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文结合笔者工作经历从路基工程、路面层工程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防治,也着重分析了的市政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州街口至良口高速公路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区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街口至良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期与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流溪河水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流溪河水质现状良好,符合相应的水环境功能要求;该工程中两大桥的水下施工分别对下游100和150m范围内水质影响较大,影响属局部短暂性;运营期影响程度较小,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对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  相似文献   

3.
太湖藻型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及植被的恢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太湖的五里湖是典型的藻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水生高等植物消失。在该湖的物理生态工程围区内外,用盆吊繁殖试验、壮芽直播试验及人工水生植物群落套种栽培试验,研究藻型富营养化湖泊中影响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水体透明度是制约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幼苗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在水体透明度较低、水下光照不足时,沉水植物生长受水下光照的影响大于浮叶植物,水下光照严重不足时,沉水植物的幼苗大量死亡。1995~1997年,在围区内成功地组建了包括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的15个不同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能够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4.
罗芳丽  王玲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张艳红  Arnd Kuhn 《生态学报》2006,26(11):3602-3609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Steud.)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半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地上部分一半被淹没)、水下0.5m(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0.5m)、水下2m(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m)4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02、0、40d和60d等4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深度和水淹时间处理下野古草的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与羧化效率。结果发现,在水淹前期,水淹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影响较小,直到水淹60d后,才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且影响程度随水淹深度的不同而不同。野古草在水淹20d和水淹40d后,各水淹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降低,其中水淹20d后,半淹处理的野古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还高出16.1%。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半淹,其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51μmol.m-2.s-1和9.15μmol.m-2.s-1。结果表明,水淹20d和40d对野古草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影响。水淹处理60d后,与对照植株相比,半淹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有明显降低。在整个实验期间,半淹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受到任何不利影响。尽管在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降低,但降低后的数值仍不低于甚至高于一些自然生长的未受水淹的植物物种。研究表明,野古草对水淹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是一种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5.
罗芳丽  王玲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张艳红  Arnd Kuhn 《生态学报》2006,26(11):3602-3609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实验设置了对照 (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半淹 (植株置于水中,植株地上部分一半被淹没)、水下0.5m (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0.5m)、水下2m (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m) 4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0、20、40d和60d等 4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深度和水淹时间处理下野古草的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与羧化效率。结果发现,在水淹前期,水淹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影响较小,直到水淹60d后,才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且影响程度随水淹深度的不同而不同。野古草在水淹20d和水淹40d后,各水淹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降低,其中水淹20d后,半淹处理的野古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还高出16.1%。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半淹,其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51μmol•m-2•s-1和9.15μmol•m-2•s-1。结果表明,水淹20d和40d对野古草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影响。水淹处理60d后,与对照植株相比,半淹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有明显降低。 在整个实验期间,半淹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受到任何不利影响。尽管在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降低,但降低后的数值仍不低于甚至高于一些自然生长的未受水淹的植物物种。研究表明,野古草对水淹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是一种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贫瘠土地区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工程的持续性, 利用大渡河流域双江口水电站工区种植土制备植被混凝土, 研究了活化菌剂施用量对植被混凝土肥力、植物生物量与养分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活化菌剂的施用使基材pH 值降低, 对植物生长有正面影响; 活化菌剂施用量的增加, 不同程度提高了基材单个肥力因子水平, 有效降低了综合肥力指数; 植物生物量与养分农学效率则随活化菌剂施用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 当施用量为基材质量的6%-9%时达到峰值。综合考虑基材肥力与植物生长状况, 推荐植被混凝土中活化菌剂施用量为6%-9%。  相似文献   

7.
罗芳丽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生态学报》2008,28(5):1964-1964~1970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下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和2m深度水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 m)2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5、15、20、40 d和60 d等5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采用Chlorolab-2液相氧电极(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1) 水淹60d后,秋华柳和野古草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和马唐分别在水淹40d和15d后全部死亡.(2) 在相同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速率(放氧速率)显著高于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Scop.)) (3) 在长期水淹的条件下,秋华柳和野古草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在水淹60 d后,水淹2 m的秋华柳和野古草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但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其水下光合速率分别为0.202 μmol · m-2 · s-1和0.139 μmol · m-2 · s-1.同时,研究也表明在水淹40 d和60 d后,秋华柳表现出比野古草强的水下光合能力.研究表明,秋华柳和野古草在存活率和水下光合方面对长期水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作用对小鼠空间记忆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水迷宫学习模型测定并对比4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3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2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和无磁场照射的正常对照组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结果水迷宫学习训练的实验表明第一个训练日中,4小时磁场处理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延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小时磁场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缩短,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个训练日中,2小时或3小时磁场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延长,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四、五连续3个训练日中,3组磁场处理组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定时间的磁场处理对小鼠空间记忆的形成有促进或损伤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损伤有可能取决于一个作用“窗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进行的越来越热烈,对于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工期、施工设计等方面紧密相关,本文就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工程造价与施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影响组织切片制作质量几个因素的分析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影响组织切片制作质量因素中,已有献从各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我们拟从以下几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景观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管护会直接影响景观的效果,所以设计上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最终导致城市绿地景观效果的低劣。就此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以及规范施工进行了详细阐述,以达到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最终达到预期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腐蚀机理的介绍和耐久性概念的阐述,从混凝土的碳化和氯离子扩散速率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案和混凝土后期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是最广泛使用的现代建筑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易于开裂,使混凝土结构具有渗透性,影响其耐用性和完整性,进而缩短使用寿命。混凝土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是一种廉价、有效、绿色的方式,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延长混凝土服役寿命、减少经济损失与环境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芽胞杆菌因良好的生物矿化能力且其芽胞具有极强的环境耐受能力和长期存活能力而备受关注。为推动微生物原位修复混凝土的研究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文中综述了基于芽胞的混凝土原位修复机理、芽胞在混凝土中的生存情况、芽胞与外添加物对混凝土机械性能的影响、修复剂的开发和修复效果等方面的进展,并指出了将来的研究重点,如提高芽胞在混凝土内部恶劣环境下的存活能力、降低外添加物对混凝土机械性能的影响和强化实际现场应用的修复效果等。  相似文献   

14.
吸烟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认为吸烟可对生殖系统存在有害影响。从吸烟对睾丸功能、精液质量、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吸烟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毒作用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吸烟对男性生殖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吸烟的生殖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香溪河官庄坪库湾叶绿素a 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2月—4月对三峡库区香溪河进行了定点初级生产力及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分析了官庄坪库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在各水层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均存在5个峰值,平均每个周期为7—10d左右,但两者不同步。官庄坪测站的真光层深度为10m左右,介于湖泊与海洋之间,光补偿点为4—5m。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出现在水下0.5m处,并沿物理深度逐渐降低;叶绿素a含量最大值则出现在水下2m处。水温的垂直变化在后期差异明显,各水层日平均水温增量(ΔT/d)与平均毛初级生产、净初级生产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本文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浆料的性能是可控多孔生物陶瓷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浆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讨,同时对浆料稳定性、流动性和可逆性进行了研究,从而获得浆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得到了浆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危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文主要从农村危桥改造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危桥的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和外观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了农村危桥工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成建设公司将与武田药品公司共同开发的“生物凝固剂21”已试用于东京都江东区建设中的木场公园大桥的主体工程。“生物凝固剂21”是含有武田药品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多糖类“生物聚合”的混和物。大成建设公司还在继续扩大试验。传统的混凝土在施工中先要注入框子,然后用振动机进行填充作业。而“生物凝固剂21”中的“生物聚合”。既有抗分离性,还保持着流动性,所以不需要振动机。两个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混凝土”的使用促进施工的省力化、机械化、自动化等。因而打算扩大应用。除木场公园大桥外还打算用于东京都内和横浜都市开发事业(MM21)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时间的恒定磁场作用对小鼠空间记忆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水迷宫学习模型测定并对比4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3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2小时恒定磁场照射组和无磁场照射的正常对照组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结果:水迷宫学习训练的实验表明:第一个训练日中,4小时磁场处理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延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小时磁场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缩短,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个训练日中,2小时或3小时磁场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时间延长,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四、五连续3个训练日中,3组磁场处理组动物到达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定时间的磁场处理对小鼠空间记忆的形成有促进或损伤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损伤有可能取决于一个作用“窗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