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整理西藏蚤类标本时,发现细蚤科(Leptopsyllidae Baker)一新种,记述如下。 亚东双蚤,新种Amphipsylla yadongensis sp. nov. 鉴别特征 本新种与似方双蚤Amphipsylla quadratoides Liu, Tsai & Wu,1975和直缘双蚤Amphipsylla tuta Wagner,1929相似,但新种♂可动突后缘深凹,阳茎钩突三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青海省蚤目研究的第三报,记述细蚤科(Leptopsyllidae)双蚤亚科(Amphipsyllinae)双蚤属(Amphipsylla)的二个新种和中蚤属(Mesopsylla)的一个新种。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1960年在四川省西北地区采得双蚤属一新种。缺棘双蚤Amphipsylla desispina新种。鉴别特征本新种额缘中央有小而尖的额突。♂可动突大,呈半圆形,后缘1/2以上着生相距较近的两根粗鬃,无棘鬃;♂第Ⅸ腹板后臂和阳茎钩突形状亦与本属已知种迥然不同,新种钩突端部分叉。♀第Ⅶ腹板后  相似文献   

4.
1963—1972年自陇东、甘南和河西地区采得一些双蚤属的跳蚤。经鉴定其中有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分述如下。细钩双蚤Amphipsylla tenuiham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额突退化,第1列后头鬃只1支。?可动突后缘圆弧形,第8腹板后缘着生许多鬃以及?受精囊和交配囊管的形状,都比较接近丛鬃双蚤(A.vinogradovi)。但新种?可动突较宽,上面着生的2支棘鬃相距较远,下位者位置远较丛鬃双蚤者为低;第8腹板后缘虽两种都生有许多细长鬃,但新种不像丛鬃双蚤那样间有8支左右粗长鬃;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内蒙古凉城和东胜的长尾仓鼠和小家鼠等鼠体或巢中收集到一批跳蚤,经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兹记述如下: 端平双蚤,新种Amphipsylla apiciflata sp.nov. 鉴别特征 依据后头第1鬃列只有1根鬃,下唇须长达前足基节3/4等特征,新种属于矩凹双蚤种团schelkovnikovi group.它与细钩双蚤A. tenuihama Wu, Liu et Ma,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省西北部三个不同地区采到的双蚤属(Amphipsylla Wager,1909)标本,经比较研究,分别为似方双蚤(A.quadratoides Liu,Tsai & Wu,1975)一新亚种及直缘双蚤(A.tuta Wagner,1928)两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青海省蚤类标本中,发现长刺双蚤 Amphipsylla longispina Scalon, 1950一新亚种,记述如下。 长刺双蚤共和亚种 Amphipsylla longis pina gongheensis新亚种 鉴别特征 新亚种可动突前缘较直,不动突较细长,阳茎钩突端部似鸟头状;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们从若干青海的蚤类标本中,发现一个新属新种,该虽属于细蚤科双蚤亚科(Amphipsyllinae),命名为具钩靴片蚤Calceopsylla aduncata(新属,新种),系廖灏溶同志于1959年所采,特此志谢。范按序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部狭臀蚤属四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云南西部狭臀蚤属Steni(?)chia 4新种:1)金氏狭臀蚤,新种 S.chini sp.nov.与锐额狭臀蚤 S.angustifrontalis Xie et Gong接近;2)李氏狭臀蚤,新种 S.liae sp.nov.与金氏狭臀蚤新种和锐额狭臀蚤接近;3)柳氏狭臀蚤,新种 S.liui sp.nov.与李氏狭臀蚤新种和高山狭臀蚤S.montanis xie et Gong接近。4)吴氏狭臀蚤,新种 S.wui sp.nov.与卢氏狭臀蚤 S.lewis Smit接近。本文认论了李氏狭臀蚤新种与金氏狭臀蚤新种的形态分类及本属蚤类的宿主等生态问題,并编制本属14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纤蚤属Rhadtnopsylla Jordan et Rothschild一新亚属和一新种。新亚属为中华纤蚤亚属Sinorhadinopsylla subgen. nov.。新种为雷氏纤蚤Rhadinopsylla leii sp. nov.。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海省蚤目新属和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对青海地区的蚤类开始进行了普查的采集,经鉴定发现有部分蚤类标本系新属、新种或新亚种。本文就是这一研究的首报。 青海蚤属Chinghaipsylla新属 在鉴定标本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形态构造上颇为独特的蚤种,经研究以后,认为是一个新属新种,并订定为青海蚤属。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斯氏蚤属Smitipsylla Lewis,1971一新种,方突斯氏蚤S. quadrata sp. nov.。本新种的发现,是斯氏蚤属在中国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属征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共系蚤属一新种及雌蚤一例畸形(蚤目:角叶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鞋形共系蛴自发表迄今85年以来为一独模属,在峨眉山发现的一新种,是本属首次有了第二种,共系蚤属的地理分布也因新种的地理位置向北推到了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新种雌蚤(配模)盲管的末端具一受精囊的雏形,认为这一结构在角叶蚤科的共系蚤属中的出现是一个返祖遗传性质的畸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在西藏昌都地区采到的盖蚤属一新种,命名为西藏盖蚤 Callopsylla xizangensis sp.nov.,新种可动突与扇形盖蚤Callopsylla kaznakovi相似,与昌都盖蚕Callopsylla changduensis不同,而不动突和阳茎钩突又与昌都盖蚤相似,与扇形盖蚤不同。新种第Ⅶ腹板后缘有一深凹,与上二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鞋形共系蚤Syngenopsylluscalceatus(Rothschild,1905)自发表迄今85年以来为一独模属。在峨眉山发现的一新种,是本属首次有了第二种。共系蚤属的地理分布也因新种的地理位置向北推到了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新种雌蚤(配模)盲管的末端具一受精囊的雏形,认为这一结构在角叶蚤科的共系蚤属中的出现是一个返祖遗传性质的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盲鼠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湖北省恩施地区卫生防疫站调查队近年来采到一批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盲鼠蚤属 Typhlomyopsyllus 一新种,这是在我国盲鼠体上采到的第2个盲鼠蚤属新种,现记述如下: 无窦盲鼠蚤,新种 Typhlomyopsyllus esinus sp. nov. 鉴别特征(仅知雌性)本新种在形态特征上与洞居盲鼠蚤 T. caraticus Li et Huang,  相似文献   

18.
盖蚤属(Callopsylla Wagner,1934)分布于古北界,迄今已知共23种。主要寄生于啮齿类,少数寄生于鸟类,个别种则寄生于鼬和鼹。去年于我国青海东部采到一种盖蚤,经鉴定系新种,新种属鸟盖蚤亚属(Orneacus Jordan,1937),订名为北山盖蚤,现记述如下: 北山盖蚤 Callopsylla(Orneacus)beishan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北山盖蚤同兀鹫盖蚤(C.(O.)gypaetina Peus,1978)的抱器和阳茎钩突以及受精囊等的形态相似,但根据下列特征可以区别。(1)北山盖蚤下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盖蚤属Callopsylla一新种,囊形盖蚤Callopsylla bursifoma sp.nov.。新种采自青海省囊谦县的针叶林中,宿主为灰鼯鼠和小飞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秦岭山区蚤类研究的第四报。 在秦岭采到的大量蚤类标本中,发现了一个形态构造十分特殊的标本。经研究认为,这个标本不但代表了一个新属新种,而且其形态上的某些重要特征甚至跨越了现有的科的水平。由于目前仅采到一个雄性标本(但标本正常且十分完整),为慎重起见,姑且按一新亚科新属处理。为了纪念作者们的导师柳支英教授在我国蚤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突出贡献,谨将新亚科、新属和新种命名为柳氏蚤亚科、柳氏蚤属和锥形柳氏蚤,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