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一识别水杨酸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王树才1,2李国婧1 夏凯1 徐朗莱2陈溥言3 周燮1*  相似文献   

2.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迟伟1焦德茂1* 黄雪清1 李霞1 匡廷云2 Ku S..B.MAURICE 3  相似文献   

3.
白皮松针叶内皮层中具凯氏带的证据 吴小琴1,2 朱锦懋2黄儒珠2 王钦丽1 郑文菊1 胡玉熹1林金星1*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2.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州350007)  相似文献   

4.
草莓果实膜联蛋白基因(annfaf)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关林1杨怀义1,2*夏然1 方宏筠1景士西3  相似文献   

5.
铅和镉污染对大羽藓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effects of 2+,2+ and their combined pollution on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potassium and calcium in Thuidium cymbifoli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at 0.1 mg 2+-1,the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2+ and 2+ concentrations,which was 18% of the control at 100 mg 2+-1,and decreased by 48.6% at 200 mg 2+-1.The potassium and calcium contents also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s,being decreased by 61.1% at 100 mg 2+-1.2+ had a stronger toxicity than 2+,and the toxicity of their combined pollution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each pollutant.2+ could increase the toxicity of 2+.  相似文献   

6.
直距翠雀花中的降二萜生物碱 丁立生1* 王静2 彭树林1陈能煜2*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粒体matR 基因序列初步探讨三白草科的系统发育 孟少武1 陈之端2李德铢1梁汉兴1   相似文献   

8.
水稻激荡IR36 及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微管骨架的变化 徐是雄1刘向东2冯九焕2 卢永根2  相似文献   

9.
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磷细菌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可培养有机磷细菌(OPB)、无机磷细菌(IPB)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闸外引水河沉积物中OPB、IPB年平均含量分别为2.76×104±1.31×104CFU·g-1和7.19×103±3.98×103CFU·g-1;闸内引水河中分别为1.05×104±3.56×103 CFU·g-1和2.54×103±8.77×102 CFU·g-1;滴水湖中则为6.69×103±2.63×103 CFU·g-1和1.66×103±5.83×102 CFU·g-1.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OPB、IPB数量与水体中磷元素含量密切相关,各采样点OPB、IPB数量与总磷(T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高于与总溶解性磷(TDP)、活性磷(AP)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珠三角地区,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微生物调查结果,养殖水体异养菌平均数量为5.15×104cfu·mL-1,致病性弧菌为5.00×103cfu·mL-1,池底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数量为2.41×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1.45×105cfu·mL-1。不同虾池异养细菌的数量差别小而稳定,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差别及波动大。淤泥较深的老化虾池,水体和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分别为6.10×104cfu·mL-1和2.89×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6.00×103cfu·mL-1和2.14×105cfu·mL-1;无淤泥虾池水体和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分别为4.53×104cfu·mL-1和2.08×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4.34×103cfu·mL-1和9.86×104cfu·mL-1。老化虾池底泥致病性弧菌明显偏高,成为老化虾池易爆发虾病的重要原因。低盐度虾池水体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变化,表现为养殖前期高,中后期低而稳定;池底泥浆中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变化,呈不规则波动。高的养殖水温对养殖环境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表现抑制作用,养殖环境微生物与水体浮游藻类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低盐驯化褶皱臂尾轮虫规模化培育的可行性,本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饵料,在饵料密度1.0×104、1.0×105、1.0×106、1.0×107和1.0×108 cells·mL-1下,采用单个体培养法,研究了盐度23及盐度6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饵料密度的升高,两组盐度轮虫的生殖期、平均寿命、产卵量、生命期望、净生殖率、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P<0.05);盐度6的轮虫在饵料密度1.0×106、1.0×107和1.0×108 cells·mL-1下的生殖前期显著小于饵料密度1.0×104和1.0×105 cells·mL-1下的生殖前期(P<0.05);盐度23的轮虫...  相似文献   

12.
流溪河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费用法等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流溪河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流溪河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6.18×108yuan·a-1,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间接价值,其中涵养水源价值居首位.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如下:林产品价值为6.03×107yuan·a-1,涵养水源价值为4.50×108yuan·a-1,土壤保持价值为1.46×107yuan·a-1,固碳放氧价值为5.80×107yuan·a-1,净化空气价值为2.42×107yuan·a-1,旅游价值为3.00×106yuan·a-1,生物多样性维护价值为7.61×106yuan·a-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酸雨对温州三垟湿地水体氮营养盐数量的影响,本文测定了三垟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其中氨氮2.90~10.75 mg·L-1,平均5.38 mg·L-1、硝态氮0.16~0.44 mg·L-1,平均0.31 mg ·L-1;总氮34.04~63.20 mg·L-1,平均55.75 mg·L-1和水体的pH值,6.1~6.5,平均6.4;并测算了近两年通过降水输入到三垟湿地和三垟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数量及其占湿地现有水体中各形态氮的比例,其中输入到三垟湿地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量分别为2.8~2.86× 10 kg、2.87×104~4.96×104kg和5.35×104~7.82×104 kg,分别占湿地水体现有量的56%~6%、11.21~19.38倍和12%~17%;直接输送到三垟湿地水体各形态氮的数量0.72×104~0.8×104 kg、0.83×104~1.44×104 kg和1.55×104~2.27×104,分别占现有量的16%~19%,3.24~5.63倍和3%~5%.结果表明,酸雨是三垟湿地水体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三垟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冯健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422-1426
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达到17.42×106CFU·g-1,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数量迅速减少;在0~60cm土层,同一类群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较大,其中好气性细菌0.31×106~14.39×106CFU·g-1,放线菌0.06×106~0.79×106CFU·g-1,真菌0.02×106~0.07×106CFU·g-1,厌氧细菌0.07×106~3.22×106CFU·g-1.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类群,占微生物总数的92.83%以上,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其微生物组成结构合理.与青冈次生林和农耕地相比,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数量远远高于青冈次生林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细菌生理类群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0.773和1.896.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华 《遗传》1982,4(6):38-40
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的研究是当前植物分子生物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976年Walbot和Dure报 道了棉花DNA复性动力学研究结果[26],同年Flavell 和Smith发表了小麦方面的工作[12] 迄今为止已报 道的经DNA复性动力学方法系统研究过的高等植物 还有: 烟草[29],豌豆[22,]大豆[1,15],蚕豆[27]黑 麦[25]欧芹[29],绿豆[23],玉米[16],花生[8],粟[28],亚 麻[6]等。从已发表的情况来看,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 在主要方面都和已知的动物方面的情况相仿,下面我 们分几个方面逐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檀笑  屈艳芬  叶锦韶 《生态科学》2009,28(4):366-369
对肇庆市某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调试,研究了其CASS系统对进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调试阶段,进水CODCr、BOD5、NH4+-N和TP浓度分别为117.3~446.4 mg·L-1、60.5~225.9 mg·L-1、7.6~34.3 mg·L-1和1.85~5.49 mg·L-1,对应地,出水浓度分别为18.6~63.2 mg·L-1、8.0~29.2 mg·L-1、2.0~8.8 mg·L-1和0.22~0.83 mg·L-1.正常运行并优化工艺后,出水BOD5、NH4+-N和TP可达标排放.CASS池微生物数量丰富,正常运行阶段每克干污泥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分别高达4.2×1010±1.8×1010CFU、2.5×107±1.8×107CFU和3.6×106±2.6×106CFU.  相似文献   

17.
郭涵  刘柱东  孙江华 《昆虫学报》1950,63(7):835-842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生防菌。本研究探讨了孢悬液浓度和宿主体型大小对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幼虫的致病力的影响,旨在为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分别用0.5% 吐温-80(CK)以及1×105, 1×106, 1×107, 1×108和1×109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接种松墨天牛4龄幼虫,统计接种后15 d内幼虫死亡率和染菌率。同时用最佳浓度(1×109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接种体型大小分别为100~150, 200~220, 300~320, 400~420, 500~520和600~650 mg/头的松墨天牛幼虫,测定接种后20 d内幼虫的死亡率和染菌率。【结果】接种1×105~1×109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后,松墨天牛4龄幼虫起初活动自如,后在头部出现烧灼状伤并且体色逐渐变红,最后周身长满菌丝。不同浓度下,随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升高,松墨天牛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和校正染菌率增加。接种1×106~1×109孢子/mL球孢白僵菌孢悬液15 d的松墨天牛4龄幼虫累计校正死亡率均可达到100%,1×107, 1×108和1×109孢子/mL浓度下,松墨天牛达到100%校正死亡率所需时间最少。接种0 (CK), 1×105, 1×106, 1×107, 1×108和1×109孢子/mL球孢白僵菌孢悬液的松墨天牛4龄幼虫校正染菌率在第15天分别为0, 20.00%, 86.67%, 90.00%, 96.67%和100.00%,表现为白僵菌孢子浓度越高,染菌率越高。1×109孢子/mL的接种浓度下,松墨天牛幼虫个体越大,天牛幼虫死亡率和染菌率越高。表现在第20天时,体型大小为100~150, 200~220, 300~320, 400~420, 500~520和600~650 mg/头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6.67%, 76.67%, 66.67%, 93.33%, 100.00%和100.00%,染菌率分别为60.00%, 63.33%, 60.00%, 86.67%, 96.67%和100.00%。【结论】球孢白僵菌悬浮液浓度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死亡和侵染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松墨天牛幼虫个体越大,死亡率和染菌率越高。研究结果对开展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具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寄生蚧壳虫的层束梗孢属真菌gzuifr-hym201307jk。主要特征为孢梗束灰白色单生,1417 mm×0.9 mm,产孢细胞柱状向上收缩变尖,顶部具有117 mm×0.9 mm,产孢细胞柱状向上收缩变尖,顶部具有13个叉状的产孢小颈,大小10.83个叉状的产孢小颈,大小10.814.0×4.314.0×4.35.4μm;分生孢子梭形,7.65.4μm;分生孢子梭形,7.610.8×4.310.8×4.35.4μm。经鉴定该真菌为中国新记录种——Hymenostilbe furcata。  相似文献   

19.
田超 《应用生态学报》2023,(8):2194-2204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的降水来源、形成及影响机制,利用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别是δ17O、17O-excess,以及气团轨迹模型HYSPLIT,研究黄河三角洲东营地区5—10月不同时间尺度及降水强度[(<5、5~10、10~25、25~50、>50 mm·d-1)]的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结果表明:5—10月降水同位素的变化范围较大,旱季降水的同位素变化范围小于雨季,且比雨季富集。降水强度<5 mm·d-1的降水,δ′18O[δ′18O=ln(δ18O+1)]与δ′17O[δ′17O=ln(δ17O+1)]的降水线斜率最小,为0.5211,降水易受水汽源地蒸发作用的影响;10 mm·d-1≤降水强度<25 mm·d-1时,斜率最大,为0.5268。对于0~50 mm·d-1...  相似文献   

20.
椪柑营养诊断的DRIS初步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3年Beaufils提出综合诊断施肥法(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简称DRIS)[1]后,Sumner等人相继制订了大豆[2]、玉米[3]、甘蔗[4]、马铃薯[5]和小麦[6]等农作物的DRIS标准,并在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柑桔生产中,直到1984年Beverly等人才建立伏令夏橙的DRIS标准[7]。而对椪柑的DRIS标准则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庄伊美等报道的福建省24个高产(亩产2000-5000公斤)椪柑园的资料[8],试图制订椪柑的DRIS初步标准,以供生产上应用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