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多发伤病人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研究急救及护理策略对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治疗的4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病例,总结分析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死亡患者18例,其余2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与护理措施、准确判断患者伤情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急救程序,有助于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蛇咬伤的急诊处理方法,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蛇咬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伤口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等急救处理,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急诊处理,32例患者中27例治愈(占84.38%),1例死亡(占3.13%),4例伤残(占12.50%),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被蛇咬伤后应尽快入院进行急诊处理,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外科收治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患者治愈58例,治愈率93.54%%,死亡4例,死亡率6.46%。其中死于创伤性休克2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蛇志》2020,(1)
目的探讨全方位无缝隙应对模式对手术室节假日创伤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在节假日期间收治的133例因创伤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无缝隙应对模式;同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节假日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长及患者回病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在术前准备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抢救记录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无缝隙应对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节假日创伤急救成功率和急救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规范化急救护理措施在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骨科多发伤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骨科多发伤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救护车到达时间和接受手术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多发伤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邓上勤 《蛇志》2013,25(1):32-34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室→各专科病房或ICU)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出诊收治的166例昏迷患者由急诊急救人员于院前采用呼吸与循环管理、镇静、脱水降颅压、途中转运及监护等措施急救,并与院内急诊、ICU或各专科急救的无缝衔接等急救措施。结果 166例患者抢救成功137例,抢救成功率82.53%。结论昏迷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就诊时间;院内积极配合开通绿色通道,各病区急救无缝衔接,可显著提高院内的抢救成功率。规范院前处置、途中转运、监护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一体化救治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伟兰 《蛇志》2014,(1):59-61
目的观察快捷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外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以后采用快捷护理程序救治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10月以前采用传统抢救流程救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为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死亡率4.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快捷护理程序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也规范了护理操作,尤其是对低年资护士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月华 《蛇志》2015,(1):66-68
<正>骨盆骨折多由车祸、压砸等创伤导致,伤情复杂,而且一些严重伤者可并发出血性休克,入院时情况危急,极易危及患者生命,需要进行系统的急救[1]。急救工作需要有序并且合理的进行,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因此护理难度较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较高。现就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创伤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现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方法 ,一些医院采用现场简单处理后迅速转运院内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急诊抢救的55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2.88%;其余患者均经紧急抢救及行必要实验室检查,病情稳定,好转率达97.12%。平均抢救时间为(1.37±1.05)h。结论强化多发伤的急诊科早期救治,树立创伤急救"黄金1 h"观念,是提高多发伤患者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急诊创伤评分(ETS)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急诊抢救提供更加合适的临床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由抢救医师依照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由抢救医师根据ETS评分进行记录判定,辅助其作出急救诊断。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分析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及抢救成功方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未使用ETS评分及合并多处创伤均为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论:ETS评分可较好的判定出急诊创伤患者的伤情,利于抢救治疗,有效增加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胸腹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胸腹多发伤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对患者急救与护理经验,做好详细的记录。结果:通过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在患病早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有13例;另外,通过急救与护理,有32例患者治愈,占研究总例数的80.0%,死亡的患者有8例,占研究总例数的20.0%。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胸腹多发伤属于多脏器损伤,该病症发病时较为严重;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急救与护理配合措施,在手术之后,要详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换,重视护理干预,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从而提高该病症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唐利平  卢兰芳  覃淑英 《蛇志》2014,(3):347-3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均获成功,5例患者出现反复室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生室颤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闭金玉 《蛇志》1999,11(2):75-76
我科自1995年2月至1998年10月共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55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龄6~70岁,其中长管骨骨折合并软组织严重挫裂伤24例,骨盆骨折5例,肢体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6例,胸壁挫...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例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出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22例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2例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在应用抗蛇毒血清的基础上及时切开减压,并给予消肿利尿、功能锻炼、血液透析等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病因做好早期处理,尽早应用抗蛇毒血清,在给予对症处理的同时做好术后护理及患肢康复锻炼,可降低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伤残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吴晓华  严明忠  刘宁  孙蕊容 《蛇志》2006,18(3):238-239
严重创伤性骨折往往合并大出血,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当,护理不及时,低血容量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出现脏器功能损害,不仅会加重病情,更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曾抢救创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秀萍 《蛇志》2014,(2):194-19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3例FC患儿依据急救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抽搐至停止的间隔时间、抽搐至恢复意识的间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结论对FC患儿行针刺、穴位按摩、刮痧等中医急救措施,并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急救护理,并对产妇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是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1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不得不进行子宫全切术,75例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没有死亡和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论:针对妇产科的产妇产后出血,要采取及时的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进一步强化医院的护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极大的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温兰芳 《蛇志》2002,14(2):66-67
脑疝是颅脑外伤与颅内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颅内压增高加剧的必然结果 ,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 ,如不及时抢救治疗 ,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我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抢救颅脑外伤合并脑疝病人 1 9例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9例中男 1 2例 ,女 7例 ,年龄 7~ 75岁 ,脑干损伤 2例 ,脑挫伤、脑肿胀 5例 ,脑挫伤并硬膜下血肿 5例 ,单纯硬膜外血肿 4例 ,迟发性颅内血肿 3例。治愈 8例 ,好转 4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 3 6.84%。2 急救护理   (1 )迅速解除呼吸道阻塞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  相似文献   

20.
黄春会  李月明  钟娟 《蛇志》2012,24(2):219-220
集体食物中毒具有发生突然、时间急、病员多、社会影响大等特点,给急诊抢救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更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1]。我院2008年12月5日6~14时陆续收治94例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有效救护、迅速合理分流,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