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天葵野生资源在广西的分布、药材品种、群落特征、资源蕴藏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天葵在广西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其药材品种按商品规格分为小叶和大叶2种,小叶青天葵为该文的调查对象毛唇芋兰,大叶青天葵为同属植物毛叶青天葵,亦当作青天葵出售和使用;青天葵生长群落结构在不同产区略有差异;由于人为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的分布面积逐年减缩,蕴藏量急剧减少。经调查,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蕴藏量(鲜品)仅为4 815 kg。建议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保护青天葵野生资源,保证青天葵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搜集青天葵Nervilia fordii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南药青天葵进行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对青天葵各生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青天葵在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的人工栽培区。中国、巴西、越南、老挝等11个国家和地区境内皆有青天葵生长的适宜区;其中适宜区面积最大的为中国,总面积为406 980.1 km~2,占全部面积的69%;青天葵在中国的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GMPGIS分析结果为青天葵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青天葵药用资源,以期促进稀缺药用资源青天葵的区划研究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3.
胡廷松  黎廷芝  何俊   《广西植物》1988,(3):263-267
青天葵是广西特产药材,过去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药源日渐枯竭.供不应求。作者通过调查和研究,掌握了它的生态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实践证明,青天葵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青天葵及其混伪品matK序列,以期在分子水平建立青天葵及其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采用一对通用引物对matK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所得序列用DNAMAN、MEGA等软件进行分析。获得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matK基因序列长度为587 bp,平均GC含量为32.8%。青天葵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与混伪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16~0.375。基于matK基因序列构建的NJ聚类树能明显地区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因此,应用matK基因序列可以有效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5.
青天葵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廷松  何茂金  兰祖栽  黎廷芝   《广西植物》1993,13(3):263-266
本文报道青天葵的栽培研究结果。采用较大的种苗种植可获得较大的种茎;选用大中种茎,适当密植,在60—70%的荫蔽度条件下产量较高;适当推迟收获期,不但产量高,而且形成的球茎较大,有利于青天蔡的繁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青天葵及其常见混伪品的ITS2序列,建立青天葵新型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叶片DNA,一对通用引物PCR扩增ITS2基因片段并直接双向测序.采用DNAMAN、ClustalX软件拼接比对序列,MEGA4.0软件构建NJ树,Schultz等建立的数据库和网站预测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获得的12条ITS2序列的长度范围为203-242 bp,GC含量范围为53.1%-71.8%.所有样品ITS2序列比对后的长度为249 bp,其中存在226个变异位点.青天葵种间K2P遗传距离(1.125)远大于种内K2P遗传距离(0.004).基于ITS2的序列的NJ树和二级结构均能直观地区分青天葵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7.
青天葵的薄层色谱鉴别与总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青天葵的氨基酸、黄酮、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总氨基酸建立了含量测定法。经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具简单易行,结果可靠,专属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青天葵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90%乙醇提取物的水溶部位中分离得到了十一个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异牡荆苷(1)、牡荆苷(2)、橙皮苷(3)、腺苷(4)、2'-脱氧腺苷(5)、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6)、2'-鸟嘌呤脱氧核苷(7)、烟酸(8)、核黄素(9)、L-色氨酸(10)和阿魏酸(11)。这十一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青天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天葵水提取液、醇提取液和水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伤寒沙门菌、绿脓杆菌、黑曲霉菌6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青天葵3种提取液,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3种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青天葵水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的抑菌作用较强(M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较弱(MIC为50%);醇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和绿脓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MIC为6.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2.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弱(MIC为50%);水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与醇提取液相当。结论:青天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区野生百合引种驯化及园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山野生百合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发现百合的病害较多,大多数品种喜肥并须遮荫;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卷丹可利用腋球繁殖,有性繁殖种子须进行暖温处理.无性繁殖种球形成时间短,退化现象少于有性繁殖.培育基质为沙壤土.试验证明,人工栽培的长白山野生百合在鳞茎的生长、观花、赏叶方面明显优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百合,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