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普通饲料喂养+缓冲液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缓冲液(H.E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5mg/kg链尿佐菌素组(H.E+3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4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55 mg/kg STZ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6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诱导胰岛素抵抗,继之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常规饮食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各组大鼠出现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STZ注射,H.E+45 mg/kg STZ组成模率最高且无自愈现象。结论:通过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 mg/kg为STZ理想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沙棘籽渣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eed residue of Hippophae rhamnoide L.,PSH)对正常小鼠及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以100、200和400 mg/kg剂量的PSH连续灌胃正常小鼠20d;以50和100 mg/kg剂量的PSH连续灌胃由烟酰胺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类似2型糖尿病大鼠3周,测定血糖、糖基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肝糖原含量.结果显示:PSH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糖基化血清蛋白水平,同时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上述结果表明:PSH在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上具有降血糖和降胆固醇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mg/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第4周再两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复制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归芪多糖-2A(AAP-2A)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采用高糖高脂饲料与低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1、0.5 g/kg/d)的AAP-2A连续灌胃42 d,检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肾功能、肾组织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AAP-2A可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FBG、TC、TG、BUN和SCr的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增强糖尿病大鼠肾脏SOD与GSH-PX活性,降低MDA、NF-κB与ICAM-1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AAP-2A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增强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其炎症因子,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栀子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采用Wistar雄性大鼠7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维持饲料,其余60只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ip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7d后选取成模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盐酸二甲双胍对照组、栀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2、0.4、0.6 g/kg),每组10只.连续ig给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变化.栀子提取物ig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乌蕨醇提取物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型糖尿病模型组、乌蕨醇提取物低剂量组(30 mg/kg)和高剂量组(60 mg/kg)。分别用生理盐水及乌蕨醇提取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28 d,灌胃容积为20 m L/kg。结果证明,乌蕨醇提取物可减缓STZ致1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升高胰岛素及葡萄糖激酶(GCK)含量;降低醛糖还原酶(AR)含量(P 0. 05)。同时,胰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乌蕨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数目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多,胰岛及外分泌腺萎缩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提示乌蕨提取物可显著降低STZ致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葡萄糖激酶含量和降低AR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乌蕨醇提取物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型糖尿病模型组、乌蕨醇提取物低剂量组(30 mg/kg)和高剂量组(60 mg/kg)。分别用生理盐水及乌蕨醇提取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28 d,灌胃容积为20 m L/kg。结果证明,乌蕨醇提取物可减缓STZ致1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升高胰岛素及葡萄糖激酶(GCK)含量;降低醛糖还原酶(AR)含量(P <0. 05)。同时,胰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乌蕨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数目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多,胰岛及外分泌腺萎缩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提示乌蕨提取物可显著降低STZ致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葡萄糖激酶含量和降低AR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价了芦笋老茎澄清汁(CAJ)的降血糖作用,并对其降血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腹腔注射STZ制备类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0.6,1.2和2.0 g/kg体重剂量的CAJ连续灌胃21 d,监测血糖,测定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肝糖原、脂代谢及抗氧化系统部分相关指标。结果显示,CAJ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和MDA含量,并显著提高受试模型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肝糖原含量、血清SOD活性、肝脏SOD、GSH-Px和CAT的活性。上述结果表明CAJ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瘦素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5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25 mg/kg)的方法诱发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瘦素低剂量组、瘦素中剂量组和瘦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4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均持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瘦素低、中、高剂量组给予20 μg/kg、50 μg/kg和100 μg/kg,连续5 d。GOD-PAP法检测大鼠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瘦素高剂量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间比较,给药后三组大鼠FBG及IN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组T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高剂量组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进行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52.27±10.93)比,瘦素高剂量组100 μg/kg(40.13±9.87)、中剂量组50 μg/kg(44.68±10.23)、低剂量组20 μg/kg(47.35±12.09)脂肪中瘦素表达水平依次降低。结论: 瘦素水平分泌异常是诱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在给予一定浓度外源性瘦素(100 μg/kg)干预下,能显著降低MDA、TNF-α水平,提高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在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纠正血脂异常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铬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糖尿病大鼠经灌胃给予有机铬水溶液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口服有机铬200μg/d及400μg/d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实验分为4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为铬200μg/d组;3组为铬400μg/d组;4组为糖尿病对照组。结果有机铬具有明显降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P0.05~P0.01)。结论有机铬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观察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0.1 mL/10 g四氧嘧啶溶液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按相同体质量、雌雄各半原则选择一组正常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4组糖尿病模型小鼠: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水煮液高、中、低剂量组(30 g/kg、20 g/kg、10 g/kg)。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水煮液按每只0.2 m L灌胃,连续14 d。测定空腹血糖、2h糖耐量(2 h OGTT)。结果:花生根茎水煮液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性(P0.05),花生根茎水煮液中、高剂量组测得的空腹血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剂量增加差异性显著性也逐步提高。结论: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可能对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有一定影响,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37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动态检测空腹血糖(FBG)变化,检测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滇结香花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血脂的影响。主要通过高脂饲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对C57BL/6J小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4周后发现同模型组相比,滇结香花水提液的低(1 g/kg)、中(2 g/kg)、高(3 g/kg)剂量组小鼠的FBG、糖化血红蛋白量(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并且滇结香花中、高剂量组对于模型小鼠胰岛的修复有较明显的作用。因此滇结香花水提物能较好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机制可能与修复损伤胰岛、调节血脂代谢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4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 fat,HF),9只,高脂饲料喂养。(3)糖尿病模型组,根据高脂喂养时间差异和STZ剂量不同设计了3种模型制备方法:A组,9只,高脂喂养满4周,注射STZ 30 mg/kg;B组,9只,高脂喂养满8周,注射STZ 20 mg/kg;C组,9只,高脂喂养满8周,注射STZ 30 mg/kg。所有大鼠于48h、2周和4周后行灌胃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价成模率和血糖波动情况。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RT-PCR测定胰腺内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学特点,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比较。结果糖尿病C组血糖显著升高,成模后2周血糖下降,4周后又上升到基线水平,成模率100%。糖尿病A组、B组在4周后血糖逐渐降低到接近正常水平,成模率分别为55.6%、11.1%。C组与HF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P<0.01)。β细胞内胰岛素水平下降39.3%(P<0.01),胰岛内β细胞所占比例下降了79.2%(P<0.01),胰腺内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减少19.2%(P<0.01),α细胞升高了1倍(P<0.01)。结论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低剂量STZ(30 mg/kg)制备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高,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不同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诱发型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肾动脉结扎+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结扎单侧肾动脉后,DN1组及DN2组分别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或8周,其后予STZ 30 mg/kg腹腔注射,比较两组大鼠在STZ注射4周后及实验结束时的UAER,观察两组大鼠血糖、体重、HOMAIR、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等情况。结果 STZ注射4周后,两组大鼠均可出现UAER的升高,且DN2组UAER明显高于DN1组(P0.01)。第12周末,DN1组与DN2组肾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小囊腔狭窄等病理改变。DN2组体重高于DN1组(P0.01),肾指数低于DN1组(P0.01),而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及UAER与DN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延长高脂饲料喂养时间能够加重DN肾损害,但有可能会推迟干预时间,因此在试验中应权衡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南瓜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两次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消渴丸组和南瓜多糖组,消渴丸组用消渴丸(200 mg/kg)灌胃,南瓜多糖组行南瓜多糖(500 mg/kg)灌胃共8周,测定糖尿病大鼠血糖(BG)、血脂,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降低(P0.05),SOD和CAT的活性明显降低,而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消渴丸组和南瓜多糖组大鼠BG、TC、TG和LDL-C降低,HDL-C升高(P0.05),SOD和CAT的活性明显的提高,MD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南瓜多糖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增强氧化应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燕麦低聚肽(Oat oligopeptides,OOPs)对高热能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经高热能饲料喂养45d后腹腔注射2次30mg/kg链脲佐菌素(注射间隔为6d),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燕麦低聚肽组(0.50、1.00、2.00g/kg·BW、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过为期15w的干预,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及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燕麦低聚肽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糖耐量(P<0.05),以2.00g/kg·BW剂量效果最好。结论:长期燕麦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有氧运动加螺旋藻补充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LR4/NF-κB-p65的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TLR4/NF-κB-p65炎症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运动加螺旋藻补充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可能机制。采用4周高脂饲料喂养和低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螺旋藻组(DS)、糖尿病运动+螺旋藻组(DES),另设正常安静对照组(NC)。运动方式采用8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实验末,测随机血糖、微量白蛋白、肾脏测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并采用光镜观察肾脏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1)光镜下可见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增加;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空洞变性、细胞聚集增加和炎症细胞稍浸润等病理变化均较DM组有所改善。(2)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较DM组降低(P0.05或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升高明显(P0.05或P0.01)。(3)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DM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因此,有氧运动、螺旋藻及两者联合使用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损害的功效,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联合螺旋藻降低TLR4/NF-κB-p65信号蛋白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有氧运动或螺旋藻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SSAO)的活性变化,探讨2-溴乙胺(2-bromoethylamine,2-BEA)抑制SSAO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制备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作为SSAO来源,体外应用苯甲胺作为SSAO催化底物,检测不同浓度2-BEA对主动脉SSAO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2-BEA 5 mg/kg组、2-BEA 20 mg/kg组,每组10只,2-BEA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周。8周末,腹主动脉采血,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观察主动脉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NC组比,DM组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血浆ET-1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P0.01);2-BEA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降低了血浆ET-1浓度并升高了血浆NO含量(P0.01),2-BEA 20 mg/kg组效果比5 mg/kg组更明显(P0.05),2-BEA组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较DM组明显减轻。以上结果表明,2-BEA通过抑制主动脉SSAO活性保护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20.
岩藻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岩藻多糖(Fucoidan)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在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岩藻多糖高、中、低剂量(600mg/kg、400mg/kg、150mg/kg)、二甲双胍(200mg/kg)灌胃给药30天,同时采用正常SD大鼠为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血脂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高、中剂量岩藻多糖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空腹血糖水平,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其作用效果与阳性对照药二甲双胍效果相当.低剂量岩藻多糖作用效果不明显.结论:岩藻多糖有降血糖、调节血脂紊乱的功能,时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