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兴奋或抑制汗液分泌过程中水通道蛋白-5(AQP5)在汗腺组织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及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小鼠在毛果芸香碱或阿托品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泌汗功能状态及AQP5在汗腺组织的分布和表达。结果静息状态下,汗腺分泌细胞及导管细胞中的AQP5几乎只分布于管腔侧胞膜;在毛果芸香碱刺激后小鼠汗液分泌的高峰期(15min)、衰退期(1h)及刺激后静息期(6h),AQP5在汗腺组织的亚细胞分布及表达量均未有明显变化;阿托品处理后10或20min,小鼠汗腺的分泌反应完全被抑制,但AQP5在汗腺组织的表达分布未受明显影响。结论在光镜水平,兴奋或抑制汗液分泌并不改变AQP5在活体小鼠汗腺的分布及表达。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研究》2022,(1):59-66
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于内分泌细胞,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分泌胰岛素以应对葡萄糖水平的升高,其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受到多种机制的调控,其中包括多种离子通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离子通道调控胰岛素分泌的过程。本文主要就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以及3种离子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进行简述,同时,简单介绍了离子通道抑制剂在糖尿病临床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离子通道研究在未来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 :为什么有人会有狐臭 ?答 :狐臭又称腋臭 ,医学上叫“臭汗症”。主要发生在腋下、外生殖器、肚脐和乳头周围等部位。患者的汗液有一种刺鼻难闻的特殊臭味。臭味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人身上有两种汗腺。一种叫小汗腺 ,除了在唇红缘、小阴唇和阴茎头等处没有以外 ,在全身表面其他各处都有分布。人出生后 ,小汗腺就有分泌汗液的功能。这种汗液主要是水分 ,没有臭味。小汗腺的功能受气温和植物性神经的控制。另一种叫大汗腺 ,分布于腋下、外生殖器 ,肚脐和乳头周围等部位。大汗腺的发育受性激素控制 ,青春期后 ,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它分泌…  相似文献   

4.
皮肤损伤修复是一个复杂而又高度协同的生物学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及白介素、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该过程,并调控皮肤愈合过程中创面的再上皮化、新血管生成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重塑3个重要环节。人羊膜上皮细胞是一种类胚胎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创面损伤修复研究中。许多研究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皮肤创面的愈合。这些旁分泌因子不仅能够抑制创面微环境中细胞的凋亡,还能促进新血管生成和上皮再生。在此,本文综述人羊膜上皮细胞旁分泌特点,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来源的旁分泌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并针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或人羊膜上皮细胞来源细胞因子溶液应用于皮肤损伤治疗的未来可行性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创面愈合是由炎性细胞、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涉及组织修复、再生、重建的一个复杂有序的病理生理过程。皮肤慢性创面的愈合仍然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皮肤创面愈合机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Wnt信号通路是一条由Wnt蛋白及其受体、调节蛋白等组成的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Wnt信号通路作为参与皮肤愈合的信号通路之一,被认为具有调控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发育、诱导皮肤附件的形态发生、调节毛囊的周期生长、促进创面血管新生及上皮重塑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本文试从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干细胞、血管新生、表皮新生与毛囊新生等方面对Wnt信号通路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岛β细胞是典型的兴奋性内分泌细胞,能响应机体葡萄糖水平的升高而分泌胰岛素,其功能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胰岛素分泌及调控过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胰岛素分泌相关的离子通道——钾离子、钙离子通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钠通道研究较少。钠通道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上、亚型众多的一类离子通道,它们通过参与动作电位形成、物质运输和胞间通讯等过程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此,对胰岛β细胞上钠通道的种类、生理特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后续胰岛β细胞钠通道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受到高温胁迫时可通过分泌汗液调节体温。一般认为啮齿类在高温时不出汗,但有关野生啮齿类汗腺的资料不多。我们以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了身体各部位皮肤的形态学特征、汗腺的分布和密度。结果显示:(1)两种鼠的头部、口角、胸部、腋窝、腹部、背部和后腿部的皮肤都无汗腺分布,只在不被毛的前足与被毛的后足有外泌汗腺分布;(2)长爪沙鼠前、后足皮肤汗腺的密度分别为(2.40±0.49)个/mm2和(0.15±0.03)个/mm2,前足显著多于后足;布氏田鼠前、后足皮肤汗腺的密度分别为(0.37±0.05)个/mm2和(0.21±0.08)个/mm2,前、后足无显著差异。两种鼠前后足皮肤的汗腺密度可能与被毛状态相关,有被毛则汗腺密度低。推测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前后足的汗腺可能具有辅助散热和运动时增加摩擦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不同来源的损伤可使皮肤正常结构遭到破坏,皮肤创面修复过程失衡,从而导致皮肤愈合缓慢或畸形愈合,损害皮肤正常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易获取、体外培养技术简单、低免疫原性、旁分泌、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而使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已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可通过多种复杂机制实现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其趋化性可使BMSC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在局部分化为多种皮肤细胞、皮肤附属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皮肤的再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此外,BMSC可以分泌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起到抗炎、促进新血管形成、抗纤维化及瘢痕形成、加快伤口愈合等作用。目前,BMSC已运用于多种类型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主要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离子通道是一类介导各种无机离子通过疏水性细胞脂膜的膜蛋白,它们广泛分布在各种细胞和组织中,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参与细胞膜电位建立并在各种生理活动中行使功能,其结构和功能正常是维持生命过程的基础。分子克隆、蛋白结构解析和膜片钳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离子通道生物物理学研究,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离子通道与病理生理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它们所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在维护机体稳态,保护身体不受病毒、细菌和其它入侵者的干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免疫细胞中大量表达并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离子通道在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离子通道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所参与的免疫细胞活性调节,离子通道介导离子流调控的淋巴细胞发育,以及离子通道在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对目前相关研究中尚待回答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未来进一步探究离子通道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的分泌受多种机制调控,包括多种离子通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离子通道调控胰岛素分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天然产物通过影响离子通道来调控胰岛素分泌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产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Wt1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现在发现其在器官形成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不仅影响肾脏而且影响心脏的发育。心外膜细胞在经历了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后成为心血管前体细胞,之后继续分化为心肌细胞、冠状动脉血管细胞等,该过程在心脏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Wt1调控了这一重要的转化过程。本综述主要阐述Wt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维甲酸信号通路调控EMT,影响心脏发育的机制。充分理解Wt1调控EMT产生心血管前体细胞的过程与分子机制,对于研究正常心脏发育及心脏再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人源性多肽dermcidin(DCD)是最近从人汗液中分离的一种天然活性多肽.它在汗腺中组成性表达并分泌到体表的汗液中,作为抗菌肽参与调节皮肤菌群结构.以前在人类神经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存活促进肽以及人体内与一种鼠恶病质因子同源的多肽均被证实为DCD衍生肽.最新研究发现dermcidin基因在多种类型肿瘤及人胎盘组织中表达,表明DCD可能作为多功能的活性多肽在肿瘤发生及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妊娠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表皮T淋巴细胞(DETC),特异性分布在表皮组织内,在皮肤免疫监视,皮肤伤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小鼠DETC发育仅涉及胚胎14.5 ~ 18 d这一短暂时间窗,而后则不再产生这类细胞.本综述拟从DETC 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特点及调控机制,DETC在胸腺中的阳性选择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DETC...  相似文献   

14.
肉芽组织增生是创伤愈合的中心环节 ,成纤维细胞不仅是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肉芽组织增生、调节伤口愈合。放射损伤使伤口愈合延迟与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与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但对其机理的深入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近年来 ,细胞膜离子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为它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及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等功能均有密切关系。本文研究 6Gy照射对 3T3成纤维细胞株钙依赖性钾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及促进伤口愈合药物康复新的作用 ,以期从离子通道角度探讨放射损伤后创伤愈合延迟及…  相似文献   

15.
p18INK4C属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其突变或缺失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T细胞白血病,但目前关于p18调控T细胞发育及功能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其调控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18基因敲除(p18KO)小鼠,系统地研究了胸腺中T细胞的早期发育及成熟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功能,并利用逆转录病毒的方法在Lin?造血干祖细胞上过表达p18,移植4个月后检测其对T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p18的缺失对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影响不明显,但随着p18KO小鼠周龄的增加会促进CD4+CD8+双阳性T细胞的数量,此外,p18还通过影响CD3+成熟T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及IFN-?,GATA3,Tbx21和Foxp3等的表达增强脾脏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进一步在造血干祖细胞上过表达p18后会影响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进而纠正T细胞在数量上的异常.本研究阐释了p18在T细胞早期发育及后期活化中的调控机制,并证实可通过在干祖细胞水平改变p18的表达进而影响T细胞的分化,这对p18调控T细胞功能异常及参与T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自分泌/旁分泌的生长因子。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生存等与细胞命运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细胞发育、伤口愈合、器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家族、受体、信号通路、生物学活性、生理功能、应用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8,FGF8)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组织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分泌性调控信号分子,参与脊椎动物的多种组织器官的发生与发育.早期胚胎细胞通过表达FGF8在组织和器官发育、血管发生、血细胞生成、附肢发生和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FGF8不但可以在细胞外通过胞内信号通路,而且也可以进入细胞内部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就FGF8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肢体发育及不对称发育等组织、器官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深入认识中胚层细胞谱系产生和发育分化过程有助于体外获得大量可用于移植的、有功能的中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为基础科学和再生医学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项目内的中胚层研究,以肌肉和血液两个中胚层来源细胞谱系决定为切入点,探讨中胚层细胞谱系在发育分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调控机制,建立成体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为中胚层来源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迁移增殖和定向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中胚层系统疾病提供治疗靶点和细胞来源。现将对先导项目启动五年来开展的研究内容及其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受复杂基因网络的调控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作为哺乳动物皮肤的衍生物,毛囊是唯一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独特的可再生器官,毛囊细胞经增殖分化最终形成毛发。已有的研究表明,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作为体内分泌协调基因的重要因素,对毛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人、小鼠及羊等生物的皮肤毛囊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基因调控方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人工干扰绒毛周期生长发育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皮肤毛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组织、内脏器官,引起组织纤维化和硬化性的慢性结缔组织病,主要分为局限肢端型和弥漫型,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在不断研究过程中,较为公认的结论包括CD8+T细胞参与调控成纤维细胞中胶原表达异常与硬皮病的发病相关,其中白介素13介导的CD8+T细胞参与的皮肤纤维化过程得到多方验证。本综述旨在总结和讨论CD8+T细胞在系统性硬皮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