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陈涛  贾佳  叶飞  席刚明  庄凤娟  汪健 《生物磁学》2011,(19):3680-3682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氧液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高氧液治疗组同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脑电图明显好转,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高氧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脑电图可作为诊断病情及观察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痊愈65例(82%),有效9例(11%),死亡2例(3%),发生迟发性脑病3例(4%),其中1例在治疗17次后中毒症状基本控制,但放弃治疗1周后复发.结论:HBO在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具有突出疗效,HBO治疗患者治愈率高,清醒快,病死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对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LPA、H-FABP、认知能力、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6.19%,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PA、H-FAB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LPA、H-FAB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清LPA、H-FAB 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应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LPA、H-FABP水平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林洪波 《蛇志》2007,19(4):313-3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及时的积极治疗后,多数可以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续症、后发症、续发症等,是指急性一氧化碳患者,意识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我院于2003年12月~2007年2月共收治95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并发迟发性脑病患者123例(占12·8%),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3例患者中,男78例,女45例,年龄8~52岁,病因为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使用热水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表达较迟发性脑病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0例患者中痊愈298例,占90.30%,有效32例,占9.70%.结论:治疗时间越早,临床恢复越好;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救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测定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其中采用Rad-57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150例为观察组,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碳氧血红蛋白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处置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有效进行病情判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可靠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1-5w逃避潜伏期;尼氏染色及TU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细胞损伤及凋亡。结果:染毒后,大鼠出现典型的CO重度中毒症状,体内血液HbCO浓度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12h)高HbCO状态(HbCO>48%);中毒组大鼠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较对照组下降,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出现脑细胞损伤、凋亡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具有简单、可靠、重复性好的特点,为深入研究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爱萍 《蛇志》2016,(1):103-104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救治的2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吸氧、高压氧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精心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治疗护理措施。结果除3例重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60%的患者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廖秋菊  王晶  秦俭  王长远  田欣 《生物磁学》2011,(6):1033-1036
目的:建立可靠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1-5w逃避潜伏期;尼氏染色及TU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细胞损伤及凋亡。结果:染毒后,大鼠出现典型的CO重度中毒症状,体内血液HbCO浓度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12h)高HbCO状态(HbCO〉48%);中毒组大鼠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较对照组下降,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出现脑细胞损伤、凋亡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具有简单、可靠、重复性好的特点,为深入研究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1.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DEACMP) is more characteristic of anoxic encephalopathy than of other types of anoxia. Those who have the same poisoning degree and are of similar age and gender have a greater risk of getting DEACMP. This has mad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obvious personal differences. Genetic factors ma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authors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volving pooling of DNA obtained from 175 patients and 244 matched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ithout delayed encephalopathy controls. The Illumina HumanHap 660 Chip array was used for DNA pools. Allele frequencies of all SN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d control groups and ranked. A total of 123 SNPs gave an OR >1.4. Of these, 46 mapped in or close to known genes. Forty-eight SNPs located in 19 genes were associated with DEACMP after correction for 5% FDR in th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of pooled DNA. Two SNPs (rs11845632 and rs2196447) locate in the Neurexin 3 gene were selected for individual genotyping in all samples and another cohort consisted of 234 and 271 control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notype and allele frequencies of rs11845632 and rs2196447 between the DEACMP group and controls group (all P-values <0.05). This study describe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Neurexin 3 and controls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 and provides genetic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susceptibility of DEACMP, which may be the resulting interac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智牙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下颌智牙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及盲袋,局部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及盲袋,局部应用碘甘油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智牙冠周炎临床疗效优于碘甘油,是治疗智牙冠周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6例DEACMP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两组,其中12例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为治疗组,14例经高压氧治疗为对照组,对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MMSE评分、ADL评分及颅脑CT检查。所有患者连续随访1年,观察预后及有无不良反应。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干细胞移植术中均无特殊不适感,术中及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无穿刺点感染、出血等,术后门诊随访,均未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1年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为25.08±4.10,高于对照组11.7±10.33(t=4.199,P=0.0003);治疗组ADL评分为93.33±13.37,高于对照组41.07±38.39(t=4.478,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T检查结果好转率为83.33%,对照组好转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402,P=0.0359);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50.00%,对照组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55,P=0.0442);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66,P=0.0154)。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EACMP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应得到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使用MLB-200型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7例雀斑的疗效。选用532nm波长,光斑直径2-3mm,能量密度6-10J/cm^2,脉冲频率2-5次/秒,光斑重叠不超过10%。术后8周进行第二次治疗,第二次治疗后三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两次治疗后总痊愈率为92.545,无严重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派瑞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比较治疗后脂溢性皮炎复发率、复发间隔天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及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血清IL-2、IL-8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痊愈至复发的间隔时间较长(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能够明显提高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复发率,可能与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口腔雾化药物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疱疹性口炎患者122例实施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口腔雾化药物吸入以及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相关康复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热退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口腔雾化药物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疱疹性口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BA)经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磷酸腺苷( cAMP) /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B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接受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最慢心率、静息状态下心率、24 h平均心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疗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AMP/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AMP蛋白、PKA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48%(57/63)高于对照组的71.43%(4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心率、24 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均较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LVEF、CO、C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AMP蛋白、PKA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BA患者,可改善治疗效果,促进24h动态心电图、心功能指标改善,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1-甲基环丙烯和9-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已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盏细辛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及MCP-1及MMP-9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CP-1、MMP-9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MCP-1、MMP-9及C-反应蛋白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MMP-9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