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天敌控制多种害虫作用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生物防治的基本思想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和生态经济的原理,探讨天敌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天敌控制多种害虫的模糊数学评判方法,文中给出了一种天敌对害虫的影响率和影响强度、一种天敌对害虫影响的大小以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并进行了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2.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R93-6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以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品系R93-6为试验材料,以中棉所16号为对照,研究了在麦套夏播条件下转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常规棉田,而优势集中性则高于常规棉田,所以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不如常规棉田,某种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对季节性变化格局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可以划分为前期(6月初至7月下旬)、中期(7月底至8月底)和后期(9月份以后)三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害虫和天敌发生的特点, 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即前期害虫的防治应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主;中期以化学防治为主,以生物生态调控为辅,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矛盾;后期应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主,并加强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3.
该书由邹运鼎编著,1997年11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6天精装本,180页。全书共7章:一、害虫管理中的生物防治;二、生物防治的原理;三、害虫与天敌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天敌与害虫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五、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及其搜索行为;六、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寄生作用;七、害虫管理中的天敌评价理论与应用。该书系统地介绍大敌与害虫在数量、时间、空间方面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提出了天敌评价理论,并有较为典型的应用事例。该书可供从事生物防治研究、工作人员,植保、林保工作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参考。《害虫管理…  相似文献   

4.
天敌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敌昆虫抗药性研究在协调害虫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抗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应用。抗药性天敌昆虫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鉴于此,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天敌昆虫抗药性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天敌昆虫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和限制天敌昆虫抗药性发展因素等。文章最后还对抗药性天敌昆虫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天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怎样评价天敌的作用是生物防治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已有不少评价的方法。这些评价方法都是从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的角度对天敌的作用进行评价的。但是,从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看,用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程度作为评价天敌的作用的标准不太合理。因为,决定天敌对害虫控制效果的因子不仅有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还有控制所发生的时间,而后者是决定天敌控制害虫是否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蔗田内,控制甘蔗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主要的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04,47(6):i011-i011
茧蜂科(包括蚜茧蜂)是农林和卫生害虫的天敌昆虫,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害虫生物防治、种群数量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而应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和推进综合治理已日益得到重视。茧蜂科是天敌昆虫类群尤为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查明我国资源情况,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防治研究,皆是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花植物(花粉和花蜜)能否为特殊的寒地温室内各种昆虫的成虫期补充营养,提供食物来源进而影响温室内天敌的控害功能是当前保护地内防控害虫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方法】本实验连续两年选择调查了哈尔滨市郊区(寒地,北纬45o)三栋大型玻璃温室的花卉作物栽培引入情况并用粘虫板连续监测了温室内各种节肢动物丰度动态,分析了温室内大花植物栽培比例对各类(种)优势害虫丰度,寄生性天敌及捕食性天敌丰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天敌类群丰度的关系及害虫多样性与总丰度等关系。【结果】研究表明:较高比例的大花植物栽培整体上能提高害虫的多样性指数,抑制各种害虫种群的暴发,但单一种类的大花植物也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害虫发生;影响寄生性天敌类群的环境因素与影响捕食性天敌的因素相似,而捕食性天敌(体型较大)对化学农药的喷洒相对更为敏感。【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田间生物控害工程的"功能植物"筛选提供信息,为设施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烟草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坚 《昆虫知识》2001,38(1):59-61
介绍了云南省烟草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和天敌昆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省烟田内 ,控制烟草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大致可归纳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对保护利用天敌、维护烟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效果、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文庆  张古忍  古德祥 《生态学报》2001,21(11):1927-1931
保护利用天敌是农田害虫生物防治的基本手段。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天敌亚群落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建、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其中的重建阶段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至关重要。天敌亚群落的重建与其种库、群落本身和作物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群落水平上保护利用天敌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可以指导自然天敌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害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198 9年 ,作者曾对襄北农作物害虫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 ,并初步查明襄北地区农田天敌资源及其优势种类[1] 。此后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 ,使农田天敌数量减少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致使害虫再度猖獗 ,农药残毒严重超标 ,农产品质量下降 ,危及人类健康。根据这种情况 ,近年来湖北襄北农场通过大力推广生物农药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措施 ,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也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摸清现阶段农田天敌的优势种类 ,以便更好地为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对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化学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的固定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和释放天敌的具有依氏(Ivlev)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存在一个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否则系统是持续生存的.通过分析表明如果采取有效的化学控制策略,那么这种综害虫合控制策略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农田景观格局变化对昆虫的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芳  戈峰 《昆虫知识》2011,48(5):1177-1183
景观格局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农田是由人类赖以生存所种植的人工栽培作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在该景观系统中,多种植物-害虫-天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研究农田景观格局对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仅在害虫生物防治的实践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阐明农田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整合、维持机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从农田景观格局的"质、量、形、度"4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农田景观格局变化对害虫和天敌的作用,分析了农田景观的生物控制服务功能,指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天敌是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天敌对害虫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的捕食或寄生。事实上,天敌还可以通过捕食或寄生过程中产生的"威吓"等非直接致死效应(Non-lethal effects)或胁迫作用(Stress),影响着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有时这种天敌存在的非直接致死效应对害虫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比天敌对害虫的直接捕食作用还强。显然,评价天敌作用时,除了计算天敌对害虫的直接捕食或寄生的效率,还应考虑天敌存在时对害虫的非直接致死效应。本文基于作者及前人的研究,分别论述了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非直接致死效应,解析了环境变化对天敌非直接致死效应的影响,探讨了这种非直接致死效应的可能机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的自然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害虫大发生时,需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有效控害,但化学农药会对捕食性天敌的生存造成影响。因此,了解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有利于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大部分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有的为促进作用。在农药的干扰下,多数捕食性天敌的信息识别能力会降低,少部分会通过提高雄虫接收性信息素的能力或增加雌虫性信息素的释放来诱导求偶行为、增加交配频率。有的杀虫剂会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行为及捕食功能,部分杀虫剂会直接使其捕食功能模型由Holling-Ⅱ型转变为Holling-Ⅰ型。在农药胁迫下,捕食性天敌会产生抗药性,其解毒酶活性升高、保护酶活性改变及靶标部位敏感性下降可能是抗药性产生的机理。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在协调害虫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推进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苹果园害虫与天敌群落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对烟台市牟平区红富士苹果园害虫与天敌群落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苹果害虫与天敌群落的时序结构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时序段害虫及天敌的发生特点.对害虫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和寄生性天敌亚群落进行了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明确了不同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类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金纹细蛾与其寄生蜂、绣线菊蚜与其寄生蜂、山楂叶螨与其专一性捕食性天敌深点颏瓢虫和东方钝绥螨之间的相关性高.  相似文献   

17.
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内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害虫治理要从“被动应急控制”转变为内部助增的“主动促进自然调控”的新理念,创新多种天敌昆虫协同控制多种害虫的“网式协同调控”新途径,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农业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应针对“天敌昆虫调控害虫的内在机制”与“天敌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学基础”等关键科学问题,从基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重点开展:1)天敌昆虫寄生和捕食害虫的行为与适应机制;2)天敌昆虫大量繁育的营养与生殖生理基础;3)寄生性天敌昆虫与寄主互作的免疫机制;4)天敌昆虫协同控害的生态学机制;5)天敌昆虫可持续利用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天敌,使天敌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核心内容。其中,植物在维持和促进天敌控制害虫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各种支持天敌发挥效能的植物类群,论述了蜜源植物、储蓄植物、栖境植物、诱集植物、指示植物、护卫植物等在支持天敌生存和繁殖方面的生物功能,评述了研究和应用这些植物时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利用这些植物以维持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中天敌发挥控害作用的植物支持系统,并指出了由于对这些植物类别的界定和定义模糊所带来的不便,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茶尺蠖生物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茶园中的重要害虫,对它的生物防治研究国内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从茶尺蠖的研究基础-大量饲养和它的病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及信息素等方面对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悬浮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数量的影响.作者筛选灭幼脲类似物作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型增效剂,HaNPV+4.2ppm氟啶脲(chlorfluazuron)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感染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2.24d,比单用HaNPV感染幼虫的LT50缩短2.66d.含生物型增效剂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田间应用,施药后5d,对2代和4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85.2%和70.7%~82.6%,施药后7d,对2代和4代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86.3%和69.6%~82.9%.棉铃虫病毒悬浮剂中的生物型增效剂对天敌数量仅有轻微影响.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而且对天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