫(Paragonimus)的第一中间宿主2-4,8,9,因此,引起了寄生虫学家和医学贝类学家的极大关注。本文报告小豆螺属一新种,定名为李氏小豆螺(Bythinella lii,sp.nov.)。    相似文献   

7.
小豆螺是一种微小的淡水螺类,属于 螺科(Hydrobiidae),小豆螺属(Bythinella)。该属首次报道于欧洲(Ehrmann,1933),后曾在日本发现,近年又在我国湖南(刘月英等,1979)、湖北(康在彬,1983)等省发现。其中有些种类是并殖吸虫(Paragonimus)的第一中间宿主,因此,引起了寄生虫学家和医学贝类学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本文记述的中侏罗世海娥螺类系采自西藏北部双湖县达尔沃错、阿木岗日以及索县以南的雁石坪群,而晚侏罗世的海娥螺类则采自拉萨附近的多底沟群(插图1)。双湖地区的标本是西藏地质科学研究所板块专题组于1983年8月采集的,索县及拉萨附近的标本是夏金宝、毛力等于1982年9月和1983年8月两次采集的。上述地区的海娥螺动物群经研究,共9属11种,其中2个新种。这一研究成果增添了我国侏罗纪海娥螺动物群新资料,并且对藏北和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陆生贝类二新种(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2年3月至5月,作者在陕西省获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鉴定发现二新种,即石泉砂螺Gastrocopta shiquanensis sp.nov.和留坝砂螺Gastrocopta liubanensis sp.nov.,隶属于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砂螺属。本文对二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近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1985年夏从四川省采到的原尾虫三新种,其中二新种隶属于夕蚖属,另一新种隶属于康蚖属,现分别讨论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1.四川夕蚖Hesperentomon sichuanensis 新种(图1—8)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石门县卫生防疫站于1979年10月在湘北石门县肺吸虫病疫区现场查获体内有短尾肺吸虫尾蚴寄生的小螺类。经分析鉴定,系隶属于觽螺科(Hydrobiidae)拟小豆螺属(Pseudobythinella)的新种,兹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近脉花蝇属为典型的高原性蝇类,至今仅知分布于我国。1907年Stein氏各根据一个雄性记述了两新种并建立该属,1911年Schnabl及Dziedzicki二氏补充描述了这两种的雄性尾器并把该属降为山花蝇属(Hyporites Pokorny,1893)的一个亚属,之后仅有转述性的记载(Seguy,1937;Hennig,1966)。我们近年来在青海省采到4种近脉花蝇,包括两个新种,在西藏采到一新种,现一并记述如下。正模存上海昆虫所。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整理浙江沿海荔枝螺属Thais Roeding,1798标本时,经形态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发现1新种,即大渔荔枝螺Thais(Stramonita)dayunensis sp.nov.,隶属于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亚科、荔枝螺属、Stramonita亚属.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在闽南的漳平、龙海、南安检查了四种淡水螺(耳萝卜螺、放逸短沟蜷、纹沼螺、瘤拟黑螺)共2532只,经检查有13种吸虫的幼虫期,并对其中的中华唐似吸虫和二种异形种吸虫进行了动物感染实验,结果于后。一、中华唐似吸虫Tangiopsis chinensis地点;漳平。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lna)是新查见的宿主,感染率为2.5%(32/1264)。螺体内查见雷蚴和尾蚴。该蜷以其尾蚴感染介蚤和剑水蚤均未成功。二、包氏毛毕吸虫Trichobilharzia paoi地点:龙海、南安。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感染率为4.56%(24/526)。在螺体内发现其胞蚴和尾…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分别于1993年8月8日和1994年5月23日,在云南省获得一批陆生贝类标本;经鉴定发现砂螺属一新种,即石林砂螺Gastrocopta shilinensis sp.nov.,隶属于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砂螺属。本文对新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对其近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琥珀螺属Succine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琥珀螺科(Succineidae)隶于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超目(SuperordeStylommatophora),亦是曲尿道目(Order Sigmurethra)中唯一独特习性的一类。这一类群按其外套膜、肾及肾管的构造特征,又不同于柄眼目的其它类群。有关琥珀螺的形态比较解剖、染色体细咆分类学,比较蛋白质分析(电泳)、免疫学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Odhner(1950)根据雄性生殖器官末端有无阴茎鞘,将琥珀螺科分为两个亚科:琥珀螺亚科(Succineinae)均具有阴茎鞘,包括9属和15个亚属,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太平洋诸岛屿;原生琥珀螺亚科(Catinellinae),无…  相似文献   

17.
对螺序草属(Spiradiclis B1、)16种2变型共18个样品的种子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属植物种子为小型(0.2—0、3mm)或中型(0.3—2mm),整体形状不太规则,表面纹饰为蜂窝状,种脐稍突出。种子的外壁由内外2层种皮组成。依据表面突起分布方式,螺序草属的种子大致分为2种类型:(1)平周壁微下陷,疣突均匀分布于其上,如大叶螺序草、螺序草、尖叶螺序草、柳叶螺序草、峨嵋螺序草和龙州螺序草;(2)平周壁下陷成穴状,突起分布在穴边缘,如红花螺序草、心叶螺序草、两广螺序草、广东螺序草、海南螺序草、宽昭螺序草、疏花螺序草、多枝螺序草、罗氏螺序草、小叶螺序草、石生螺序草和紫花螺序草。螺序草属的种子形态特征对属下类群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铁生 《昆虫学报》1979,(1):98-107
1973年至1976年,我所在参加中国登山队,和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中,于西藏地区共采到吸血蠓3 属34 种,其中拉蠓属(Lasiohelea)1种,勒蠓属(Leptoconops)1新种,库蠓属(Culicoides)32种,包括6新种和国内新纪录7种。 模式标本均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喇叭螺属一新种(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区陆生贝类多样性调查采得的标本中,经鉴定得喇叭螺属1新种,即兴义贝喇叭螺Boysidia(Bansonella)xingyiensis sp.nov..对新种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其近似种进行了对比.正、副模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作者整理和记忆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所保存的中国喇叭螺属的标本,共计有14种,其中有6新种,即五齿喇叭螺,凤悬喇叭螺,,西山喇叭螺,太白喇叭螺,双片贝喇叭螺,石林贝喇叭螺,文中对中国喇叭螺属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和鉴别,并对6新种的形态特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