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5种沉水植物无性繁殖和定居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主要的沉水植物。在栽培条件下,它们的无性繁殖速率(单位时间内新增个体数)大小顺序为黑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苦草>穗花狐尾藻。同时采用抛掷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了这5种沉水植物及其无性繁殖体的存活和生根情况;完整植株存活率为黑藻>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苦草,无性繁殖体部分存活率为黑藻>苦草>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生根能力和其存活时间长短相关,而且生根能力与存活率大小基本一致。在实验中,只有穗花狐尾藻的断枝存活率和生根能力存在差异,故无性繁殖体生根能力为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  相似文献   

2.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江汉湖群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 ,讨论了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的途径。主要结果是 :( 1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 3 2科 5 6属 77种 ,优势种类为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野菱、双角菱、金鱼藻、凤眼莲和菰等。 ( 2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1 3个 ,全湖水生植被覆盖率约为 61 %,平均生物量为 1 4 70 .5 g/m2 。 ( 3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凤眼莲 +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99,H =2 .975 8) ,其次为“菰—凤眼莲群丛”与“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0 1 ,H =2 .82 35 ;D =0 .83 2 4,H =2 .888) ,以微齿眼子菜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D =0 .2 2 81 ,H =0 .782 3 )。 ( 4 )二十年来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植被覆盖率和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 8.80 %与 77.87%,先后有 8种水生植物 (水葱、荸荠、莲子草、乌菱、细果野菱、萍蓬草、睡莲、小眼子菜 )和 4个水生植物群落类型(荇菜群落、乌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穗花狐尾藻群落 )从西凉湖消失。 ( 5 )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围网养殖、过度收获水草、耙捞蚌类螺类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3.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92~1993年调查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讨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30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富营养化和渔业养殖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系列是从微齿眼子菜阶段→微齿眼子菜+大茨藻+金鱼藻+狐尾藻阶段→微齿眼子菜消失阶段→大茨藻阶段→大茨藻+狐尾藻+苦草阶段。同时,还从物种生理生态、补偿和再生能力、生活史及生殖对策、种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物种替代机制及其演替模式,为湖泊水生植被恢复、人工调控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程玉  李伟 《水生生物学报》2000,24(3):257-262
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金鱼或群共产党员 是洪湖沉水植被的一种重要群落类型,种类组成比较复杂,受干扰程度相对较低,各组成种类数量特征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各自的生活史特征。不同季节穗花狐尾藻、金鱼藻和微齿眼子菜的优势地位转换构成了该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生物量峰值在夏季出现,约为940gm^-1(干重)。群落水平结构比较均一,垂直结构主要取决于优势种生物量的空间分务聚分布是各组成种的主要分布方式。分析  相似文献   

5.
程玉  李伟 《水生生物学报》2000,24(3):257-262
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群落是洪湖沉水植被的一种重要群落类型,种类组成比较复杂,受干扰程度相对较低,各组成种类数量特征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各自的生活史特征.不同季节穗花狐尾藻、金鱼藻和微齿眼子菜的优势地位转换构成了该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生物量峰值在夏季出现,约为940gm-1(干重).群落水平结构比较均一,重直结构主要取决于优势种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群聚分布是各组成种的主要分布方式.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各个种之间在分布上一般不表现出显著的联结关系,尽管在生物量分布上会出现一些重叠.穗花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在夏季表现出来的联结关系与绞草活动的影响紧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取样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对湖泊水环境N、P因子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模拟保安湖沉水植物分布及水环境生态因子场。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分别空间选取四种优势沉水植物 (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L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 .,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A .Benn .,及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L .)的分布水域及无沉水植物分布水域的局部生态因子场。根据得到的局部因子场特征 ,比较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对水环境中N、P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四种沉水植物的分布对水环境中N、P因子均有显著影响 ,但效果和强度有所差异。四种植物各自分布水域内的N、P因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总氮 (TN) :穗状狐尾藻 (0 .774mg·L- 1 ) >苦草 (0 .71 4mg·L- 1 ) >金鱼藻 (0 .70 1mg·L- 1 ) >微齿眼子菜(0 .695mg·L- 1 ) ;总磷 (TP)平均含量 :穗状狐尾藻 (0 .1 2 3mg·L- 1 ) >微齿眼子菜 (0 .1 1 8mg·L- 1 ) >金鱼藻 (0 .1 0 7mg·L- 1 ) >苦草 (0 .0 79mg·L- 1 )。结果同时表明金鱼藻、微齿眼子菜和苦草对水中TN含量无显著影响 ,而穗状狐尾藻则明显可以提高水中TN水平。四种沉水植物均能有效吸收水中的P ,从而降低水中的TP含量。综合比较发现 ,穗状狐尾藻分布可以加重水体的营养程度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中游水生维管植物群落及其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河流域中游位于河西走廓中段 ,界于东经 90°2 0′~ 1 0 2°1 2′,北纬 37°2 8′~ 39°57′。经调查有 1 1种水生植物群落 :线叶眼子菜群落 ( Co.Potamogeton pusillus)、线叶眼子菜—狐尾藻群落 ( Co.P.pusillus- Myriophyllum spicatum)、水菖蒲群落 ( Co.Acorus calamus)、沼针蔺群落 ( Co.Eleocharis valleulosa)、沼针蔺—水葱群落 ( Co.E.valleulosa- Scirpus triqueter)、芦苇群落 ( Co.Phragmites communis)、镳草—水烛群落 ( Co.Scirpus triqueter)、浮叶眼子菜群落( Co.Potamogeton natans)、浮叶眼子菜—狐尾藻群落 ( Co.P.natans- Myriophyllumverticillatum )、黑三棱群落 ( Co.Sparganium stoloniferum)、小花灯芯草—泽泻群落 ( Co.Juncua articulatus- Alisma orientale)。在以上群落中有水生植物 38种。世界淡水广布群落是本区的主要群落 ,阐述了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态特征、分布现状、生长环境和群落结构等特征并探讨了其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8.
水体无机碳条件对常见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水华引起的水体无机碳变化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对8种沉水植物:金鱼藻、穗花狐尾藻、篦齿眼子菜、光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伊乐藻、菹草和黑藻在不同无机碳浓度下的生物量、株高、叶绿素以及光合和呼吸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种沉水植物均能利用HCO3-作为光合无机碳源,在1.5 mmoL/L外源HCO3-浓度下能促进金鱼藻、菹草和伊乐藻的生长,提高其光合速率;在2.5 mmol/L外源HCO3-浓度下能促进狐尾藻、光叶眼子菜、黑藻、微齿眼子菜和蓖齿眼子菜的生长,提高其光合速率.在CO32-为优势碳源时,8种沉水植物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发现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和黑藻在整个实验范围内生长未受抑制,且在不同浓度下表现生长和光合速率的促进,说明这三种沉水植物对[HCO3-]/[CO32-]比值和pH具有较广适应范围.而当CO32-成为优势碳源时,金鱼藻和伊乐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狐尾藻、菹草和光叶眼子菜均死亡,表明[HCO3-]/[CO32-]比值和pH是这5种沉水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筑坝扩容下高原湿地拉市海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德荣  袁华  田昆  杨杨 《生态学报》2012,32(3):815-822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与验证,对高原湿地拉市海筑坝扩容13a来湿地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筑坝扩容前后植物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市海当前分布有水葱 (Scirpus tabernaemontani)、两栖蓼 (Polygonum amphibium) 等2个挺水植物群落,鸭子草 (Potamogeton tepperi)、菱 (Trapa bispinosa)等2个浮叶植物群落,穗状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篦齿眼子菜 (Potamogeton pectinatus)、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穿叶眼子草 (Potamogeton perfoliatus)、小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pusillns)等5个沉水植物群落,草甸植被分布于湖周。湿地植物物种共计61种,隶属于25科、48属,物种丰富度随沉水→浮叶→挺水→草甸逐渐增加。沉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大(615.08 hm2),其次是草甸(214.60 hm2)、浮叶植物群落(140.01 hm2),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小 (9.34 hm2),群落垂直层次随沉水→浮叶→挺水呈复杂化的趋势。筑坝13a来,拉市海植物群落类型从单一的沉水型植物群落发展成为由沉水、浮叶、挺水型组成的、水平空间多样化配置的湿地植被系统,其中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小眼子菜等植物群落在筑坝蓄水13a后没有发生演替得以保留,而扇叶水毛茛(Butrachium bungei)、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轮藻(Chara spp.)群落发生演替而消失。研究掌握了筑坝扩容下拉市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为科学评估筑坝蓄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同时也为水文改变下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泸定和康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约界于29°10′~30°50′N,101°10′~102°30′E。调查了7种水生植物群落:刚毛荸荠-牛毛毡群落、沿沟草-菱群落、浮叶眼子菜群落、丝叶眼子菜群落、穗花狐尾藻+小眼子菜群落、黄花水毛茛-钝叶眼子菜群落、楔叶蓼群落。在以上群落中有水生植物36种。北温带分布的群落类型是此区的主要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