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讨PCR-测序法在宫颈脱落细胞样品中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采用HPV通用引物PGMY09/11针对HPV 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通过DNA测序法对HPV进行基因分型。对于混合感染样品,利用HPV型别特异性引物PCR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325例临床样品中,228例为HPV阳性,其中66例为混合感染。共发现27种不同的HPV型别,其中HPV 16比例最多,其次是HPV 58和52。高危型HPV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浙江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及型别分布情况,为该地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对浙江地区8 630例妇科门诊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27种HPV亚型的基因分型检测,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8 630例受检者中,HPV感染2 125例,感染率为24.62%。27种HPV亚型中,感染率前3位为HPV-52、16、58。54岁和17~24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岁和17~24岁年龄组为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同年龄段的HPV优势感染型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型别及其感染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探讨了江西省和广东省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分析了高危型HPV对各种宫颈病变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采用细胞学、HPV 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电子阴道镜和宫颈化学着色方法筛查宫颈癌患者,经病理镜检确诊,然后用GP PCR-SBT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江西省溪口镇、古市镇及修水县城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率为5.7‰。HC2方法发现宫颈癌患者13种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为89.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为84.8%,对照组为24.5%。采用GP PCR-SBT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发现,江西省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58、31、33、18、66、6、11、56和81十种型别,其中HPV81型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据此提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妇女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并发现江西省宫颈癌高发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4.5%。建立了HPV基因分型的方法,对HPV致宫颈病变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将基因芯片与限制性显示技术相结合对HPV进行基因检测和分型的方法。分离HPV6,11,16和18型的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纯化后应用PixSys 5500点样仪将其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HPV基因芯片,对HPV样品进行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经清洗和干燥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和结果分析。对HPV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与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应用HPV基因芯片进行分型做了初步探讨。建立的检测芯片实验方法可行,并且显示了在HPV分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妇科体检和就诊的8 925例不同年龄的女性患者进行HPV基因检查,分析HPV-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 8 92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3 153例,阳性率为35.33%,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26.35%(2352/8925)。在被测的21个HPV基因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16型(8.13%,726/8925),52型(5.14%,459/8925),53型(2.69%,240/8925)。HPV阳性者中多重感染率为5.18%(462/8925),以二重感染最常见(4.20%,375/8925)。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差异,41~50岁人群HPV阳性率最高(29.40%,927/3153)。结论广州地区最常见的亚型是HPV16、HPV52和HPV53,对HPV基因亚型分析是临床宫颈病变诊断和早期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病变的人乳头瘤病毒6型L1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PCR方法从协和医院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并通过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分型发现,HPV6型为主要感染型别,其次是HPV11型.根据临床特征选择主要致病型HPV6 8个分离株,扩增L1晚期基因,构建重组测序质粒,双脱氧法测序并分析L1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状况.结果表明,HPV6L1基因序列发生碱基替换的区域主要有四个区,包括SR1(5911~6104),SR2(6217~6273),SR3(6540~6661)和SR4(7062~7250).少数的碱基替换导致错义突变,推导的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有0~3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但抗原性强弱与原型HPV6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对HPV进行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HPV检测技术不断革新。感染不同HPV亚型将会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部分传统HPV检测手段由于无法分型,其局限性日益凸显。目前,HPV分型检测主要依赖于各种HPV DNA检测技术,但各种技术的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均不相同,给临床选择HPV检测方法带来了困扰。本文将就目前常用的HPV DNA分型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各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HPV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铜陵市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特征,为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和体检的2815例女性为研究对象,留取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用荧光PCR法对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2815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714例,总感染率25.36%;感染率前3位的分别是HPV16、HPV52和HPV58型,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组患者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4,P<0.001)。住院、门诊和体检组女性HPV感染率分别为55.00%、26.21%和7.5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1,P<0.001)。结论铜陵市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以HPV16、HPV52和HPV58型感染为主,≥56岁人群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用导流杂交分型检测法对1 516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HPV检测与基因分型,评价HPV及其基因型别与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 1 516例受检者中,HPV总阳性率为55.61%。基因型分析发现,26例鲍温病样丘疹病患者均有高危型HPV感染,而762例尖锐湿疣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占70.86%。21种HPV基因型均被检出,以HPV6(28.86%)、11(17.23%)、16(10.41%)型感染最为常见。检出的843例阳性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占61.68%,以HPV6和HPV11感染为主;HPV多重感染以高低危型HPV混合感染为主。结论 HPV基因型别分布与疾病类型密切相关,HPV亚型的鉴别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齐鲁  袁理  吴萍  冶亚平  丁彦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4):6607-6610,6614
目的:HPV有许多类型,其大致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原因,在HPV基因组中,E6基因是促进宫颈细胞癌变的关键基因,本文主要研究HPV中的E6基因在各种不同型别的HPV中的进化关系,并对E2基因碱基替换率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型HPV与低危型HPV的区别.方法:本文对不同类型HPV E6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识别高危型HPV可能的一致序列,对E6基因其中一处能导致恶性程度增加的突变进行分析.并对HPV16与其位于同一颗树的HPV35和HPV31计算相对碱基替换率.结果:高危型HPV均源自同一株病毒株的进化.各种HPV型别中,高危型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更为保守,HPV中除E2以外的其他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均小于同义替换率.结论: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能更好地实现HPV E6蛋白的致癌作用.HPV基因中除E2以外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都较为保守,是HPV增殖生长的关键基因,而E2部分区域非同义替换率大于同义替换率,说明E2这部分区域的突变能够更好的促进HPV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