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已在全球大规模蔓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新病毒感染性强并且感染后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因此亟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作为一种干细胞疗法有潜力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组织损伤和死亡率。目前,我国和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已启动多项MSCs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临床研究项目,已初步证实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截至2020年5月21日已造成全球超过496万人感染、30万人以上死亡。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是在发现和检测新冠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本文介绍了mNGS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及核心技术特点,并为mNGS在抗击全球疫情中的应用做出技术性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君国  杨波  高天敏 《病毒学报》2021,37(1):201-210
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在国内和全球引起传播.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出现感染病例,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简称为"新冠")引起的疫情暴发定义为全球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经过前期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我国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全国90%以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就新冠肺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可能会出现长期且持续的症状,受累器官系统广泛,给感染者造成健康损害。新型冠状病毒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且免疫逃逸突变株不断出现,新冠肺炎后综合征已成为人类与新冠病毒抗衡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挑战。本文对新冠肺炎长期健康损害的发生风险、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后综合征的管理及疫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感染性强,感染后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死率高,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泌抑炎因子减少炎性因子表达,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风险,从而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营养因子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能修复肺部组织损伤,阻止肺部纤维化进程并使其恢复,从而治疗病毒感染肺炎后引起的难治性肺损伤相关疾病。此外自然杀伤细胞等也可在病毒感染性疾病预防、减少轻症患者向重型患者转化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总结并分析了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突发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感染者常伴有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自2019年12月首次发现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席卷全球,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首次推出中医药治疗方案,其中清热解毒、补气活血、清肺化痰等中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中常用中草药类型,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实践证明,中草药在抗病毒、抗炎、减轻患者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特别是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文中在概述新型冠状病毒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中涉及的药用植物及其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为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一种由动物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RA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急速传播,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快速、准确的诊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及疫苗的研发对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全世界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开发、研制快速准确的诊断试剂,治疗方案和疫苗,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基于各种检测平台的诊断试剂已在临床实验室应用,多种治疗方案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快速准确的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是COVID-19临床治疗及有效控制病毒传染的两大重要支撑。虽然在多种类型的样本中均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样本尤其是鼻咽拭子依旧是目前检测最多的样本类型。随着疫情的发展,大量的基于核酸扩增的分子检测试剂和基于抗原或抗体的快速检测试剂已被研发并商业化获批。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依旧是新冠病毒检测最常用的和被认为是“金标准”的方法。虽然较多标签外用药药物和同情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或改善,但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在研究中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主要有:灭活或减毒病毒疫苗、基于蛋白质的疫苗、载体疫苗及DNA和RNA疫苗等。在全球,已有47个疫苗进入临床评估阶段,其中,10个疫苗处于临床Ⅲ期试验。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治疗方案及疫苗研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疫情仍在发展,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出现致使其传染性和致病性增强,部分国家的政府和民众防控措施松懈导致某些地区疫情加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广泛使用后,接种情况会影响疫情发展。本文主要阐述新冠疫情与疫苗接种、病毒变异的关联性,接种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并建议在加快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做好各项新冠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以及暂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多地已开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救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在规范应用的前提下,经过严格的临床检验后,对若干重型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效果。MSCs能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激活,通过改善微环境促进内源性修复、抑制肺部炎症的进展达到缓解呼吸窘迫症状的目的。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免疫损伤的发生机制、治疗现状以及MSCs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治疗机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跃  严景华  史瑞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6):2061-2068
自1998年预防呼吸合胞病毒的帕利珠单抗药物上市以来,多种靶向病毒的治疗性抗体药物已成功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多种中和抗体药物快速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展现出积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并以紧急使用授权的方式用于疫情防控。本文对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药物的临床进展和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国内外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可行的治疗方案,但截至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疗药物.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多潜能组织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功能.应用MSCs治疗急性肺损伤、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显示, MSCs输注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利用MSCs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正式注册,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结合COVID-19的病理特征和目前研究情况,本文主要探讨MSCs治疗新冠肺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正确把握和评判MSCs在COVID-19的潜在治疗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调节免疫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国内自主产权的基因工程I类新药,通过多年研究,研制出儿童和成人应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喷雾剂等多种剂型,完成治疗冠状病毒等肺炎的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相关临床研究,形成了多个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性文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些研究为国家卫健委将干扰素α雾化吸入作为首推抗病毒药物试用方案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国家诊疗方案》提供了基础。经过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作为可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用于医护人员等高暴露人群的生物防护,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对国民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中和抗体作为最有希望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抗新冠病毒单克隆中和抗体药物研发的进展、涉及的主要技术和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包括COVID-19在内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将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COVID-19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COVID-19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有学者认为,避免细胞因子风暴可能是治疗COVID-19感染患者的关键。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可能对预防或减弱细胞因子风暴、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作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2月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可发生严重肺部损伤甚至死亡,目前为止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SARS-CoV-2感染依赖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可导致机体免疫紊乱,促发炎症风暴从而损伤靶器官。COVID-19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功能,而且在流感病毒相关性肺炎及其他肺疾病中有一定疗效,因此可能是治疗COVID-19潜在有效药物。目前部分研究也显示出积极的治疗效果,而具体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收治的一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经验。结果: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治过程中需规范抗炎、抗病毒治疗,选择正确的氧疗方式,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及营养问题,准确的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风险,及时的预防和治疗VTE。结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以肺为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引发心脏、肠道、肾脏等多脏器损害,除常规抗炎、抗病毒、氧疗外,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营养问题及VTE的预防与治疗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及其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现阶段各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目前面临的新的危机是SARS-CoV-2感染后给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神经、精神、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的症状包括并发症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被称之为长新冠(long COVID)或后COVID-19综合征。在未来数年,这些症状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保健成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恢复期的长期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是一种可引起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亦称为COVID-19)的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同属β-冠状病毒,其受体与SARS-CoV的受体相同,均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受体入侵人体细胞。SARS-CoV-2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目前,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已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蔓延,接种疫苗是根除病毒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已快速展开COVID-19疫苗的研制工作,这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重点和难点。现就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感染途径及疫苗研发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9年底出现在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拼尽全力积极抗疫。目前全国疫情在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各大医疗机构为防控疫情纷纷暂停的各项高风险诊疗项目也陆续开诊。由此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等文件,结合相关国家规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化内镜、支气管镜及喉镜(软镜)诊疗的感染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西医形成优势互补,促进了中医药创新发展,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为探索融入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技术的医学免疫学中西医融合教学的设计及实施效果,以包头医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一个班为研究对象,融合《医学免疫学》教材内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